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清明情思
清明情思
作者:天津散文研究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不知道杜牧的《清明》诗里杏花村里的杏花是否绽放。

       而在我的故乡,塞外承德,四月,清明时节,漫山遍野的山杏树,一觉醒来的清晨里,推开窗,映入眼帘的是坡坡岭岭开满了粉嘟嘟的杏花,随着花瓣的伸展,有的又由浓渐渐转淡,变成了雪白。其中夹杂着含苞欲放的山樱桃花。

       看到山前屋后正在盛开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色。有点糯米香味的杏花吸引着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从这朵花飞向另外一朵花,嗡嗡地忙碌着。

       关于山杏树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在承德滦平金山岭东端的老虎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村庄里住着一位叫拴柱的年轻后生,他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拴柱心眼好,又特别勤俭,村子里谁家有困难,他都相助。因此,村里人都很喜欢他。

       明王朝为了抵御北方蒙古族鞑靼、朵颜、土蛮等各部乘机向南进犯,公元1567年,明穆宗朱载垕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从南方调到北方,任戚继光为蓟州总兵,任谭纶为冀辽保总督,对冀镇所管辖的一千二百多里长的原有长城进行改建和重修。金山岭长城,就是其中的一段。

       这年夏天,天大旱,乡亲们和修长城的将士们连吃的水都快断了。拴柱想,倘若这样下去,乡亲们和修长城的将士们都会饿死、渴死。这可怎么办呢?后来,他听说云雾山有一座菩萨庙,庙里的菩萨能够解除人间的危难。于是,他就去求神显灵,有的人劝他不要去,去云雾山道路险峻,十有八九一去无回。拴柱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为了乡亲们和修长城的将士们,我也要去。”

       于是,拴柱把自己的心愿向母亲说了,母亲听后,说:“我儿做得对,人生在世,理应为大伙做点好事。去吧,不必挂念我。”当天晚上,母亲为儿子准备好了路上吃的干粮。

        第二天清晨,拴柱背上干粮和砍柴斧,辞别了母亲,踏上了征程。

       栓柱不辞辛苦,日夜赶路。一天夜里,他正穿行于深山密林的山路上,突然,忽听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一只猛虎向他扑来,拴柱急忙抽出砍柴斧,使足力气向猛虎砍去。一斧下去,砍偏了,把猛虎的左耳朵砍掉了。紧接着,又砍了一下,这一下又砍偏了。这时,猛虎发疯似的冲了过去,拴柱急中生智,躲在大树背后,猛虎一下子撞在树干上,昏了过去。拴柱抽斧向猛虎砍了三斧,终于把猛虎砍死了。他坐下来歇息了一会儿,又继续上路了。

       正行之间,前面有一条两丈深涧挡住了去路,跳又跳不过去,又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怎么办呢?忽然,他发现沟边有一棵松树,沟那边也有一棵松树。又发现山上长着一些榆树条,他用榆树条拧成一根粗粗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捆在这边松树上,双手紧紧攥住绳子另一头,然后,用力向山那边的松树荡去,荡到跟前,松开绳子,双手死死抱住树干。就这样越过了山涧,继续赶路。

       拴柱走啊走啊,又被一座大山堵住了去路。这山立陡立陡的,就像刀切的一样,没法攀登,可把他难住了。就在这时,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翁,对他说:“这山名叫夹壁山,每月初三、初六、初九半夜子时,山会自动裂开一道缝,过路人可以从缝里过去,不过得赶紧往过跑。跑慢了就会被夹死在里面”。

       拴柱按照老翁的指点,耐下性子,在山上等,等到初六这天半夜子时,随着嘎嘣嘎嘣一阵响,夹壁山果然裂开了一道缝,拴柱不敢怠慢,撒腿就跑,紧跑慢跑,眼看就要跑过去了,突然夹壁山一合,把他的一条腿给夹在里面了。拴柱咬牙忍着疼痛,直等到初九这天夜里子时夹壁山再次裂开缝时,才把腿抽出来。腿骨被挤碎了,脚被挤扁了。就找来一根木棍,咬紧牙关,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

       就这样,拴柱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云雾山,向菩萨诉说了乡亲们和修长城的将士们遇到的难处,请求菩萨帮助解决苦难。菩萨送给他一包山杏核,让他把山杏核撒在老虎山上,说这山杏核很快便能长成杏树,结出山杏。人们吃了山杏能够解渴、解饿。

       拴柱把山杏核装在口袋里,谢过菩萨,又连夜往回赶路。

       回到家乡,他连家也没回,就向老虎山爬去,到了山坡上,他按照菩萨的要求,把山杏核撒在山坡山。眨眼间,就长出一片片青枝绿叶的山杏树。又过了一会儿,杏树开花了,结果了。拴柱摘了一个山杏放在嘴里一尝,甜酸甜酸的,又解渴又解饿,拴柱高兴极了,他爬到山顶山,告诉修长城的将士们来吃,又回到村里告诉乡亲们快来尝尝。

       当人们纷纷涌来采摘又酸又甜的山杏来吃时,拴柱由于劳累过度,受伤过重,躺在山坡上再也起不来了。人们流着感激的眼泪,把拴柱埋葬在老虎山向阳的山坡上。

       据说,拴柱这次行动感动得龙王爷哭了,流出的眼泪汇成了老虎山脚下的那条清水河;感动得土地爷哭了,眼泪从地下冒出来,汇成了一股股山泉水。修长城的将士们和乡亲们,就靠着吃山杏、饮泉水、河水,度过了大旱之年。

       从这时起,老虎山上就有了山杏树,又蔓延到塞外所有的坡坡岭岭。直到如今,每年春天,清明节前后,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开着粉嘟嘟的杏花,脑海中又浮现出戚继光、谭纶率将士们挥汗如雨地修筑金山岭长城,以及拴柱历尽艰辛为修长城的将士们和乡亲们解决困难的景象。

       金山岭长城是中国的第二八达岭,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88年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其视野开阔、敌楼密集、建筑防御体系功能奇特而著称于世。 (原刊于《天津散文》微刊)

 

       作者柳亚舟,男,笔名流凌。生于1971年,河北承德滦平人。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有散文、诗歌发表于本县《滦潮》和《金山岭》杂志。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张行方系列文学作品欣赏之——例外的可能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