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我的记者梦(散文)
我的记者梦(散文)
作者:念人



杜鹃花,百花园中一朵独一无二吉祥花。她不满足于春天、夏天、秋天开花;冬天里(指南方),她依然开出艳丽夺目的花朵。

小时候,春天来了,父亲都要带我到塘猛岭看杜鹃花。六岁那年,我与父亲去看杜鹃花时,一边引导我看杜鹃花,一边给我讲一则《杜鹃花的传说》——很久以前,牛娃出生于一户贫苦家庭。因家中没钱上学读书,从小就为家庭拾烧火柴。一天下午,她冒着西北风,一人到塘猛岭树林里拾柴。当她拾完柴准备回家时,发现不远处树林中,开着一朵红艳艳的花朵。她兴趣趣地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花朵,然后着手采摘花朵。突然间,花朵说:“娃妹,我是杜鹃哥哥,百花园中独一无二的吉祥花,请不要摘掉花朵作为烧火柴。冬天里,你一摘掉花朵,哥哥就会死去。”牛娃听到杜鹃哥哥这么说,心肠一软,幼小的心灵立即开了窍。于是,她放下背上的烧火柴,不顾寒冷,从土中挖出杜鹃花带回家。回到家,爷爷看到牛娃拿回一束鲜花,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花?”牛娃说:“杜鹃花”。爷爷兴奋地说:“杜鹃花冬天开花,表明意志坚强,具有拼搏精神。”于是,他把杜鹃花种在院子中,每天浇水精心培育,使杜鹃花长得生机勃勃,一年四季开出红艳艳花朵。从此,杜鹃花为家庭带来吉祥,代代秀才,代代门第,和睦幸福。

《杜鹃花的传说》激动人心。父亲讲述这一传说,醉翁之意不在于酒。其意是引导我像杜鹃花一样,能有一个坚强不屈的性格,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考验,长大后当一名新闻记者。父亲苦口婆心的引导,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名新闻记者,像杜鹃花一样,不仅春夏开花,而且秋冬遍地开花。

父亲依如《杜鹃花的传说》中所说的一样,也在院子中种上一行杜鹃花,天天浇水精心管理,使杜鹃花年年盛开鲜花。

逢星期天,父亲都要选一篇有关赞美杜鹃花文章读给我听。一次,他拿来一本《念人散文精选》,一边烧火煮饭,一边给我读一篇散文《杜鹃花开了》。我记得在散文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在那艰难岁月里,杜鹃花没有消失,始终不渝,不屈不挠,年年开花。尽管冬天里开出的花朵脆弱无力,但是,无情的干旱仍然埋没不了她那诱人的异彩。”这段含意深刻的描述,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时刻激励着我不断追求,不断进取,克服困难,到达彼岸。

我带着这个梦,考上了重点中学。于是,父亲把院子中开得红艳艳杜鹃花拍成照片,与我的一张单人照片合为一体送给我,叫我放在书包里。每天早上,当我背着书包去上课时,在路上我都要拿出合照看看,从而不断得到鼓舞与鞭策。

中学阶段结束了。不久,我比好多人幸运,考入大学中文系学习深造,为实现梦的门槛进了一大步,记者梦的现实更加真切清晰了。入学前夕,在离别家乡时,我与父亲不知不觉来到院子杜鹃花旁。此时,杜鹃花正开得艳丽夺目;此刻,我一转身,发现父亲也站立在我后面,眼里充满着泪花,深情地注视着杜鹃花与我。当我背起行李走到院子门口时,他走到我跟前拉住我的手,轻轻地说:“你是家中最火红的杜鹃花,尽管已经开花了,但是,还要开得更加红艳艳。”

在大学校园里,我牢牢记住父亲的话,除了正常上课外,我还在校园里当一名校报特约记者采访好人好事。然后,写成新闻稿件发到校刊发表。渐渐地,我掌握了新闻稿件写作基本要领,从在校刊发表外,还在校外的省市、央级刊物发表…

进入大四,我将一份《中国记者》杂志刊登我的一篇《如何选择新闻角度》文章寄给父亲,并附带一段话:“爸爸,您与妈妈精心培育的杜鹃花,不仅在大学校园中成长开花,而且还在校外百花园中开花结果。”很快,父亲给我回信,信里还夹着一张照片。在照片上,天空一片湛蓝,此时母亲在湛蓝的天空下为杜鹃花浇水,此刻父亲站在杜鹃花旁笑得合不上嘴。这张照片与第一张父亲送给我的照片有所不同,照片换上了父母,院子里原有的一行杜鹃花,也变成了两行杜鹃花,而且杜鹃花比往日开得很艳丽。

从这张照片里,我读出了父亲心中那一片诚挚之情:杜鹃花在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一年比一年开得格外火红。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央级一家报社当一名新闻记者。终于如愿实现了我的记者梦。

从此,父亲精心培育的杜鹃花,不仅在院子里开花,在院子外也遍地开花,而且花开得十分美丽迷人。

(作于2024/1/24)


附件:

阅读提示

文中的父亲可谓费尽心思,他借助杜鹃花来引导孩子茁壮成长:杜鹃花意志坚强,不屈不挠,花开艳丽夺目。它不满足于在春天、夏天里开花,而且也要在秋天、冬天里开花结果。这些话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敢于追求当一位新闻记者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的种子。为了使孩子学习杜鹃花品格,父亲在庭院中种下杜鹃花,朗读赞美杜鹃花散文,巧妙地将人与杜鹃花合照,以其作为动力。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断激励孩子奋力拼搏。最后,如愿以偿实现了记者梦。从这篇《我的记者梦》一文中,使人看到孩子成功的背后,往往有一位父爱如山的父亲。作者在文中对这位父亲婉曲含蓄赞美,处处借物言情,写得牵动人心。(张莉莉)



[上一篇] 父亲的老酒

[上一篇] 大年,你到底去哪了呢?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