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可玩的东西很多,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打“皮牛儿”。
“皮牛儿”就是书本上所说的“陀螺”。“皮牛儿”是老家一带对陀螺的俗称。
中国早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类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个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就为赢家。这是当时嫔妃宫女用来打发深宫内无聊时光的贵族游戏。“陀螺”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的记载。至于陀螺究竟是不是由“千千”演变而来,那就不可考了。但明朝时陀螺已成为儿童的玩具,而不是宫女角胜之戏了。根据记载,当时陀螺是木制的,实心而无柄,用绳子绕好了,一抛一抽,陀螺便在地上无声地旋转。当它缓慢下来时,再用绳子鞭它,给它加速,便可转个不停。这种玩法传了两三百年,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这样的玩法。
年少时,一到冬天,穿衣服薄的会冻的周身发抖。打“皮牛儿”不仅可以热身,还有许多兴趣可言。在师兄们的指导下,找到一根胳膊粗的圆木棒,用镰刀削尖,呈一个锥形,上端留下5公分左右的圆柱体处做一记号,用锯子从记号处锯下来,在下端的尖部钉上一个钢珠,一个简易的“皮牛儿”就做成了。
玩的时候,用一个皮鞭缠绕在“皮牛儿”的圆柱体上,从稍部开始,直到缠绕到鞭子根部。玩的人蹲在地上猛地一抽皮鞭,那“皮牛儿”就会飞快地旋转,完全是随心所欲。当“皮牛儿”旋转即将慢下来时,再用鞭子用力沿着“皮牛儿”旋转的方向抽打,立刻又会飞速旋转。玩起来非常很诱人,更小的伙伴们总想跃跃欲试,但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抽打“皮牛儿”的人时间不大就会浑身发热,摘帽脱袄,汗流浃背。
打“皮牛儿”真是一项即热身又有趣的活动。
有时候为了增加乐趣,在“皮牛儿”的顶端用彩笔涂上一点简单的图案,甚至寥寥数笔,那“皮牛儿”旋转起来就会多姿多彩,色彩斑斓。一个简单的十字,转动起来就会变成一个美丽的圆圈,引来许多路人顿足观看。我们玩起来经常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忘记了上学。为此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骂。
打“皮牛儿”还有二人对打或者多人抽打一个“皮牛儿”。玩起来也是妙趣横生,“皮牛儿”在你我之间来回的奔跑,听到的只是那皮鞭的“咣、咣”的响声和“皮牛儿”那“嗡嗡、嗡嗡”的旋转声。还有一种玩法就是一人抽打一支“皮牛儿”,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的“皮牛儿”在高速运转的同时相互碰撞,往往会把较慢的一支“皮牛儿”撞得东倒西歪,最后落荒而逃。手持皮鞭的人往往可以主宰着“皮牛儿”的位置与方位。即将倒下的“皮牛儿”适时的给上一鞭子,会把它挽救回来,甚至可以东山再起,与原来的“皮牛儿”撞个你死我活。有时候眼看着自己的“皮牛儿”马上覆灭,开始倾倒了,只要抓紧时机,用力给上一鞭子立刻站的挺直,耀武扬威的。
打“皮牛儿”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那次我抽打着“皮牛儿”,用力过猛,那皮鞭子的稍部正好打在附近一个孩子的脸上,顿时鲜血直流,脸上血肉模糊。几个月后,脸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了。好在一群孩子们“好了伤疤忘了疼”,用不了多久就会又在一起玩耍。
打“皮牛儿”打的是一种运动,驱散了寒意,带来无限的乐趣,也会增加朋友间的友谊。打“皮牛儿”是儿时常见的一种竞技,提高了比赛水平,玩出了不少新的花样。每每忆起总能让人回味无穷。
20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