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记住乡愁 > 永恒的纪念——《“人情砖”“人情果”》发表40周年文章选(之二)
永恒的纪念——《“人情砖”“人情果”》发表40周年文章选(之二)
作者:韩中清

撰文:韩中清  校对:付凤云

 接着《农民日报》对《“人情砖”》进行跟踪报道。《来信在青县引起强烈反响》是上伍砖厂写给报社的第二封来信。来信说:见报当天,青县上下反响强烈。上伍乡党委召开紧急会议,责令买“人情砖”的人立即缴清少付的砖款,并向县委作出深刻检查。县委8月22日上午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县100座砖厂普遍清查“人情砖”的名单。此刻,干部害怕了,他们把报纸藏起来,怕在众人面前丢脸。群众却将报社寄来的报纸贴在大街上,大伙围了一层又一层,越看越高兴!不认字的也挤上去要求别人给念出来,“让俺们也听听。”……

     据悉,时任省委书记邢崇智看到报纸后,对此事十分重视,他打电话督促青县县委立即查处。9月23日,县委调查一行4人专程来上伍乡调查村干部出售“人情砖”和其他经济问题。现已查明,出售“人情砖”的数量是170万块,大大超过报纸刊登的数字。“200万块红砖下落不明”案件正在继续调查。

1985年10月12日《农民日报》二版,刊登了上伍乡党委关于《买“人情砖”的乡干部已退清欠款》的文章。

编辑同志:贵报8月17日发表的《出售“人情砖”,苦了制砖人》的群众来信,反映了我乡上伍村出售“人情砖”一事,经乡党委核对,问题基本属实。

这封群众来信批评得好。触及到了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的症结,是基组织在整党前未整先改的重要内容。乡党委召开了乡、村干部会议,用这个典型对全乡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党风党纪教育,并组织力量对乡镇企业中的不正之风进行大检查,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上伍村党支部优亲厚友出售“人情砖”,已向乡党委做了深刻检查,并准备收回欠款。买“人情砖”的乡干部,已向县委做了检查,并退清2100多元欠款。县干部买“人情砖”的问题,县有关部门正在解决。

中共上伍乡委员会(署名)

1985年10月12日《农民日报》二版,在发表上伍乡委员会回复的同时,配发评论《“人情”与党风》。

评论说,上伍村干部优亲厚友、廉价售砖,拿农民的劳动成果做“人情”,诚如读者来信所说“苦了制砖人”(见本报8月17日第三版)。一个村办的窑厂能有多厚的底?哪块砖里没有农民的汗水?县、乡干部来捞油水,跟村干部沾亲带故的也要占便宜。村干部们竞不惜牺牲劳动利益去迎奉上司,“造福”于至爱亲朋,数月之间,百万块砖不翼而飞。在这里,“人情”大过天,原则抛一边;讲了“人情”,苦了农民,也坏了党风。循私讲“人情”与党风是不能共容的,正是因为如此,来信见报后许多读者强烈要求查处这种侵犯农民切身利益的行为。现象从省到县、乡,各级都予以重视。青县县委抓住典型,在全县开展“人情砖”大清查,上伍乡追缴欠砖款也已见诸行动,农民利益有人维护,党风不正有人查处,堵了私门,立了公道,终于受到群众欢迎。公生明,廉生威。各地党组织对于存在的不正之风,倘若都能从实掀起,农村干部从此“官不私亲”,不再惑于“人情”,于端正党风定将大有促进。

据知者介绍,在《农民日报》的督导下,青县近百座砖窑开展了轰轰烈烈地清查“人情砖”,若干干部到处开假发票,证明自己盖房用砖是花了钱的,与检查组玩起了“捉迷藏”。尽管这样,仍然查出欠款2000多万元,全部上交县财政。

这天上午,县委褚书记私下对我说:群众反映的事你别管了,第一个转干部的就是你,在县委好好干吧,你年轻有为啊。”“书记,群众反映的事儿并不算特别大,只要县委说句话,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县委不管,我就得管。

[下一篇] 永恒的纪念——《“人情砖”“人情果”》发表40周年文章选(之一)

[上一篇] 永恒的纪念——《“人情砖”“人情果”》发表40周年文章选(之三)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