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坛资讯 > 北京采风(2023年第7期(总第89期))
北京采风(2023年第7期(总第89期))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2023年第7期(总第89期)

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会刊                              2023年6月15日

本  期  导  读
【会员风采】
★民俗路上追梦人——记密云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郭德昌




【会员风采】


民俗路上追梦人——记密云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郭德昌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1956年生于北京密云的郭德昌,毕业于北京市农业干部管理学院,曾先后担任公社广播站编播员、乡镇武装部副部长、党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党总支副书记等职,2016年处级干部退休。1981年开始在《北京日报》《半月谈》等报刊发表新闻作品,并有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分别在《诗刊》《长城文艺》《渔阳文艺》等杂志发表。与人合作编辑出版《密云民俗》《密云民间传说故事》《密云民间故事集》;与人合著《羊山风物史话》《故郡新城十里堡》《西邵渠史话》《尖岩村志》书籍,主编《上峪村志》。自2004年起,被密云区政协聘为密云区文史委员会委员,撰稿并参与编辑《密云文史稿》多辑;2012—2018年担任《密云县志》编辑部编辑,参加《密云县志》编纂。现任密云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有源之水,寒冽不冻;有德之人,厄穷不塞。郭德昌一如他的名字,在文学与民俗的路上,始终在谦德的引航下,向着梦想,一路前行,一路昌盛。
起誓:因“小人书”
1956年,郭德昌出生在密云北白岩村。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责成班长组织大家到院内交换看“小人儿书”,原本应该交换到郭德昌手上的小人书,因被同学(后来得知该同学是班长的表弟) “秘”了起来惨遭班长冤枉,最终,老师让他赔偿两毛钱。
那年代的“两毛钱”,在农家是个不小的数目。郭德昌的爸爸得用一天的苦力去赔书钱,为此,他平生第一次受到父母最严厉的训斥!
因书发难、惨遭冤枉屈辱!那一天,郭德昌暗暗发誓:长大后自己也要写书给大家看!免得大家还得“抢”着看!
有志者垄亩亦可飞鸿鹄。
一个“写”字种在了心里,郭德昌便偏爱起语文。初中二年级时,老师布置作业,让每人写一件最熟悉的事儿。时值备战备荒年代,一支解放军拉练部队的四个战士住在了郭德昌家,其中一个战士不慎将炕坯坐塌了,想赔偿却被郭德昌爸爸谢绝。数天后他们离开了村,本想这事也就过去了,但当郭德昌的妈妈打扫屋子掀开炕席时,发现一个由报纸叠成的包,内装一张字条和五元钱 ,上写:“老乡,我们走得匆忙,留下五元钱请收下,我们有纪律,损害了您家的火炕必须要赔偿,请您们原谅,也谢谢您们对我们的关心”。
郭德昌便以《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所想起的》为题,写下了这篇记叙文。尽管那时还不懂得“军民鱼水情”的概念,但被老师批注、评价为难得的突出军民鱼水情主题的好作文,并作为范文在同届六个班中进行了宣读、评点。那阵子,郭德昌的心始终激动不已,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潜心在写字上,下起了功夫。
练笔:自“豆腐块”
走出中学校门,虽与书本作别,但郭德昌始终没有撂笔,他梦想着某一天自己的文字会变成 铅字。
为了这个梦,他从没像伙伴那样无度贪玩。白天在生产队干农活:拉头(播种时牵着拉犁的牛头领路)、拉滚子、撒粪、耪地,直至到上山开山挖渠、半夜爬起同壮劳力一同到火车站装卸水泥……不管怎么累,晚上郭德昌总是坚持将白天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为了不影响父母睡觉,他将悬在头上的电灯泡用报纸把光线围过来,后来他的伙伴郭成合用两个烟灰缸相扣、打眼儿、串线、装上灯头、灯泡,给他做了个台灯,这更使郭德昌有了熬夜的条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这天,生产队播种大麦,队长派郭德昌撒粪,太阳下山本该收工了,有的妇女还要烧火做饭、奶孩子,但在妇女队长的倡议下楞是把地种完才收工。郭德昌感动于大家的加班加点,便写下稿件《妇女顶起半边天,三八节日作贡献》。第二天赶在上工前交给了大队广播员,晚上村高音喇叭便播了出来,两天后,公社和县广播站又相继播出,郭德昌高兴得一夜没合眼。此后,大队把郭德昌推荐为公社广播站通讯员,期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当选大队团支部宣传委员,真正与宣传挂上了钩。此后,郭德昌又被公社推荐为县广播站(今密云区广播电视台)通讯员。一时间,不仅公社、县广播站经常采用郭德昌的稿件,就连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也常有郭德昌的新闻稿件播出。当年公社团委推荐郭德昌参加团市委组织的考察团到北戴河旅游考察,回来后郭德昌写出了《北戴河漫记》,分四期连续在县广播站播出了一个月,郭德昌持续收到听众来信,一位来自太师屯的听众还登门拜访了郭德昌,这使他更加认识到宣传的作用与重要。
为了实现墨水文字变成铅字的愿望,每次郭德昌在发广播稿件的同时,也投稿报社一份,但都石沉大海,直至1981年9月3日,他撰写的新闻稿《北白岩大队团支部自筹经费办起青年之家》终于刊在了《北京日报》,尽管才131个字,但郭德昌却用坚守践行了十年磨一剑的箴言。
当年11月,郭德昌被公社党委调到公社广播站担任编播员,专职从事编辑工作。上任不久,公社组织通讯员业务培训,邀请的讲课老师中有一位《北京日报》的记者刘连书,从他的讲课中得知,郭德昌的那个豆腐块就是经这位记者手编发的。此次谋面,二人竟成了最好的朋友,在以后的采访与撰稿中,刘老师给予了郭德昌很大的指导与帮助。比如就写新闻消息而言,他教导郭德昌:
取材要“他无我有”,郭德昌便写出了《密云一株百龄栗树四季常青》《北京河蚌在石马峪大队接种成活形成珍珠囊》等内容新颖的消息;
拟标题要“标新立异”,郭德昌便拟了白草洼大队《山中有宝取不了,工程师送来金钥匙》《投书报社寻富路,鸿雁飞回报福音》等引人注目的标题;
写导语要“简而不俗”,郭德昌便写出了“本报讯 密云县教育局局长来到本县溪翁庄乡北白岩中学,翻阅了一叠农业科技教课记录后说,这样办不错,你们想到我们前面了。”刘老师还就新闻消息的主体部分、背景资料、消息结尾,结合篇目掰开揉碎地为郭德昌讲解。
正是刘老师的真传施教,为郭德昌日后的写作夯实了基础,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合同订了为啥不算数?》一稿,被《北京日报郊区版》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发表,并加注编者按,该则消息对推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起到了一定作用。
《北京日报》《京郊日报》《中国农民报》《农村科技》《战友报》《北京社会报》《宣传与手册》《挚友》《中国民兵》《华北民兵》等报刊发表的270多篇新闻作品,让郭德昌欣慰地圆了豆腐块梦想。
事实上,刘老师对于郭德昌的指教,除了新闻报道外还有文学创作,这为郭德昌倾注民间文学、传承民俗文化成为民间文艺家奠定了基础。多年来分别在《诗刊》《北京民间故事》《长城文艺》《共产党员》等杂志发表民间文学、诗歌、小说等作品。
工作: 凭“拼与狠”
2007年,密云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郭德昌被推选为理事,协助副主席王敬魁老师工作。着手第一项工作就是发动会员搜集撰写民间民俗稿件,一年后进行组稿编辑,当时协会还没有办公场所,郭德昌和王老师几次到密虹公园僻静处研究编稿事宜,2009年《密云民俗》终于作为内部资料成书,后经修订又公开发行,成为首部反映密云民俗类的书籍。同年,密云文联推出密云虎文化,时间紧任务重,郭德昌不畏酷暑拖着高烧病体,带领两名会员去百里之外的五虎水门关,成功采写出虎文化相关文章。不久,郭德昌又前往通州,寻找石塘路村移民落户到此的村民采访,几经周折,终于又撰写出《独树一帜的“牛虎斗”》故事,该文后在全县推广、弘扬密云虎文化大会上,以大型展板的形式展出,并被收入《密云民俗》一书。
2012年,通过选举郭德昌担任了密云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一职,就在这一年,密云县开始启动《密云县志》(1991—2010)编纂工作,县委党史办公室从被推荐的200多人中选聘六名编辑,郭德昌荣幸入选。
编修县志,与民协工作密不可分,在郭德昌承担的五编内容中,其“婚姻家庭姓氏、习俗”一编就是反映民间民俗的一部分,但写好这一编也确实不易,因为没有基层单位提供资料(自明代万历至1989年的七部《密云县志》中均无此内容,没有相关资料可查找,想完成此任务堪称大海捞针)。在郭德昌看来,写好这一编也是民协工作的分内之事,义不容辞。
为最大程度地捞全姓氏,郭德昌从县内一些会议代表名单、电话簿、户籍册等资料收集了600多个普用姓和稀有姓作为蓝本,请县公安局户籍科帮忙,对每一个姓氏进行调档查询,汇总出姓氏总数和每个姓氏的数量,这仅仅是基础工作。更多的是在挖掘和查寻蓝本之外的姓氏上下功夫。每当郭德昌到医院看病时就留心叫号屏幕所显示出的患者姓氏,双休日时到学校门口察看高考录取榜的姓氏,在公交车上或随份子宴会席间都要与身边的旁客了解其姓氏的流源,每当发现一个新的姓氏,郭德昌都如淘宝一样感到欣喜!
一次,县民协在少年宫召开理事会,散会后郭德昌发现每个楼层都有学员功课展览和优异成绩名单,郭德昌便逐层在楼道查阅名单的姓氏,发现了一个“訾”姓,为全县姓氏中再增一块瑰宝,达到了532个姓,并按数量排列汇总出了县域内王、张、李等前十位大姓,圆满地完成了姓氏一节的编修。
民俗文化源于民间,想不到搜集姓氏也有故事发生:郭德昌从电话簿中看到一个叫“王二日”的姓名,颇感稀奇,便通过与主人电联得知,此非真实姓名,之所以在电话簿中改名是为了避嫌,缘于他曾被打成“反动知识分子”遭受迫害,成天提心吊胆,担心有今儿没明儿,内心深处希望永远有明天,故改名“王二日”。
为了更好的传承民俗文化,除了骨子里的执着,郭德昌还有一股子狠劲。2015年上半年,《密云民间传说故事》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而这年的4月21日清晨,郭德昌起床时突然感觉颈项僵直、疼痛难忍,其程度到了每行走超不过二十步便马上得仰卧平躺去缓解。
在去医院治疗时,陪伴的家人得事先跟候诊的患者商量腾出位子,以备他来到椅子处能横在上面平躺小憩,后被医生诊断为颈骨退缩型颈椎病。在病初的一两周内,治疗的针剂、药品在郭德昌体内形同失效,尤其夜间异常难熬,疼得根本睡不了觉,即使仰卧平躺,缓解疼感也超不过一分钟,就得瞬间调整卧姿,就这样郭德昌整夜、连续不断地摆动着上身;期间连饭都是老伴儿喂到嘴里,度日如年真实的被郭德昌体悟了一把。
颈椎病折磨了郭德昌整整两个月时间。期间,郭德昌心中始终惦记着两件事:一是怕拉了修县志的后腿,二是怕延误了编辑民间传说故事。虽然不能到单位坐班,但郭德昌还是见缝插针,在仰卧平躺的间隙,找出积累的所有刊物,仰卧着、手举着、翻阅着一本本报刊,每看到一篇有价值的故事类文章便折页备选起来,为正式编书做选稿筹备。
随着病情逐步好转,郭德昌开始半日理疗、半日上班,上班时每当坐时间稍长、疼痛即将登场,郭德昌就站立着打电脑,在分秒的坚持中,《密云县志》的编纂终于如期交付,而志书中关于“婚姻、家庭、姓氏” 及“岁时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土语方言、生活禁忌”均是密云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一节,还填补了密云历代前七部志书的空白,在志稿评审会上主编诚恳地评价道:民俗一编“白手起家”写得真不错,不愧为密云民俗专家。
颈椎病虽然没有让郭德昌耽误工作,但也为他留下了些遗憾:一位顾教授要到密云新城子镇考察民俗文化,郭德昌应邀陪同前往,在将其与花园村接洽、安排好后,为防止自己夜间疼起来影响教授休息,郭德昌乘车百里返回了家中,也因此失去了与教授学习交流民俗文化的机会。
在区文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的亲切关怀指导下,2017年《密云民间传说故事》出版面世,此书是公开发行的密云首部最具权威性和完整性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也是全市区级唯一的民间传说、故事类专著。
传承:无“休止符”
当一个人一旦动了笔情,他的“猎取”对象一定是广泛且呈多元化的,都要经历由见什么写什么到这样写或那样写的过程。
当年,郭德昌来到冯家峪公社西白莲峪大表叔家,从表叔口中得知“白莲姑娘化作赶石鞭”的故事,便创作了一篇《赶石鞭》发表在1983年的《密云文艺》报上,后经修改以《西白莲峪的传说》为题,分别被收入《北京民间故事选》(第二集)和《密云民间文学集成》上,后又被引用到《白马古道冯家峪》一书。由于倾心到民间找故事、搞搜集,多年来他分别创作出《牛蹄子沟与牤牛阵》《二百五》《司马台》《杨七郎力战潘虎》《冶塔仙灯》《密云城的故事》《平顶松与乾隆帝》等,先后也有小说《犟种》《郑老汉三跪侄队长》《“#”字街情结》发表在各类刊物上。
梅花香自苦寒来。自打豆腐块见报,郭德昌便始终笔耕不辍:除完成21万字的中篇小说《雪魂》外,先后在《支部生活》《组工通讯》《京郊日报》等刊物发表作品;2005年,郭德昌被密云县政协特聘为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撰稿并参与编辑《密云文史稿》多辑;2012—2018年,担任《密云县志》编辑部编辑,参加《密云县志》的编纂,期间正逢2015年密云撤县建区,郭德昌便搜集历史资料撰写了《密云名称的来历》,分别发表在《密云报》《密云文史稿》和《渔阳文艺》上,帮助人们充分了解密云历史。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儿时立志要写书到步入老年至今,郭德昌与人编辑出版了《密云民俗》《密云民间传说故事》《密云民间故事集》;与人合著了《羊山史话》《古郡新城十里堡》《西邵渠史话》,与人合编了《尖岩村志》、主编了《上峪村志》(待出版)。
为更好的传承密云民间民俗文化,郭德昌先后搜集整理出《农具·家什·器物》《传统农耕作息》《传统农耕工具》《传统农村帮工》《衣食住行话今昔》《衣着服饰的变化》《吃喝量家当》《住房的讲究与发展》《出行方式的变化》《婚事习俗》《丧葬风俗》《生育·生日·祝寿》《干亲·过继·本命年》《密云民间称谓》《旧时乡下的戏班子》《旧时乡下的求医治病 》《旧时乡下水的记忆》《旧时乡村鼓书》《农村文化娱乐》《庄禾屯剧团》《大队文艺宣传队》《接三天儿》《俩端午节》《说说西邵渠村歌》《村风·家风·民风》等文章。
2014年,郭德昌加入了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2017年,他被密云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特殊贡献奖; 2020年,经组织推荐,他又加入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秉一颗初心,护民俗周全”。在传承密云民俗文化的路上,郭德昌正越走越远。(作者:冯晓文)

[下一篇] 伊贤彬当选宁化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上一篇] 第二届“祈贤杯”全国书画作品大赛征稿启事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