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连利的书法工作室去看《中国书画报》。看到书画报里边有两篇介绍书法技巧的文章挺好,重要章节拍了照片。
书法家王再励说:书法写作的体会:骨,果敢之力取指实;筋,含忍之力取悬腕,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主锋要始,中,终俱实。侧锋,毫要上下、左右皆齐;轻处实而不浮,重处活而不死;浓墨丰腴润雅,淡墨超逸飘脱;枯墨苍劲辣;作正如草,免笔画互不相分?笔笔圆满周到,笔断意连呼应,迟重取研美,急速求流畅;一味缓,笔断失神;一味速,走形失势。在不平中求平;在不直中求直,楷详而静,法多于意。草简而动,意多于法····
这是王再励先生学于佑任先生的草书多年悟出的体会。
在古人这些都当是秘而不传的真经了。
卫夫人的《笔阵图》讲书法的骨和筋要善笔力。
《筆陣圖》,(晉)衛夫人(鑠)撰;(晉)王羲之正書;(清)劉行受刻。東晉永和12年(356)4月12日书。21×32cm。现藏陕西。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
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
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前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册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丶[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陆断犀象。
乙[折]百钧弩发。
丨[竖]万岁枯藤。
丶[捺]崩浪雷奔。
刁[横折弯钩,以“刁”代替]劲弩筋节。
[注释]
⑴三端: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剑端,辩士的舌端。
⑵银钩:指刚劲有力的书法笔画。有人将其称为“铁画银钩”。
⑶鸿都:东汉宫门名。是讲学与藏书之所。
⑷暗于理:暗,“暗”旧作“闇”字,的异体字,愚昧不明。指不明白事理。
⑸学不该赡:该,通“赅”,兼备,完备。赡,充裕,足够。此句指学识不渊博丰赡。
⑹煎涸:浅黑干涸。
⑺代郡之鹿角胶:代郡,今山西代县一带。鹿角胶,是用鹿角熬制而成的胶。
⑻东阳鱼卵:东阳,古地名,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在浙江金华,有的说在安徽天长,有的说在山东临朐东南……鱼卵,纸名,又名“鱼子笺”。纸面显露微粒如鱼子状,故名。
⑼鉴:鉴赏识别。
⑽笔阵:指行笔作书如作战之分阵。出入斩斫,攻战争斗。全句以征战比喻笔阵之法,意思是右(上)边七条是笔阵中常见的运笔方法图。
⑾篆法:篆体书法。此为大小篆的总称。章草:亦称“急就”、“草隶”。八分:隶书一体,又称“分隶”、“分书”。有挑脚的隶书。飞白:带有丝丝露白的一种书体,传为蔡邕所创。鹤头:又名鹄头书,汉代诏版上专用的美术体。古隶:早期的隶书。广义指秦隶和汉隶。
⑿心存委曲: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指书写前思考透彻详细。
⒀永和四年:东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这一年为公元348年。上虞:今浙江上虞县。
[下一篇] 女强人 石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