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打开白沟文化财富的钥匙 ——为《白沟的传说》出版鼓与呼
打开白沟文化财富的钥匙 ——为《白沟的传说》出版鼓与呼
——为《白沟的传说》出版鼓与呼(北京张智敏)
作者:张国强

在去河南信阳出差途中听到我大弟弟智锋说富顺叔的《白沟的传说》快要付梓了,我赶紧说,请让富顺叔发来给我先拜读一下,我想为这本书的出版说几句话。弟弟急躁躁地说:“别应承了,又忙得忘记了,耽误叔的大事。”我一下子就有了压力,所以,在726日从信阳回北京的途中,高铁过了郑州的晚上,借着酒气,就给富顺叔打了一通电话,都说了些什么,等酒醒了,记得已经不太全面,但表达的意思却是非常的明确:叔,您这是干了一件大事呀。您这是打造了一把开启白沟文化财富大门的钥匙!

我这里说的富顺叔,与1966年壮写商洛第一张大字报的青年学生张兴谭,在宁夏和商洛当老师的张德志先生,都只是不同的名字变化着的一个人,也都是这本著作的创作者。从作者名字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也能反映出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复杂性,但丝毫没有影响一个尽孝父母,心怀家乡的长者在我们这辈人心中的地位,反倒是他的人生传奇与博大胸怀在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如果请他讲白沟人姓名的传奇,应该需要更厚的一本书来写才行。

在白沟张姓家族中的父辈中,有三位做了一辈子老师的,如果说我爸爸张兴昌,叔叔张兴堂教了一辈子小学是“哄娃的”,那么德志叔的教书生涯一开始就起点高。他是白沟第一位大学生(按道理,他的大哥张兴振先生应该有当第一个大学生的机会,但被当时的坏干部给害了,这个第一就落在德志叔身上了),也是走得较远看白沟的第一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长期生活在白沟的人,对白沟的美,大多会浑然不觉,只有像德志叔这样走出秦岭常常思念家乡的人,才有心把家乡的事情看得比自己个人的事情要重得多,才有这样饱满深情的文字供我们读。这几年,德志叔自费为张家修家谱,为白沟的发展出谋划策,上书建议,总是认认真真,精益求精,这不论是给全村人还是给板桥镇的领导,商州区的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传说很多。我小时候也听到过不少,但现在已经忘记得差不多快完了,是德志叔这本书又勾起了我对小时候生活的回忆。比如堡子城,我小时候经常与爸爸去那割枣刺当柴火;比如鹁鸽洞我小时候就与铁柱哥、高利哥、治山叔等小学同学常到那玩,天晴的时候,用石子把鹁鸽赶飞,看风景;下雨天,躲在那里打扑克。所以,德志叔用一个个故事,把散落在世间的白沟文化珍珠一一串联起来,形成了白沟特有的故事集。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就一定有故事;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一定是丰满的,是温馨的,而白沟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所以,德志叔自从宁夏回到商洛,就开始为白沟的发展而做着不同的努力。这几年,我作为中关村产业智库的负责人,也是应邀走过了数百个城市和千余个村庄的,也到过很多地方“指点江山”过,但对家乡白沟,竟然常常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不知道从哪来开始动,总犯“医不能自治”的毛病,也许真是对这里爱得太深吧。记得我小时候也是树立过大目标的,比如总感觉白沟的石头都是宝,只是没有选矿的来甄别;比如想在后梁盖商州最高的楼,与对面的黄沙岭相呼应等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这样的想法都是异想天开,难以实现。今天看完德志叔写的《关于开发“白沟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议》才明白,自己对家乡的关注与研究还很欠缺,正是德志叔用他的思考,才为我们发展白沟指明了道路,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白沟人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和研究这个建议案,并为改变家乡做更多努力。

《白沟的传说》分9章,共收录了47篇(首)诗歌、散文和策划建议。《白沟传说》一章中的大部分文章都在《商洛日报》发表过,已经影响了远远近近很多热爱旅游的朋友们,现在,我偶尔回家,总看到一串串的陌生人从槐树村往上爬,尽管鹁鸽洞里已经没有了鹁鸽,但不影响人们对这个洞的传奇故事的热情关注,不能说这些到白沟游玩的人们都是看了德志叔的文字而去的,但也不排除其影响而产生的口口相传的推广效果;而《饥荒时代》中对父母、兄长的怀念很让人心生感动,比如兴振叔触电身亡的事情对全村人的心理影响,很长时间都过不去,那么一个热心帮助大家的知识性农民,在农村的作用不是一般人能够替代的;《耕读传家》一章从修家谱到修复祠堂,无不体现着作者对白沟张家姓氏文化传承的重视;最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抒发对家乡爱的同时,还不忘更大的生态环境,并为商洛市的发展建言献策。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作为普通的我们,都不用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去,一般的人都是把“富贵传家”作为第一目标,总想让自己的孩子未来在生活上少受罪;只有德志叔这样怀揣梦想的人,才会把“耕读传家”与“诗书传家”并用之,且以身作则,引导之,这不仅仅是对他自己的家,更多的是对白沟的整个村。我在那天从信阳回北京的高铁上,借着酒气说,大家给您捐点印刷费,您这是给家乡宣传呢。德志叔坚决地说,这真的不用。“我这点退休金还是可以支持做这些利于白沟发展的事的”,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为了家乡慷慨付出的人。总之,这本书,应该成为白沟人家家传承的文化宝库,文章中倡导我们爱家乡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这把德志叔用心打造的开启白沟文化宝藏的钥匙,我们每个白沟人都应该好好爱护,并努力为实现白沟的大发展而好好努力。

为此,我再次大声地为本书的出版鼓与呼!

作者简历

       张智敏,商洛地缘文化学会副理事长,陕西作家协会会员,北京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早年师从贾平凹、陈忠实等文学大家学习创作,曾在《延河》《青春》等发表作品;曾任新华社、广电部和清华大学主办的媒体副主编、主编等职,近年来,主要从事政府和企业管理咨询工作,任中关村现代产业研究院院长。

[上一篇] 22人评张炳吉散文集《乡关路远》

[上一篇] 沐浴春风 丰盈花园——读《王剑冰研究》(3)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