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走进中国书店
走进中国书店
作者: 马占顺


      今天因为有事,我出门早点。地铁的车到了离我要办事的时间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吧做些什么呢?我一想今天办事的地点离着东四南大街的中国书店就有两站地,这里是我常常光顾的地方,不如趁着开门后到书店里看看,“寻摸寻摸”都有些什么书。

      这家书店也许是京城比较大的一家中国书店。它主要以回收有些家庭的旧书,折价而后再卖给需要的读者。当然在这里挑上一本旧书,比在新华书店买上同样的这本书价格要便宜许多。所以这里深受没有多余钱而又想看书人的青睐。

     我来这里是常事了。几年前在东四四条有一位老朋友住在胡同里,他就是我写第一本书《桑干河畔感恩园》的主人公——全珈斌。每次到他这里聚餐之前,我都要到书店里来看看,找找有没有我需要的“新书”。记忆中到这里来就基本没有空着手出过门,多的时候一次买上七八本,少的时候也捎上一两本。

      我总是以为书不分新旧,只要能读就可以了。即使被撕得再破,书皮甚至主页中缺少页面,简单地修修补补,包个书皮都是可以读的!我是看书的内容,而不是看书的新旧。所以对我这个爱看书又缺少银子的穷书生来说,不可奢望的这旧书一样可读。

      小时候住在西单的宣武门内大街,也就是西单路口的南侧。这大街的路西有一家中国书店,不是很大,可能是东四这家书店的几分之几了。但旧书不少,来这里看书和购书的人也不少。

      我的老师张骥良在疫情其间的2020年读书日来临之前,在北京晚报登了一篇《与中国书店结缘的五十年》的散文。他写到:“要说我和中国书店的故事,那真是太多也太长了。从十五岁到六十六岁,半个世纪了,我和中国书店的故事,从来没有中断过。”是的骥良老师长我两岁,读书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文中说到:“在我十五六岁时,那是一个没有书读的年代。班里我们几个爱读书的同学,到处想方设法找书。当时,一个同学的父亲告诉我,和平门琉璃厂西街有一家中国书店,花几分钱就能买一份《中华活页文选》——究竟花了几分钱,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记得有一次买的《中华活页文选》,选的是《鸿门宴》。那是我第一次读古文,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好在有父亲,父亲虽学历不高,但他是一个喜爱读书的人。在他的耐心辅导下,我认真地阅读了这篇文章,很快我就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了。这是《史记》中的一个片段,篇中的人物活灵活现,被描写得那么生动、形象。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阅读古文,也与中国书店结了缘。”

      张骥良老师回忆:“改革开放后,文艺的春天真正来临了。我在一家街道小厂上了班,每月有了一点收入。从那个时候起,我走上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文学创作之路。中国书店我去得更勤,几乎每个星期必去一次。”这是骥良老师回忆到中国书店的喜悦。

      我在中国书店买到的第一本很有意义的书,是王蒙先生的五十年代就发表过的《组织部来的年轻人》。那时候是八十年代初我从部队回来,春天的一个周末我来这里转悠,眼前一亮这本不太厚的小说映入我的眼帘,我赶紧抓起来就是我的了!

       我在一家书店转上四五个小时是常事。有时空手而归;有时也能买上一两本心仪的书。我知道中国书店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永远吸引着我。它是我知识的加油站、是我的精神家园和心灵的依托。

       除了书店书籍吸引我以外,这里的工作人员也用他们的爱心,温暖了我的心。在地安门店,一个大雨滂沱的上午,一个工作人员把他的私人雨伞借给了我;在灯市口店,忘带手机的时候,工作人员总是亲切地让我使用他们的电话;在琉璃厂店,他们帮我把遗失的书包收好......


[下一篇] 矿区夏季食趣

[上一篇] 仲夏之夜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