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填满故事的村庄
填满故事的村庄
作者:董宏

周末的早晨,应朋友之约我们驾车前往邢台临城县的驾游村,一起追寻革命英烈足迹,挖掘红色故事,重温抗战精神,感受美丽红色村庄的风土人情。

车子刚停村里的广场,下车后,我们正在商量怎么展开采风的时候,忽见一位老者慢悠悠的在马路上散步,我紧追几步喊住老者,“老乡、老乡!”,老者扭头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什么事?”我连忙上前一步:“向你打听一个人,你知道村支书家怎么走吗?”老者嘿嘿一笑:“你们认识?”“不认识,我们是想向村支书了解一下咱村的红色文化的。”老者笑了笑,刚才那种异样的眼神现在已经完全变得不一样了,笑着说道:“我就是!”

今天这事真是巧的不能再巧了,完全就是上天给我们安排好似的出乎意料。当我们介绍完情况后,村支书便主动当起了导游,带着我们走进了村史档案室。

驾游村地处太行山深处,隶属邢台市临城县赵庄乡管辖。据史料记载,驾游村始建于唐代武德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又因1103年宋徽宗曾驾临该村,故有挟扭村改名驾游村。

驾游村依山傍水,村庄因势而建,房屋大都采用石头而建。村四周山峰高耸,沟壑曲折,古树浓密,苍翠欲滴,涧中溪水潺潺,环境深幽、静谧。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子,在硝烟弥漫的动乱年代一批批群众前赴后继投身革命,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们为了救民族于危难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驾游村还有光荣的抗战历史,朱德、贺龙、秦基伟、杨秀峰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而且这个百户人家的村子,就有150人参军参战,40多人光荣牺牲在战场上,冀西报社、冀西指挥部、冀西专署、冀西党校、冀西民训处及一二九师兵工厂、皮工厂和三八五旅、十一旅、九连、七连、县独立营曾居住战斗在该村。该村独特的历史文化位置,受到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26日驾游村被评为"河北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这里要叙述的重点是,临城县委书记鲍夫同志,鲍夫 1917-1944)祖籍安徽芜湖人,出生于汉口,武汉大学毕业,七七事变后,他依然投笔从戎,北上抗日。

1942年至1944年8月,鲍夫在临城任独立营政委、代理县委书记的近3年时间里,他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与人民同甘共苦,走遍了临城的山山水水,经历无数的艰难困苦,在一二九师和冀西游击队司令部指导支持和帮助下,打击了日寇对根据地疯狂“蚕食”,于1944年8月摧垮了临城前锋段敌伪的据点,建立健全了各级党政群团组织,开创了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从1944年初,鲍夫跟夫人孙鹏一起在驾游村战斗和生活了三年。

1944年夏、秋之交,鲍夫因操劳过度而患病,他本应休息调养,以便早日康复,重上战斗岗位,但鲍夫挂记的是怎样进一步开展反“蚕食”斗争,拯救更多的临城老百姓出苦海。他不顾久病未愈的身体,带领两个班深入敌后开展征兵、征粮和支前工作。一次,他带领工作队从游击区一个村子出发,行进到白台峪与下炉子沟之间时,突然与数量众多的日寇遭遇,白台峪与下炉子沟两村之间有一条小河,三面地势低洼,一面是高地,面对数倍于我的敌人,鲍夫立即指挥部队迅速占领高地,准备迎击敌人,不料敌人已先占领高地,鲍夫带领的武工队带的都是短枪,射程有限,组织几次冲锋均未奏效。日寇蜂涌向他们包抄过来,敌人发觉他们只有十几个人后,先是机枪猛烈扫射,继而疯狂向武工队扑来。组织干事赵今和三个战士先后牺牲,鲍夫看到敌多我寡,再坚持硬拼将遭受更大伤亡,他高举驳壳枪大喊一声:“同志们,快撤,我来掩护!”鲍夫端枪向包围敌人猛烈射击,就在这时,一颗子弹打穿了鲍夫的胸部,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时年二十七岁。驾游村村民杨文秀等人把鲍夫同志的遗体抬到驾游村。太行一分区司令员秦基伟致悼词,称赞鲍夫是“抗日县委书记的楷模,光荣的革命烈士”

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我们穿行在石头铺成的大街小巷,走着古人走过的路,一路走,一路观赏着年代久远的房舍,仿佛与历史来个亲密的接触,每走一步,仿佛穿越了历史,回到了那段峥嵘艰苦,充满奋斗的岁月,与革命烈士进行了一场心灵上的交流,他们用鲜血、生命河信仰、忠诚铸就的血色丰碑,已成为跨越时空的红色坐标,激励着、鼓舞着我的思想理念得到一场升华。

当我们一行走到一处门前悬挂着一幅,“红色旧居--一门九军人”的牌匾时,我们顿时愣住了。没想到这个只有百余户的村庄,就有150人参军,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王继先一家,受革命的熏陶,竟然能有一门九军人报效国家。

看着牌匾上的名字一个个吸引了我。我走近,想要静静端详。这牌匾如一幅美丽的画作栩栩如生,让我不禁感叹竟画得如此之好。从抗战到现在一家四代九口人,均有报国情。原本老旧的屋子被这幅牌匾熏染的分量是那么的贵重。沉甸甸的突然就变得那么有魅力。我们走进古屋,很快就嗅到了一股老屋特有的气味。我不禁感叹,在那艰苦的年代,住在深山沟的人家他们的爱国情怀,原来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啊。

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秉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生活。但他们过的每一天却是很充实的吧。今天,我们寻找红色记忆中的生动故事,挖掘一个个文物史料背后的故事,我们要感悟它的丰富内涵,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激励。

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鲜活的教材,我们仿佛触摸着历史的脉搏、感受着鲍夫及广大抗战人士的呼吸。驾游村就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应该从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段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我们应该将老一辈革命人不忘初心、勇于牺牲、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革命斗争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谱写出属于自己的不悔乐章。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古人的这首诗,道尽了驾游村的偏远、寂寥和凄凉。而驾游村的出现,不仅仅是驾游村文化繁盛的象征,也代表了驾游村代代相传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多少烈士为革命捐躯,多少群众惨遭敌人杀害,驾游村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红色革命村”“英雄村”。

离开了驾游村,村口石碑镌刻着“驾游”的红色大字,在天地间熠熠生辉。它镌刻着英雄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又深深地印刻着这个村庄的历史,也守护着这方炽热的土地。光荣的革命传统代代相传,红色基因永远继承,在今天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红色文化建设的时候,驾游村会继续发扬传统,担负起新的使命,奋勇向前!

车行驶到村口,想起了村书记告诉我们的话,到村口见到湖,你们就朝东走,上一个小山坡,那里栽着几十颗柏树,下面就是鲍夫的衣冠冢,立着碑呢碑上刻着鲍夫的名字呢,因为鲍夫的骨灰国家给埋葬在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顺着指引找到了鲍夫的衣冠冢,我们深深举了三个躬。仿佛听到鲍夫在告诉我们;谢谢你们对红色历史的追忆,请你们好好将历史告诉下一代,中国的江山是有无数年轻人生命和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历史的风雨尽管无情,但不能冲淡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岁月的河流尽管匆匆,却不能冲掉人们对英雄的怀念。

经过这次采风活动驾游村的山山水水,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的红色文化相融合,让人流连忘返。一条条石块路,一层层垒起的石墙,一座座瓦房述说着当年的过往。

一个个残缺不全的小院,也不知哪个年代的建筑,像一片片落叶,静静的匍匐在古驾游村的大地之上。成为大山与驾游村落之间的共鸣,又像一段段长久的静谧中发出一些细微的声音。村口一棵粗大的古树见证了多少四季变迁,让多少人为岁月低头,又像一位苍老的母亲,年复一年,站在街口翘首期盼游子归来。

[上一篇] 父亲的老酒

[上一篇] 我所经历的往事及一波三折的中朝关系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