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传说故事 > 神雕战蟒蛇
神雕战蟒蛇
作者:雁在蓝天





挂锄闲时去采山

这是八十年前,北大荒王凤山的舅爷于成占亲历的故事。

       当年的于成占只有十七岁,给地主家做半拉子抗活。他们生活在富锦和宝清县一带,那里两县交界有个东沟山。每年入夏铲完地挂锄后,地主都要派大把头带着几个伙计去东沟山里“放山”。放山就是去山里采参。 

        那年他们去了五个人,都是拿锄能种地,上山会打猎的好手,大把头林凤玉,闯关东的山东人,四十来岁年纪,宽膀细腰,脸红眼亮,浑身上下透着精神。

     炮手二斜楞与大把头年岁相当,从小就喜欢摆弄枪炮,一次给猎枪装炸药,捅鼓炸了膛,叱坏了眼睛,人们就管他叫起了二斜楞。二斜楞枪法好,专会给大野兽下套。

      老三油篓子,主要特长是会做饭,当年是盛京一家饭店的掌勺大师傅,因勾搭老板娘的妹子,被老板赶出盛京,投奔到黑龙江宝清乡下,此人做菜拿手,嘴还会说。因身上常年带有一股做饭的油烟味,人们就叫他油篓子。 

      老四是徐齁巴。因长年抽个大烟袋,成了肺痨,一年四季抠抠地咳嗽,人们都叫他徐齁巴。本来徐齁巴平时就喘气费劲,是不能来的,可是进山赶棒槌的规矩是必须得单数,家里还有几个老娘们不能进山,就这样把他凑了个数。还一个就是小半拉子于成占,年纪小,带上他一来是因为他年轻想让他练练胆量,二来有些小活也支使起来方便。

      每年都要进山,都有进山的经验,东家替他们预备下了三天的煎饼路上吃,又带了够吃半个月的粮食,搭帐棚的油布,拴棒槌的红绳,挖棒槌的骨签,洋火煤油,大把头林凤玉和二斜楞二人各带一支防野兽的单筒洋炮。每人带条飞抓绳索,匕首腰刀。

挑了一个天朗气清的好天,这些人就上了路。

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这第一宝野生人参怕热怕旱也怕晒,一般生长在海拔近千米的深山湿地,放山讲究“去单回双”,进山时人数要是单数,回来采到的人参就是成员中的一份子,凑个双数,意味着丰收吉祥。

五个人风餐露宿,走了三天后进入人参生长的东沟深山,安顿好住处。

第二天,按照规矩,五个人都提着棍子,猫着腰,默不作声蹑手蹑脚地向前探。事前大把头林凤玉告诉大伙,人参是有灵性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它们受到惊吓,然后倏忽逃走。只见林凤玉屏气凝神,时而侧耳谛听,时而左顾右盼,似乎他能在风的低吟中感受到人参的呼吸。弄得半拉子于成占紧张得心砰砰直跳。草丛深处的林凤玉对着周围的草丛,一遍又一遍地轻唤:

“棒槌,棒槌。”

同去的几人也轻轻地呼唤。

“棒槌,棒槌”

棒槌是东北人对人参的叫法,声声轻唤听起来就像守在摇篮边的母亲在唤醒熟睡的婴儿,这就是他们的“喊山”,是在告诉棒槌有人来抬它回家了。

林凤玉轻手轻脚地走到一处,慢慢蹲下身子,拉起一片油光翠绿的叶子摸了摸,开心地笑了,他让半拉子拿出红绳递了过去,林凤玉把红绳系在了人参枝叶上,告诉二斜楞和油篓子去东西各十步以外拉上红绳,千万不要弄出动静,防止棒槌遁走,让半拉子留在身边,因半拉子还是童男,身子纯净。

林凤玉拉着半拉子跪到地上朝南面的山头方向拜了三拜,开始用带来的骨签拨弄棒槌周围松软的黑土。

此时半拉子才有空抬眼观察生长棒槌的四周环境。

这是一片向阳窝风草茂树稀之处,远处半里远的山上有处秃兀的石砬子。离石砬子几十米远的地方有几株杆粗叶茂的大树。树上有团子大大的鸟窝,看那鸟窝的大小象两只大抬筐。

可能是他们的采棒槌的声音,打破了深山的宁静,大把头林凤玉刚清理完棒槌周围的杂草。就听到扑棱棱扑棱棱从大树的鸟窝里飞出了两只大鸟。二斜楞传过话来:

“大叔,有老鹰打不打?”

“不打。”

大把头林凤玉头也没抬地回了一声,找出根红绳把棒槌加栓一道,又用骨签在棒槌周围划上一个大圈。然后看看天,已是后半晌,西面的大山已隐去了太阳,天色开始了朦胧,收起工具,招呼半拉子几个人,今天不抬棒槌了,咱去看看那是个什么鸟。

 

偷了鸟蛋大雕错认蛇是贼

在离他们发现棒槌处不到半里路的东南方向,有片茂密的森林,其中一株几百年的老榆树,枝干虬曲,顶端的桠杈间,老远就能看到一大团树条搭成的黑呼呼鸟窝.走到近前才看到这鸟窝着实不小,足足能装下两只牛犊子。

大把头林凤玉瞅瞅树上的鸟窝,又看一眼于成占说:小半拉子,你爬上去看看,又告诉二斜楞,把枪顶上子儿,帮半拉子照应点,这鸟窝太大了,从来没有见过呢。

小半拉子于成占掏出背兜里的飞抓,拎在手中摇几圈挂到树上的一条粗枝上,用两手使劲拉两下感觉到结实了,就顺着飞抓爬了上去。抻头看看窝里边后,朝着下边的几人喊道:大叔:里边有两个大鸟蛋,太大了,像小西瓜一样。

大把头林凤玉扬起头朝上喊道:想法把它拿下来,晚上炒了喝酒。小半拉子脱下上衣,把两只大鸟蛋包好,轻轻地用飞抓绳放了下来。

果然,两只青瓷色的大鸟蛋有五六斤西瓜般大小,用手一摸还有微微的温度,可能是大鸟正在孵化。

“油篓子,今晚上看你的了,这两个鸟蛋能做两硬菜吧。晚上好好喝一顿,咱今天得着棒槌了,又有鸟蛋下酒,诸事顺利。徐齁巴,你给油篓子打下手。”

二斜楞你和小半拉子去外边采些刺老芽和蕨菜。

大把头林凤玉刚分派完这几个人的活,还没等这几个人分头行动。就听远处传来几声凄惨的鸟叫。

小半拉子扒门帘向外看看,吓了一跳:妈呀,那是两只啥鸟啊,那么大,在前边的石砬子那里转圈地上下翻飞,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边打踅飞着边发出瘆人的叫声,像是人急要拼命的样子。

 

雕蛇大战雕败求援

大把头林凤玉和几人趴到门帘处看时,只见两只象牛犊子大小的土灰色大鹰,正在石砬子上空盘旋鸣叫,那声音分明是人类中的挑战和骂阵。一副要生死相搏拼命的样子。

炮手二斜楞经历得多,说了声:坏了,这是金雕,咱们掏了雕窝,端了人家的鸟蛋,人家那是抱小雕崽的,现在大老雕来找了,可能是认为下边有什么野兽给弄去了,找来算帐了。咱们别出去,都猫好了,别让大老雕发现咱们。

林凤玉低声地叨咕一句:

“咱犯了山规了,这回咱要有难了,都别乱动,也别出声。看看老鹰能找出什么野兽吧。”

     几个人谁都没心思吃鸟蛋喝酒了。都悄悄地等在那里,二斜楞把套筒子洋炮压上子弹,握在手里。又告诉其他人也都找出应手的刀具,以防老鹰找到这里。

这时就见老鹰盘旋下来,那两支翅膀象两床棉被大小,掠过天空。同时在石垃子下边的缝隙里钻出两条电线杆子粗细,两丈多长的黑白花蟒蛇。看那蟒蛇的大小形态,可知是雌雄一对。

两只大蟒蛇被大雕叫得心烦,心想,我们邻居住着几十年了都是和平相处,今天没来由到我们这里来挑衅闹事,我们蛇仙两口子也不是吃素的当年我们先辈白娘子在西子湖畔与法海秃驴都斗得天翻地覆,你两只匾毛禽兽还能怎地。古话讲,兽有兽言,鸟有鸟语,鸟语花香是很美好的景象,可是这鸟要是愤怒发疯时叫出的声音也是分外瘆人的。

蟒蛇不会叫,发怒时只是呼呼地喘着粗气,距离几百米外都能听到。此时大雕的嘶鸣,蟒蛇的呼呼的喘息,不停地扭曲腰身和嘴里不住伸缩得像手指般粗细的蛇信子。把在几十米外躲在地窨子里的林凤玉几人早就吓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连大气也不敢出了,只怕那老雕知道是他们这伙人掏了鸟蛋找上门来。

 

好在这两只大雕认准了是两条大蟒蛇偷了他们的鸟蛋,而这两条大蟒蛇是有口难言,不知怎么回事。于是兽性发作,与大雕缠斗起来。

此时是夏月的山里,云淡星稀,月光下,但见那只大雕一个俯冲下来,伸出两爪向那蟒蛇抓去。蟒蛇灵活地一扭身,轻松地躲了过去,另只大雕随后跟来,抖动着巨大的翅膀向蟒蛇扇去。没想到那精灵般的大蟒蛇出溜一下钻入旁边的石缝中,大雕的翅膀差点剐上旁边的石砬子。

大雕一个抿翅转身贴着两尺多高的地皮划一个漂亮的弧线向上飞去。随着大雕翅膀的煽动,空气中一股带着蛇身上的腥骚发凉气味也涌了过来。

躲在一旁的林凤玉等人早都吓得木瞪口呆,小半拉子于占成脸色发白,两只手都攥出了汗水。油蒌子握着菜刀,两眼不转地盯着两只以命相博的禽兽。

二斜楞早已把顶上子弹的洋炮枪管伸出了窗外。

林凤玉告诉大家,谁都不要乱动去惊动蛇雕,不然我们都会没命的,这雕和蛇哪种禽兽我们都斗不过,今天它们是全部精神在对方身上,要是发现我们,过来闻到鸟蛋在我们这里的气味,知道是咱们偷了鸟蛋就会和咱们拼命。

听老林一说,大伙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神雕助战胜蟒蛇

在大雕第三次俯冲下来向蟒蛇发起攻击时,那蟒蛇假装不敌,扭头向后躲去,大雕趁势追来,没想到此时蟒蛇一招金龙摆尾直扫大雕,大雕受到袭击,分明伤得不轻,在空中斜晃一下,几根雕毛飘落下来。扭头败去。另只大雕也随之护送般地向东飞去。

没过半个时辰,从东南方向的天空传来一阵嘎嘎的大雕叫声,转瞬间,两黑一白三只大雕掠过眼前,又盘旋着开始嘎嘎地向顽石下的两蛇叫阵。

那两蛇经过这阵子歇息,看到头上又多了个大白雕,不敢怠慢,经过一番蛇语商量,雄蛇告诉雌蛇:

“娘子你在后边先给我观敌瞭阵,我先上去和他们斗,实在不行你再接应。”

雌蛇挺着冰冷的三角脸向雄蛇亲了一下:

“相公小心。”

此时就见雄蛇一扭蛇身,呼地一下窜出石洞,借着刚窜出石洞的冲劲,竖起两丈多长的身子,张开大口吐着大拇指般的信子与大白雕缠斗到一起。

躲在一旁的炮手二斜楞打一辈子猎,没有见过这等场面,悄悄地告诉大伙:

从前听老辈人讲过,在东北的大山里有种神雕,全身白毛,是神鸟,轻易看不到,一旦出现,必是有不公平的事出现。现在看来,原来的两只大雕是受了天大的委曲才告到了神雕那里。神雕来帮他们摆平事来了。看今天这阵式,不拼个死活不能算完

“大哥,咱们咋整?”二斜楞炮手把脸转向林凤玉。

“现在咱谁也别动,更不能出声,猫好自己,别让老雕看到咱们,等他们干完再说。”

却说此时半张煎饼大的月亮正爬上树梢,照的山里一片惨白,远处的森林更显出了黑幽幽的可怕。林凤玉看到半拉子有些发抖,就把他拉到自己的身边。不让他看,小半拉子侧过头看到此时的大黑雕与大蟒蛇斗得正狠。

此处的地形是三间房屋般大小的兀石,正朝南的方向有处翘檐,翘檐下边是个石洞,那两条大蟒蛇就在洞内安身。

 

此时但见一只大黑雕一展斜翅俯冲下来,想用大翅膀扫击蟒蛇。没想到那蟒蛇甚是狡猾,见大雕冲来,便直挺挺地向石檐下倒去,大雕控制不住俯冲的惯力,眼看着向石垃子上撞去,慌忙间,抿翅调头,膀稍还是扫到了突出的石檐,几根雕翎悠悠晃晃地飘落下来,大雕嘎嘎地惨叫着向月亮的方向飞去。此时大白神雕冲了过来,先是围着蟒蛇藏身的石洞绕飞一圈,像是人类拳击选手的亮相造型。边飞边朝着蟒蛇的方位嘎嘎地叫着:分明是说:贼蛇,你个冷血没毛的秃贼,平白无故偷吃我族类后代,一点不讲禽兽类的和平相处的默契。今天本座神雕就要主持公道,拿命来。

边叫边掠低翅膀向蛇洞处掠来,蟒蛇翻身挺起,神雕恰到好处地向后退去,引得蟒蛇向前追去。看到蟒蛇又挺起腰身追来,神雕一个侧身回旋,先是一招飞燕抄水,离地一丈多高时,紧接一招大鹏展翅,右翅前尖正横扫蟒蛇的三角头部之下,正在蟒蛇往下倒落之际,神雕转过头来伸出带钩的喙嘴,精准地钎入蛇眼,随即拍翅升空,蟒蛇“嘶------”地一声惨叫倒下。

看到这蛇雕相斗的惨烈场面,躲在树中的林凤玉一伙人早魂飞魄散,一个个呆若木鸡,不敢动也不敢出声。小半拉子下边的喀吧裆湿了都没感觉出来。

 

而此时蛇雕的恶斗继续上演。雌蛇亲眼见到雄蛇被神雕啄死,嘶的一声张开血盆大口吐出一滩白沫向神雕扑来。此时神雕飞转一圈刚好回来,看到又来一条大蛇,虽然比前条蟒蛇略小些,但那股凶猛劲竟是平生少见。

神雕先胜了一阵,此时斗志正旺,仍用先前战法,先是引蛇出洞,然后扇起两只大翅膀搅得砂土飞扬。

此时另两只大雕也边嘎嘎地叫着边盘旋着为神雕助威。

人生的两军相斗讲究一股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鸟兽类相斗同出一理。

据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描述,那白色的神雕几百年前就已修练得通了人性,此时那雕引得雌蟒蛇离开洞口,来到一片开阔之地,在月光下,猫在林中的几人更能看清空中白影翻飞,黑光闪铄,雕叫嘎嘎清脆,蛇喘噗噗嘶鸣。最后只听蟒蛇一声撕裂的惨叫,整个身子向上长长地窜起一丈多高然后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原来是神雕这次在蟒蛇又一次挺直身子扑来之际,一招飞爪抓兔,用钢钳般的铁爪抓住了三角蛇头,边升空边用力把蛇头捏碎然后摔下。

又嘎嘎地边叫着沿着拼斗过的场地飞绕一圈,然后向东南方向飞去,另两只花雕也随之飞去。

不知过了多久,这几个人才惊醒过来。林凤玉招呼大家赶紧收拾东西回家,这老雕说不定还得回来找那鸟蛋的。

事情过去八十多年了,现在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想当年东北的大片原始森林中就确实有那种像牛犊子大小的白色神雕。

王凤山一直相信这点,他相信他舅爷讲的故事是亲身经历。

 

 后记:媒体报道:2010年7月末,黑龙江省穆棱市两名村民吴永田和扬海军为治痔疮吃掉一只金雕幼鸟。此后二人频遭金雕报复,头部均被抓伤,缝数十针。吴永田不堪骚扰最终搬离村庄。

而扬海军还在继续遭受金雕的报复袭击。

2010年7月28日,吴永田和杨海军到村南山的石头砬子安装沾网捕鸟,发现了半山腰一个树杈子上有个大鸟窝,吴永田就爬了上去,抓到一只金雕的幼鸟。“当时有一只金雕飞过来了,扬海军就赶紧走了,吴永田抱着幼鸟也赶紧往回跑,那个金雕就一直追他,正好同村的一个人开了个农用车过来,他就赶紧上去了,扬海军因为还有事,就没跟着回村里。”杨海军说,吴永田把幼鸟带回家后先养了几天,没想到幼鸟一直不吃不喝,没过4天就死了。于是两人就把幼鸟炸熟吃掉了。万万没想到的是,两人的痔疮没治好不说,还遭到了金雕疯狂的报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金雕三次向吴永田发起攻击,一次比一次凶狠。当吴永田搬走以后,金雕又发起了对杨海军的攻击。“真是遭到报应了!”杨海军懊悔不已。

当年于占成他们掏老雕蛋要是让大雕发现,他们这伙人的后果,真的不敢去想了。

 

2018年12月5日  

[下一篇] 韩湘印帘《韩氏成语新编》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