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槐卿诗词鉴赏(66) 陋室自娱
槐卿诗词鉴赏(66) 陋室自娱
作者:韩中清

绿瀑桌前伴我痴,寒冬徒长蕊心滋。

卌年笔下时流墨,千日家中常咏诗。

汉界楚河邻居弈,残棋困毙弟兄眯。

引来看客呼声乱,笑语频传溢滿枝。

注释:我的书房悬挂着名人书画作品还有若干鲜花。其中一盆吊兰最茂盛,书桌对面如同绿色瀑布,可缓解眼疲劳。退休后,个人时常创作诗词楹联,或著书立说。也有时与找上门来的邻居对弈几局,自娱自乐,好不快活。

首先分析诗的结构和意象。第一句“绿瀑桌前伴我痴”中的“绿瀑”指吊兰。如注释所说,书桌对面的吊兰茂盛如瀑布,缓解眼睛疲劳。这里用自然景象比喻书斋环境,类似刘禹锡《陋室铭》中以苔痕、草色描绘陋室,突出环境的雅致。第二句“寒冬徒长蕊心滋”,表达即使在寒冬也能滋生花蕊,正常生长。同时表达作者内心依然充满生机,体现乐观心态。第三、四句“卌年笔下时流墨,千日家中常咏诗”强调长期坚持创作,与《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相似,表现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高雅情趣第五、六句“汉界楚河邻居弈,残棋困毙弟兄眯描绘与邻居下棋的情景,显示闲暇生活的乐趣,类似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强调与友人互动,远离尘器。最后两句“引来看客呼声乱,笑语频传溢滿枝”,则描写下棋现场的热闹氛围,体现自娱自乐带来的快乐,呼应刘禹锡陋室中的“谈笑有鸿儒”场景。

    需要结合搜索结果中的文学手法,比如托物言志、比喻等。刘禹锡用陋室表达高洁情操,韩中清用书斋环境展现退休后的精神满足,两者都通过环境描写传达心境。陶渊明的比喻手法,如以鸟喻己,与韩中清的自然意象有相通之处。

另外,韩滤的《山中》提到山水间的闲适,与韩中清的诗中自然元素相呼应,都表现隐居之乐。

最后,总结诗的主题:通过书斋生活的描绘,展现作者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陋室”主题的传统,融合了自然意象和人文情趣,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韩中清的《陋室自娱》以退休后的书斋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日常的创作、对弈与自然景致,展现了淡泊自足、悠然自得的精神境界。以下从意象、情感、手法及文化传承等角度评析此诗:

一、意象选取: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雅趣

1“绿瀑桌前伴我痴”,“绿瀑”比喻茂盛的吊兰,既呼应注释中书桌对面植物的繁茂,又以动态的瀑布意象赋予静态植物生机,暗含书房环境的清幽与生命力。这种对自然景物的诗意化处理,与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异曲同工,皆通过简朴的自然意象烘托居所的雅致

2、“汉界楚河”“残棋困毙”化用象棋术语“楚河汉界”与棋局场景,将日常消遣升华为文化符号,既体现闲适生活,又暗含人生如棋的哲思。这与陶渊明诗中“托身孤松”的归隐意象相似,均以具体物象隐喻精神寄托。

二、情感表达:自足与超脱的晚年心境

其一“卌年笔下时流墨,千日家中常咏诗”,通过数字“卌年”“千日”强调创作生涯的持久,展现对文学的热爱与坚守。这种对精神生活的专注,与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洁志趣一脉相承,凸显文人雅士对内在修养的追求。

     其次“笑语频传溢滿枝”,“笑语”与“满枝”呼应开篇的“绿瀑”,形成空间上的闭合感,暗喻精神世界的丰盈。诗中虽有“寒冬”的萧瑟背景,却以“蕊心滋”“溢满枝”等词传递温暖与生机,体现超然物外的乐观心态,与陶渊明“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的坚韧气节相映成趣

三、艺术手法:虚实结合与生活化叙事

第一、虚实交织的笔法。诗中既有“绿瀑”“残棋”等具象描写,又以“痴”“滋”等抽象情感词渲染氛围,虚实相生。例如“寒冬徒长蕊心滋”一句,表面写植物生长,实则隐喻内心在逆境中的蓬勃,类似《陋室铭》中“惟吾德馨”的托物言志手法。

第二、生活细节的诗意提炼。将下棋、作诗、赏花等琐事升华为诗意场景,赋予平凡生活以审美意蕴。这种对日常的审美观照,与韩流《山中》“山水中间十载闲”的隐逸情怀相通,均以简朴生活反衬精神富足。延续了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人传统,强调道德与精神境界对物质匮乏的超越。而“自娱”一词则进一步凸显主体性的张扬,与陶渊明“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的自适心态呼应。

第三、时代性的创新。韩中清在传统框架中注入现代退休生活的元素,如“邻居弈”“看客呼声乱”,展现集体互动中的个体愉悦,突破了古典隐逸诗“独善其身”的孤寂感,更具烟火气与人情味。

总结

《陋室自娱》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兼具传统文人气韵与现代生活情趣的诗意空间。他既是对古典“陋室”主题的致敬,亦是对退休生活的个性化的书写。通过日常琐事的审美化,传递了“心远地自偏”的生命智慧。诗中“自娱”不仅是消遣,更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精神姿态,体现了中国文人“安贫乐道”文化基因的当代延续。

[下一篇] 槐卿诗词鉴赏(65)

[上一篇] 贺《沧州骄子》首卷出版 槐卿诗词鉴赏(67)

评论

  • 正在加载请稍后...
  •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