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地雷战 地道战 敌后武工队 雁翎队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是吴立人同志生前最珍爱的文字。他不仅以此深深缅怀为新中国诞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战友,还以此自省自勉,时常对身边的青年人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深刻含义……。
观其吴立人同志的一生,他青少年时期就怀揣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忠实与热爱,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建设繁荣、富强新中国崇高事业的无私、无畏与挚着追求,他终身为此奋斗到了最后一息。他无愧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日子里,追往抚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论在夺取红色政权的艰苦卓绝的地下工作和血与火的武装斗争中,无论在追求民族解放、面对随时可能牺牲的白色恐怖岁月,无论在最后夺取全国解放的黎明前黑夜的守盼,无论在石家庄红色政权诞生和全国解放,建设繁荣富強的新中国的岁月里,吴立人都永保着“人民儿子”的本色,他热爱人民、忠于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践行了自己“生之不愈、死亦无悔”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一、土地革命时期,用生命播下火种的共产党人
1、吴立人同志从学生时代起就积极投身革命。积极加入左联、反帝大同盟等进步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7月,吴立人15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在第27班学习。由学生党员于运昌介绍参加了保定地下党领导的赤色学生组织——左联。1931年3月至9月,中共党员冷楚(曾用名朱子贞、陈杰斯等)在育德中学任教期间介绍吴立人加入了左联和反帝大同盟。1931年7月由保定二师共产党员刘光宗介绍吴立人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共产党党员。《中共保定党史》记载,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大批共产党组织遭到破坏,党员被无辜杀害,“九·一八”事变后,党团合并,中共北方局派李培淮来保定恢复党团组织。
2、组织学运,罢免贪污腐败的县教育局长张考槐,释放被抓捕的进步的学生
1931年8月,吴立人受刘光宗的派遣,回行唐县秘密策划,组织并发动了罢免抓捕进步学生、贪污腐败的教育局长张考槐的学生运动,后发展到要求罢免反动的国民党县长王易门的斗争,取得了释放全部被抓学生的胜利,并有力的支持了保定、石门等地的学运。事后吴立人和宋殿杰(现名宋弘芝原任江西省井冈山地委党校书记)一同被捕入狱。后经其父托县商会保释,返回育德中学。
3、声援保定二师学潮,被校方开除
1932年7月,吴立人的入党介绍人刘光宗、曹金月等(均为保属特委委员)遵照中共河北省委指示,领导了反对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不抗日的“七·六”学潮。吴立人随中共保属特委李之道领导的保定地区十多所大中学校,发动了声援保定二师学潮斗争。刘光宗在学潮中被国民党逮捕,后因叛徒供出,刘光宗是高蠡暴动的策划者和领导人之一,9月12日凌晨,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保定西门外刑场,刘光宗大义凛然、英勇就义时年仅23岁。刘光宗是吴立人的革命启蒙人和领路人,也是吴立人一生之中最敬佩的革命英烈。之后吴立人也被校方开除。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地笼罩着白色恐怖,特别是在北方党的中心腹地保定地区,党员都以单线联系的方式转入地下。吴立人曾用过吴一民、吴国芳、王爽秋、王韶秋、王韵秋等若干个名字做掩护,有些名字至今仍不知晓。
4、参加高蠡暴动,接受革命暴风雨的洗礼
当时中共在王明“左”倾冒进主义的领导下,发动了一系列革命暴动,当鲜血染红大地时,带之而来的是共产党人的觉悟和民众的奋起。吴立人也参加或组织或领导了其中的暴动。
1932年8月,吴立人作为时任共青团保属特委书记白坚的助手,与保定20名党团骨干,参加了中共保属特委湘农、黎亚克领导的高、蠡暴动,吴立人负责宣传工作,夜晚贴标语,白天做群众工作,战斗打响后,由于敌众我寡,突围中,蔡书林,宋洛曙等17人先后壮烈牺牲,19人在作战中被捕,其中18人英勇就义。暴动持续了5天后终于失败。敌人疯狂反扑,对参加暴动者残酷镇压,实行恐怖政策,高蠡两县的党组织陷入瘫痪状态,保属特委也遭到破坏。在这次暴动中,吴立人结识了李子逊、王凤斋等共产党员,抗战时期,吴立人任九分区地委书记兼政委时,与时任司令员的王凤斋同志共同领导九分区党政军民,又一次成为亲密战友,在九分区抗战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永载史册。
5、参加东北义勇军,促成韩云浦联共抗日
1932年9、10月,吴立人根据中共河北省委、保定特委关于争取团结郑桂林部师长韩云浦的指示,对韩云浦做了大量工作,使这支东北义勇军抗日不反共,成为共产党的朋友和友军。
6、参与领导水泉暴动(团山暴动)
1933年2月,吴立人受上级委派,秘密返回家乡行唐县,住在水泉村堡垒户王唤、张洛荣家,找到水泉村支部书记张金福,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在水泉周围十几个村庄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3月,与行唐县委书记孙来恒等领导了水泉暴动。起义队伍与敌人激战数日后,因众寡悬殊,武器、粮食殆尽而失败。国民党反动势力对这一带党员群众进行了疯狂报复,大肆抓捕共产党员,河北团省委书记吴正廷在石门被捕后即叛变。中共直中特委书记李耕田自首变节,中共直中特委遭到严重破坏。正定、藁城、元氏、井陉、赵县、新乐、束鹿、正丰煤矿等地党组织负责人连续被抓捕、被通缉。行唐、石门党组织遭到重大破坏。吴立人受国民党通缉,遂与敌人周旋、遂辗转于保定西部地区农村,継续开展地下斗争。
7、1933年4月,吴立人任中共保属特委委员
年初,河北省委代行保属特委职权,随后恢复与定县中心县委和保定东乡、容城、完县,满城,涿县、博野,蠡县、高阳、饶阳,安平,深泽及肃河特区等县、区党组织的联系。4月,吴立人任保属特委委员,分管领导保定西南地区工作。后保属特委屡遭敌人破坏,特别是1933年底到1934年春,由于保属特委委员范克敏叛变,该特委处境危险。是年夏,特委书记贝中选回原籍巨鹿不归,其他特委成员多数被迫出走,陆治国、侯玉田、吴立人以陆治国家为秘密联络站,在安平县一带宣传、组织、发动、领导民众继续开展对敌斗争。
8、恢复党组织关系
1934年5月吴立人与陆治国、侯玉田商议,决定分别到北平、天津寻找党的组织。吴立人于同年秋考入蔡元培创办的私立华北大学。一边读书,一边以学生身份作掩护,积极寻找党组织。
1935年5月吴立人参加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黄河水灾赈济会,北平学联等学运组织,任自卫会西安门地区负责人。与黄敬、彭涛、姚依林、周小舟等学运领导人一起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与北平市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冷楚和彭涛等取得得联系。
9月,吴立人同志找到河北省委书记高文华,在北平新平胡同新平饭店,由省委书记高文华和省委组织部马国瑞同志恢复了党组织关系。在肖冰(胡振渭夫人)著《怀念胡振渭教授》一书和哈军工教授胡振渭、河北省委书记刘秉彦回忆在育德中学的生活时都提到:与地下共产党员吴立人在校时同寝室,同课堂,同一食堂就餐,多年相处,受到地下党员吴立人革命思想的影响。
王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在1985年《党史通讯》第6期《党领导一二·九运动和“民先”工作之部分史料及其初析》一文写道:当时担任北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第一任总队长的敖白枫(现名高锦明)同志说他是通过老党员吴立人秘密与中共北平学联党团领导核心负责人彭涛取得联系的。之后敖即参加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党团的工作,也即从此时转为中共党员。
9、恢复中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衡水等数县地方党组织的工作
吴立人作为彭涛同志联络员,参加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任二团宣传队长,负责联络失散在各地的党团员。南下扩大宣传团到达保定后,吴立人与中共保属特委取得联系。中共保属特委书记李菁玉恢复了吴立人保属特委委员工作,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恢复深(县)、武(武强、武邑)、饶(阳)、安(平)等数县地方党组织。后由中共平汉线省委调吴立人任直南特委宣传部长。吴立人同志的足迹踏遍了整个直南地区。1936年1月,吴立人在安平恢复了中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组建“衡(水)武(武强、武邑)工委”。大量发展党员,大力发展地方抗日自卫队。后队伍经过整编统一归属黄敬、吕正操、孟庆山、程子华领导。
2012年1月,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为《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写了序言,该书介绍了吴立人36年1月在安平县恢复中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情况。《中共衡水党史资料》第14页载:“弓仲韬于35年底受地下党吴立人领导,与女儿弓乃如恢复了安平、饶阳党的组织”。在土地革命时期,吴立人与弓家的革命友谊,被孙犁写在《种谷的人》一文中,发表在48年的《晋察冀日报》。原河北省政协副主席严镜波在《我的一百年》中,回忆了吴立人在35年4月领导县委书记焦守建、组织部长严镜波恢复饶阳县党组织的情况。
这些地方党组织的恢复与武装斗争的发展为今后的抗日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抗战期间冀中军区根据地的建设和打击日寇建立了坚强的堡垒。这些党支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被誉为“对敌斗争的模范党支部”。“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八年抗战,为民族独立而英勇奋斗
1、转战太行山,组建冀西第一支游击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吴立人时任中共直(河北)南(河南北部)特委宣传部长。10月刘邓129师挺进冀南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吴立人在129师政治部主任宋任穷、老领导冀豫晋省委书记李菁玉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协助杨秀峰开拓冀西根据地,主要是在冀西宣传抗日、培训干部、组织游击队和开创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很快冀西民训处、冀西抗日游击队、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队相継成立,为迅速创建冀南、冀西抗日根据地打了下基础。
1937年石家庄失陷前夕,吴立人随省委机关在井陉与杨秀峰的冀西民训处合署办公,担任冀西民训处委员会宣传委员、游击队大队政委,高(邑)元(氏)赞(皇)工作团团长,以12条枪起家,建立了冀西第一支游击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组织抗日武装、建立县、区、村的抗日政权。组建冀游东进支队、北上先遣支队,向一二九师输送大量兵力,吴立人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召集三种势力、四个方面的“黑水河会谈”,为敌后抗日根据地取得话语权起了重要作用。
2、为适应抗战需要,创办军政学院
抗战初期,根据中央指示,129师主要领导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高度重视抗战前线及根据地培训干部的工作。抗战初期,吴立人连续两次办抗战学院,为夺取抗战胜利,培训了大批军事、政治、财经、文教、行政等方面的人才。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1938年2月,时仼冀南特委宣传部长,在冀南、冀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吴立人同志协助杨秀峰在冀西成立了以杨秀峰为校长、吴砚农为副校长的冀西抗日军政干部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吴立人多次协助杨秀峰请129师政治部主任宋任穷同志派师团干部讲课,同时也为129师与抗战前线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军政人才。1938年6月,聂荣臻、黄敬、吕正操、程子华邀请杨秀峰来冀中办抗战学院。经北方局批准吴立人协助杨秀峰创建“河北抗战学院”。任学院总支副书记、副教导主任,军政院教导主任、党总支书记、冀中四特委委员。
3、魂系九分区军民,开创地道战、地雷战,组建敌后武工队、雁翎队,八年抗战从未离开冀中人民
1939年-1943年,吴立人同志先后任中共冀中四地委组织部长、九地委书记、第九军分区政委等职。
在冀中史称抗日战争最残酷的九分区,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那里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在“五·一”大扫荡也是最残酷的三年时期,地委书记兼九分区政委吴立人始终与冀中人民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1940年8月到10月,吴立人、李天焕在平汉线路东,帅荣、孙然在平汉线路西共同领导九分区军民参加了“百团大战”。同时,还派出自卫队员去“路西”参加扒铁路、破公路、割电线等活动,支援“百团大战”。
酷的环境中,吴立人同志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开创地道斗争,推动地洞向地道、地道战,与地雷战结合的转变。多次召开会议布署开展地道斗争。1941年春天,吴立人在冀中九分区任地委书记兼政委时最早创办了开展地道和地雷爆破的学习培训班,并为学员油印了地道和地雷爆破的两个指导手册。中国新闻网2015年7月30日报道了1941年5月1日吴立人主持编写的这本八路军“地雷战宝典”。 法制晚报记者崔毅飞、吴娟文中写到:“一本抗战时期八路军编印的作战手册——《爆炸之研究》,书名旁印着“吴立人”三字。上面详细介绍了地雷、炸弹的制作原理、埋设方式等,可谓是一本地雷战“宝典” 。 现珍藏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方表示,这件藏品在抗战馆众多文物当中“并非分量最重,却是独一无二”。冀中九分区大事记第76页记录:“1943年6月,冀中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上,推广了九分区等地开展地道斗争的好经验,这也是冀中军区、党委对吴立人在九分区开展和推广地道斗争和通过反扫荡使冀中抗日根据地得到发展壮大的肯定。到1943年底,冀中九分区各县出现了能藏、能走和能打的地道了。
被百姓津津称道的“敌后武工队”就是由九分区最早创立的。1940年时,九分区决定从直属部队中抽调18团、24团、33团连排干部中的神枪手,成立特别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同年8月武工队即在保定一带神出鬼没地消灭敌人,威震冀中平原。1942年9月,聂荣臻在平山县寨北村召开晋察冀党政军干部会上进一步提出“到敌人后方之后方去”的指示。九分区根据平山会议精神,进一步总结组织武工队的经验,于1942年10月在冀西完县贾各庄成立了“冀中第九军分区敌后武装工作队”,并明确了组织编制、工作任务和斗争手段。
白洋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巩固是在1938年到1940年期间。安新县白洋淀属冀中区九分区领导。日寇占领冀中后,便出动战车队、飞机,坦克疯狂屠杀白洋淀人民。白洋的局势,引起了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吴立人同志的重视。吴立人同志在博野县连子口主持召开了县级干部会议,分析了敌情,指派县委书记侯卓夫、县长魏明同志回安新县开展工作,同时派十八团第三营和二十四团等武装部队帮助白洋淀人民重建和巩固抗日根据地,成立雁翎队。雁翎队在九分区的领导下,充分利用淀泊的地形地物,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开展水上游击战,伏击、袭击水区的日伪军,捉拿汉奸,配合了主力作战,屡建水上奇功。著名军旅摄影家石少华同志六进白洋淀,将拍摄的许多雁翎队的精彩照片,发表在《晋察冀日报》、《解放日报》等。著名作家王林、孙犁、梁斌、李英儒、冯志、徐光耀根据九分区的真实故事,写出了“红旗谱”、“抗战日记”、“腹地”、“幽僻的陈庄”、“野火春风斗古城”、“荷花淀”、“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嗄”等许多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面对日寇的疯狂大扫荡,吴立人同志于1940年7月开始在九分区组织建立了若干个地下交通站。构筑了坚固的地下和地上堡垒。所谓地下堡垒是指能藏、能打、能防又能走的地下洞;地上堡垒是指堡垒户那种有坚强革命意志、遇敌沉着,在敌人面前至死不暴露秘密的好房东。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堡垒体系。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堡垒体系,在任何复杂恶劣的环境中,九地委的交通联系从未中断过。地委书记吴立人根据自己多年地下工作经验,亲自部署。1942年夏,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吴立人和敌工部长陈鹏在安新县的白洋淀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派李英儒同志万无一失,秘密潜入保定,指示李英儒通过社会关系打入城内,做好内线工作。出发前,吴立人同志特别指示李英儒:“此次任务,既要保存力量掩护干部,也要通过关系打通冀中去铁路西的道路。并反复叮嘱一些重要工作事项。
由于九军分区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缜密严谨的地下交通工作,1942年6月初至9月末,在日冠“五一”大扫荡最残酷的时期,冀中九分区的党政军民机关,部分主力部队和军区的部分人员,陆续集中到白洋淀的大马庄,梁庄、田庄、邸庄、臧庄一带,人们风趣地称九分区在白洋淀的驻地为“东方莫斯科”。九分区和地委还可利用分布在隐蔽处的无线电通信抄收延安新华社播发的新闻等。
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对吴立人抗战任冀中九分区政委和地委书记时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迟浩田说:“吴立人同志坚持八年抗战,是名符其实的抗日英雄。吴立人同志在冀中抗战史中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当年冀中九分区政委吴立人同志非常出名,在对日作战中英勇顽强,如开展白洋淀斗争,地道战,青纱帐,武工队、地雷战等”。孙毅将军也曾说过:“吴立人同志在冀中坚持八年抗战,与冀中人民同生死,共患难,深受冀中百姓的尊敬与热爱”。开国中将王紫峰说吴立人是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摘自王紫峰1944年8月20日写的日记)。
中共中央对吴立人的结论指出:“在残酷的五一大扫荡的日子里带领群众进行游击战、地道战。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43年到1945年,吴立人同志还担任了中共晋察冀分局党校任秘书长,协助彭真、林铁、李葆华、胡锡奎等校领导为培训党和军队高级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直至日本投降。
1946年6月吴立人调任冀中区党委秘书长。
三、呕心沥血,投身新中国建设
中共中央对吴立人同志的结论指出:“解放战争时期,吴立人同志兢兢业业为党工作,积极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组织群众发展生产,为支援平津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
石家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攻坚战夺取的新中国的第一个城市。吴立人同志于1948年6月,与刘秀峰一起受中共中央华北局任命,调入石家庄市委任职。历任市委秘书长、市委第一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兼团市委书记、兼石家庄日报社社长、兼市财经委副主任等职。
早在石家庄解放初期,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后,根据会议精神和刘少奇的指示,1949年4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召开石家庄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及代表选举办法的决定》,市、区及各群众团体分别成立选举委员会和选举分会,负责选举产生人民代表。4月5日至5月1日,在全市进行了普遍选举,共选出人民代表130名。为了调动社会各阶层和各方面特别是工商业者的积极性,市政府又决定增聘社会各方面的代表30名,代表人数增加到160名。6月,经市政府政务会议决定,成立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筹备处。7月8日,市委决定由刘秀峰、吴立人等9人组成大会临时党组,领导大会的筹备工作。在石家庄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由吴立人致开幕词(见当天石家庄日报图片)。石家庄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吴立人全身心的投入石家庄的各项建设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石家庄第一次人代会以无记名投票和差额选举的方式,进行了隆重而有序的选举,选出25名政府委员,组成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开创了新中国民主选举的先河。
随着整个华北及全中国的解放,1949年9月,吴立人同志又率工作团来到归绥市(呼和浩特市),全面接管了新中国第一个和平解放的城市。1950年1月,经毛泽东批准,任命吴立人为中共归绥市委书记兼市长、市警备区政委。1951年7月25日中央仼命吴立人任处置委员会副主任、绥远省财经委副主任,协助省委书记苏益谦抓国民经济的恢复、重建工作。1953年1月,吴立人协助赵尔陆组建二机部的工作,任二机部华北办事处主任。1954年,任二机七局局长。
四、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并于1956年11月任命吴立人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党委书记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国家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十一五”以来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14项、部省级奖励181项,发表论文(专著)31000余篇(部),申请专利4500余项。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41个。学校现有校园6000亩土地,教职工和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余人,教授445人。先后有15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学校任教。六十年来,这所大学为国家培养输送了电子方面尖端人才达18万人之多,为国家电子科技工业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立人同志被誉为中国电子科技教育的奠基人。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延安抗大校训,是吴立人贯彻毛泽东办教育的思想之源,也是吴立人创办成电学院所秉承的基本精神。吴立人创立并实践了共和国也是共产党办的第一所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电子科技大学。把延安抗大精神融入现代教育,使其发扬光大,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实践“立人、厚德、理想、践行”的教学宗旨,这也是吴立人同志历来办教育的思想。
1958年,因在反右派运动中吴立人为保护学校教授、学生,拍案奋起、仗义直言,被定为极右严重错误,连遭贬谪,受到撤职降级的错误处理,身心遭受严重摧残。1979年9月17日这位中国人民的好儿子病逝于北京。
乌兰夫、吴德、聂荣臻、李井泉、薄一波、姚依林、刘澜涛、刘子厚、江一真、杨成武、萧克、杨秀峰、周扬、程子华、呂正操、罗玉川、李保华、郑天翔、成彷武、林铁、马国瑞、吴庆彤、康永和、张秀山、贾庭三、王纯、陈鹏、范儒生、郭春原、杨植林、肖剑光、刘杰、张珍、苏德宝、旷伏兆、韩伟、帅荣、王紫峰、劉达、贾震、匡亚明、谢立惠、刘寅、李奇、刘德本等,中共河北省委等送了花圈。
吴德、姚依林、刘澜涛、杨成武、萧克、李昌、周扬、杨秀峰、罗玉川、李保华、郑天翔、崔月黎、张珍、成彷吾、杨献珍、吴庆彤、王炳乾、康永和、张秀山、王纯、陈鹏、韩伟、旷伏兆、郭春原、肖剑光、劉达、谢立恵、李瑞、劉德本、刘子厚、江一真等五百余人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挽联写着:
高天悲泣冀中母亲痛失子革命红星殒兮笑语音容才智一代英杰赴中华
瀚海澎湃乡亲战友欲断肠人民之子殒兮忠诚坚定律已无愧祖国慰平生
横批:吴立人同志永垂不朽
中共中央对吴立人同志的结论指出:“吴立人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吴立人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坚持真理,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勤勤恳恳,雷厉风行,认真负责。他为党、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献出了毕生精力。吴立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吴立人同志一生多年从事党的教育工作,在为党培养干部上做出重大贡献。”吴立人生前长期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去世后经胡耀邦、宋仼穷同志过问,才得到彻底纠正。经中共中央决定:吴立人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骨灰复盖中国共产党党旗,安放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石家庄人代会选票
[上一篇] 丰宁草原
[上一篇] 浞河秋色【摄影/风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