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文曲荡漾——读孙犁《曲终集》
文曲荡漾——读孙犁《曲终集》
作者:马永欢

       我阅读孙犁先生的《曲终集》,424页,感慨万端,常言道,“姜是老的辣”。孙犁先生到了晚年,笔下的文字,虽然通俗、简洁,但有筋道,有哲理,有诗意,让我回味无穷,也受益匪浅。

在《思念文会》一文中,我勾画了一部分,“可惜他因为爱好文艺,早早转业,到了地方文艺团体,这不是成全人的所在,他又多兼行政职务,写作上没有什么成绩。”我有联想,爱好文艺的人,在单位,如果遇到伯乐,那文艺的心情要好些,如果没有遇到伯乐,那文艺的心情就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不舒服。这样的经历,我有。在单位,我没有遇到伯乐,哎,再熬上几年,退休了。从我的文学创作经历来看,单位上的人,如果有痴迷文学创作的人,最后是在中年后表现文学创作才华。如果提前,那么自己的日子不会好过,将会像文会一样,“早早转业”,也像其他作家一样,退职搞文学创作,在我州我遇到两个年轻作家就是这样。但工作一辞,带来生存危机,带来婚姻危机。为什么说文会到地方文艺团体不好呢?我认为孙犁先生是从文学创作高要求来说的,回首中国文学史,那些闪现如星辰的作家,哪一个是在地方文艺团体单位上呢?如果从小名利的追求上,在地方文艺团体单位上也是好的。再说,多兼行政职务对于文学创作不好,如果工作时间一长,行政工作的思维将与文学创作的思维冲突,所以说,一个作家的行政工作将对文学创作是一种伤害。如果有了这种伤害,何谈写作成绩。写作成绩的表现,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作品,发表,或没有发表的,出版的,或没有出版的,公开出版的或内部出版的。

“他常拿稿子叫我看。他的文字通顺,也有表现力。只是在创作上无主见,跟着形势走,出手又慢,常常是还没定稿,形势已变,遂成废品。此例甚多,成为他写作的一个特点。”这样的写作是政治写作,是开始学习写作,与真正的文学作品无关,因为这样的作品没有走进文学自身。比如一些报纸的副刊刊登一年一度的节日的文章,有些文章简直是笑话,还没有过节的,文章就想象出来了,发表了。当然,这样的文章,我在学写文章时,写过,发表过,但在成年人读者的眼里,感觉不值一读,因为这样的作品跟着形势走。后来,这样的文章,我就不写了,而是写经历节日的心灵感受的文章。至于投稿,我不勉强,该投就投,不该投的就不投,我写文章不是为了投稿的,而是写出自己心灵的真实感受,然后把作品集结成册,有出版经费了就出版。

“但他的用心是好的,出发点是真诚的,费力不讨好,也是真的。那时创作,都循正途——即政治,体验,创作。全凭作品影响,成功不易。”是的,走这样的写作路的人,我见过不少,要说成功,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写作路,与真正的文学写作路,是相差甚远,不着边际。

“今天则有种种捷径,如利用公款、公职、公关,均可使自己早日成名。广交朋友,制造舆论,也可出名。”“作品如何,是另外一回事。”孙犁先生所说的这样的人,在我文学写作十三年有余的风雨历程中,我见过,但我远离,嗤之以鼻。孙犁先生说:“时间是最有效的淡忘剂”,我将在漫长的时间中淡忘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

    在阅读《我的起步》一文中,我感触多。“我初学写作时,在农家小院。耳旁是母亲的纺车声和妻子的机杼声,是在一种自食其力的劳动节奏中写作的。在这种环境里写作,当然我就想到了衣食,想到了人生。想到了求生不易,想到了养家糊口。”家庭的环境,对写作的动机,在某种意义说,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孙犁的起步写作动机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所以,我的文学的开始,是为人生的,也是为生活的。想有一技之长,帮助家用。并不像现代人,把创作看得那么神圣,那么清高。因此,也写不出出尘超凡,无人间烟火气味的文字。”动机决定行为,决定文字的走向。那么,我初学写作时的动机是什么呢?好玩,有趣,是一种高雅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业余情感生活,与生存无关,因为我有一份工资。正因如此,我的文字走向是自由的,是道法自然的,仿若山水间的植物自由生长,向着阳光生长。

“大的环境是: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危亡,政府腐败,生民疾苦。所以,我的创作生活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苦闷情绪和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革命渴望和新生追求。”写作的大环境不可忽视,至关重要。写作的大环境,也就是写作的大背景,宛若自己的笔是在日月中的行吟。对此,有的意识到,有的没有意识到,我认为,开始学习写作,一般情况下,不会认识到大环境对写作的深刻影响。而笔耕已经很久,积淀较多,将恍然大悟,哦,大环境对写作特别重要,将发生深刻影响。为什么说写作要与时俱进?就是要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自己不仅经历大环境,而且要在笔端上加以表达,文学作品是经历的一种文学表达。由此可以理解,孙犁先生为什么成为革命作家或抗日作家?《白洋淀》为什么成为名篇?

由此得知,要认识一个作家,要从小环境(家庭环境)与大环境(生活环境)两个方面切入。不仅如此,分析自己文学写作的环境,也应如此。

作者简介:马永欢,男,永平职中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回族文学》等多家刊物微刊专栏签约作家,《永平回族》杂志主编,《东方散文》杂志编委。作品在《散文百家》《北极光》等报刊上发表,出版9部著作。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采风网2018年度“银牌作家”称号,荣获大理州2013年度公开出版图书奖等多项奖项。参加第八届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踏雪寻梅》首发式在《东方散文》遵义笔会举行,奔流文学院第七期作家研修班学员。文学成就载入《中国回族文学通史》,《永平记忆》等5部著作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采撷春花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