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每年北京秋季的送煤,都成了北京大街小巷的一道风景线啊!说不上靓丽,可是这关乎着北京千千万万户平房老百姓冬季的取暖啊!
你看吧,这个季节经常是七八辆或是十几三轮车一起从煤厂出来,他们会很自觉的在胡同里、在大街上排成一字型,前后“咬在一起”前行。这样如果碰到上坡的道路,可以相互推一把,遇到下坡的街可以在后面拽一下,省的车沉上不了坡路、下坡刹不住车,造成“车毁人亡”的局面。
那个时候北京市为了在入冬之前把取暖的冬煤送到千家万户,会从郊区空闲的农民中招来一大批能干的、又会蹬三轮车的年轻人来充实这送煤的队伍。他们三五一队,浩浩荡荡的骑行在胡同里,因为北京的胡同宽窄不一、长短有别,特别是胡同里高低不平的那不大的坡起坡落,都会让送煤的师傅们拉着一车煤吃不消的,这时其它几位师傅会上来搭把手给推一把,这几车煤就会顺顺当当的送到用户手里。
买了煤就得等着送煤工用脚蹬的人力三轮车送到家。
那年的秋季我拿着“购煤本”去交钱登记买取暖的煤,等到开门时,一拉溜的三轮车,有几十辆呼啦啦的出来了。
蹬三轮车的小伙子们,一张张英俊的脸上还淌着汗水和煤灰,有人的脸被太阳晒得红彤彤的、有人的脸被搬煤的黑手刚刚擦过还留着煤灰的印记、还有人的身上到处沾满了黑黑的灰尘。你看他们是多么的辛苦,也许在那个年代,送煤工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就睡在煤铺里搭建的临时工棚里,甚至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那一身身的汗水,一身身的煤灰可能伴着他们一天天的工作。
早晨他们迎着朝阳,把一车车取暖煤送进千家万户;傍晚他们披着晚霞,摸摸额头的汗水,赶回这煤铺。
北京的送煤工还是很热情的,他们要“送煤到户”。因此这三轮车上的煤运到胡同里的院落门口还不算完,最后的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都得需要送煤工一趟趟地搬运。
我们住的大院真是里四层,外五层的,院子套着院子,大院中还有小院子,合起来恐怕就有十好几个,进了院子就跟走迷宫似的。
张家住里院的西屋,黄家住小西院的北屋,郑家住在最里院的南屋……
送煤的师傅进了大院就得扯着嗓子大喊:“甄某某,煤到了!”要是没人答应,这车煤还得改户。因为那个年代没有手机,谁知道你哪天能给送到呢,总不能在家里等着吧。
我估计哪位送煤的师傅到了我们这个大院子都会皱起眉头。因为不仅院子深、院子多,还有走的路不平,坑坑洼洼的,再加上家家盖起了小房儿,把整齐的四合院整的乱七八糟的。那次我就看到一位送煤的小伙子,端着手中木板上放的几十块煤,被院里不平的路面绊了个趔趄,手中的端煤板一歪,“哗啦”几十块煤摔在地上。
那个星期日的傍晚,真是谢天谢地的我终于盼来了我家的那车取暖煤。当小伙子淌着汗水吃力的为我家搬完第一板蜂窝煤时,我给他端上了一大碗白开水,他“咕咚咕咚”的一饮而尽。他说今天已经送了八趟了,最后还有一趟才能收工。
看着他的汗水、想着他的辛苦,我觉得送煤工是城里最辛苦的工作之一,他们的劳动强度大之大是城里人都不能胜任的。
到了八十年代,可能是随着北京的人口激增,买煤也得要煤本限量供应了。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节约用煤就成了习惯,这不仅仅是用钱买来的,要知道这一块块煤浸透着送煤工地多少辛苦啊!
2022年8月21日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锔碗匠——老北京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