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峦起伏和浓雾弥漫的环境中冲出来,雨也骤然停了。一片开阔的视野里,小城静静地卧在一片碧色里,眼前的蒙自市,犹如一件苏绣,着实让我心生爱惜。
蒙自市是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不仅是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也是电影《芳华》的主景拍摄地,更是我要寻访的地方。
碧色寨是蒙自市城区边上观澜街道辖区的一个景点,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法式建筑、滇越铁路办公旧址、哥胪士酒店旧址、安南咖啡馆、大通公司旧址、中国第一块红土地网球场等,还有上个世纪60年代知青生活的场景和丰富多彩的故事。电影《芳华》中许多镜头和展现的场景,都让这里充满斑斓的记忆再度蓬勃,引发了那一代人青春和爱情的记忆与思考,这是电影《芳华》为什么能火的原因。
时值中午,填饱肚子是我们一行八人进入碧色寨景区的首选,于是在老街口的一家百年老店,我们每人要了36元一份的过桥米线。来这里吃米线的游客很多,我们只有等。看着别人吃,心里也总不是滋味。当时我不知道同行者的感受是什么,我是感觉从胃的底部到口舌处都是酸的。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以上,好歹终于盼来了过桥米线。服务员是分三次端上来的,满满的一桌子,因为放不下,原来五个人坐在一桌,只能让其中一个人离开,去别的方桌上。许多人没有见过这么个阵势,十多种小料,肉、蛋、菜、调料都有;滚烫的汤,那种红通通的颜色,冒着热气;米线,白皙、透亮、酥软;还有我们要的果子,这样看着看着就流出了口水。没有人担心烫,说狼吞虎咽一点都不为过,都是吃完了,额头上满是汗珠,跟我们所在城市吃得过桥米线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沿一条老街走到尽头,一条铁路横亘在面前。正对着老街,穿过铁路线是一个写有碧色寨的站牌,一对男女正在拍照,我就把他们装进了我的镜头中。沿着铁路向右边走,淡黄色、紫色、碧色等色彩装饰的房子在铁路线两旁静静地排列,高低错落,色彩暗淡,俨然度过了百年时光。一辆老式的火车停在那里,仿佛在等待发车的号令,只是早已没有了信号的指示,历史早已驶向远方。这里应该是一个火车博物馆,是留个来参观的人拍照的。
我折进了一个院子,门口有大通公司的字迹,原来这是大通公司旧址。院子不大,十分雅静,几棵大树撑起一片阴凉,顿时让我感到了这里的幽静。我环顾四周,并从一扇关着的门缝往屋子里看,空荡荡的。据介绍,电影《芳华》在这里取过景,拍摄过不少镜头。我一个转身,一群鸟儿从枝头飞走,我的心里顿时变得空旷而寂静。他们说,当年这里人流如织,来这里办理业务的人排着长队,我极力地想象那时的场景,穿越时空。走出那个院子,那辆火车还是没有开动的迹象。
沿着铁路线的右边往回走,我看到了那个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红土地网球场”的地方。网球场上无人打球,周围也没有观众,也听不到喝彩声。几个在球场一侧打扑克的人在叫喊着出牌,有些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样子,我的走近,也被无视。这里似乎就是法国贵族人生活的地方,只可惜只留下空空的球场,再无精彩。至于周边的哥胪士酒店和安南咖啡馆旧址,还有一个兄弟俩的别墅,如今也是大门紧闭,荒草萋萋,一片没落景象。历史再也没有让灿烂留下来。
我独自一个人沿铁路线寻觅,在那个高高的站台上等候火车的到来,不管是穿着何种色彩衣服的乘客,我都愿意一起同行,可始终没有火车过来。难道这条当年同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滇越铁路就这样走进历史了吗?
我不知道电影《芳华》的导演为何选中了碧色寨作为拍摄地,但我佩服他的眼光。《芳华》虽然表现的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段往事,青春、爱情、奋斗的影像,充满传奇和彷徨,却把百年历史的滇越铁路拉近了同人们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极具慧眼的一个拍摄。历史与自然的融合使得碧色寨这个不为人知的地方重放光彩,我也因此了解了那段历史。
滇越铁路,是连接中国昆明和越南海防港的铁路,全长859公里,其中滇段465公里,越段394公里。它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采用米轨铁路,呈南北走向。铁路于19世纪中后期由法国人规划建设,越段1901年开工,1903年竣工通车;滇段1904年开工,1910年3月30日竣工,4月1日通车运营。在建设过程中,大量中国民工付出了巨大牺牲,也为中越两国历史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出铁路线,我寻访了那些老街道和宅院,虽然多数都是大门紧闭,谢绝访问,但那些红砖碧瓦,标语口号,时代印记,还是多少能勾起我对一个时代的记忆。走过的路再漫长,也是走过的。历史不会忘记自己,因为历史永远存在,不可磨灭。一代人的青春是美好的,正是美好,让后人追忆。
《芳华》的主题曲突然在我的心底升腾起来,我看到一辆火车缓缓而来,一群群身穿绿军装的年轻人蜂拥而来。我揉了揉眼,看到是一队学生正在相互拍照,选了电影里的服装。他们那么快乐无忧,我知道自己老了,再也走不进他们的记忆里。
碧色寨不收门票,对所有游客自由开放。让我这个60多岁的老年人,不远千里寻一次芳华岁月,真得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