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一个邯郸作家眼中的邯郸史
一个邯郸作家眼中的邯郸史
作者:马计斌

          

 

作者简介:马计斌,男,中共党员,教授。现任邯郸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硕士生导师。世界中华文化研究会名誉主席、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副会长、世界马氏文化资料中心执行主任、邯郸马氏联谊会首席顾问、邯郸市荀子研究会首席顾问、邯郸市社科联副主席、邯郸市毛泽东思想学会会长。

 

                                                                             ——《我的邯郸我的史》序

 
    邯郸,一座三千多年不改其名、不挪其地的古老城池,历史罕见。说邯郸有历史,应该举世公认;说邯郸有文化,也毋庸置疑。邯郸历史很悠久,磁山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邯郸历史很厚重,一部先秦史如果抛开邯郸,恐怕无法叙说;至于邯郸的文化,一篇文章抑或一部著作,如果离开邯郸成语,恐怕难成其章,难为佳作。您即将打开的这部关于邯郸的书就是现成的例证,她说的不仅是邯郸的历史文化,其中的邯郸成语同样俯拾即是,信手拈来。更多的权威说法还有,邯郸有十大文化脉系,是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中国散文之城,等等。可以这么说,中华文明有多悠久,邯郸的历史文化就有多悠久,邯郸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史。研究邯郸,也可以说是在研究中国。
    古往今来但凡有识之士,均把目光聚焦于这片历史文化厚土。古有司马迁、班固、陈寿、刘劭等历史大家,近有王国维、张维华、翦伯赞、郭沫若等文化巨匠,都曾对邯郸倾注过心血,发表过真知灼见。当代研究书写邯郸的学者更是层出不穷,无论在学界还是民间,研究邯郸历史文化已是一门显学,甚至有人正在为建设“邯郸学”这一学科不懈努力。当前邯郸研究的各种成果及著述,已是百花绽放,呈现一派喜人局面。
    就我们学校而言,研究与传承邯郸历史文化,一直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与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多年努力发展,这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是学校当前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单学校专门进行邯郸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机构就有荀子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太极文化学院、荀子与赵文化研究中心等,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学术重地。这里聚集着一批为此孜孜以求的学者,已成长为邯郸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的一支重要力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走在了同行前列。学校先后开展了赵文化、太行山文书、荀子及北朝邺城等专题研究,学报已形成“赵文化研究、学术名家访谈、荀子研究”为主的“一古一今一世界”研究格局,“赵文化研究”经多年努力已成为学报品牌,入选教育部名栏,得到国家政策扶持。仅今年以来就召开了“元代夏汉文合璧墓志铭研讨会”“邯郸学院馆藏太行山文书学术研讨会”“荀子研究的回顾与新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国际论坛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学校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影响力日益扩大,局面可喜,令人鼓舞!
    今读到李延军老师这部即将付梓的新著《我的邯郸我的史》,更是由衷地感到欣慰!这不仅是作者多年研究邯郸历史文化的又一部力作,也是学校在地方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丰硕成果。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邯郸研究著作,其激情饱满,文采飞扬,一改以往那种单调枯燥的说理式论文腔,引进某些后现代主义研究手法,以崭新独特的人文视角,个性化的大散文笔法,为我们生动解读了邯郸历史上一个个闻名遐迩的人物、一件件扣人心弦的事件。全书史实与史识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思想与艺术并举,历史性与文学性相映成趣,交相辉映,大开大合,时而如大江东去,气势磅礴;时而似喁喁细语,温婉细腻,令人爱不释手。正如作者所说的:“为历史插上思想与艺术的双翼”,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这样的历史研究与讲述,另辟蹊径,耳目一新,把历史文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天地,是学术研究向应用模式转向的一次有益尝试与探索。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只有让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借助思想的高度,艺术的魅力,走出庙堂书斋,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历史文化饕餮盛宴,才能行远布广,走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受众。这对历史文化继承、传播与普及,意义重大。《史记》能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是因其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读这样的历史著作,不仅是在读历史,学文化,也是在读现实,读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读作者的历史思索与人文情怀。历史与学术由此变得生动有趣,有血有肉,平易近人,与我们息息相关。这样的历史阅读终将成为我们阅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李延军作为邯郸本土作家,挚爱邯郸,自觉自愿研究邯郸,沉浸其中多年,不为外界诱惑所动,笔耕不辍,著述颇丰。这是一位邯郸赤子发自内心的朴素历史情怀。读眼前这样一位邯郸作家眼中的邯郸历史,您感到的不仅是亲切,更会感到全书涌动着的那腔燕赵情怀与慷慨气势,不自觉地被其感染,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遍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这是伟人毛泽东眼中的历史,火焰翻滚,铜铁铮鸣,气吞山河。延军眼中的历史处处散发着邯郸的味道,重点着眼于四个关键字:“梦”、“马”和“梅”,以及把这三个字贯穿在一起的“寻”。这是一位本土邯郸人眼中的邯郸史,是一直行走在邯郸道上的延军,用以解读邯郸这部史书与众不同的文眼与钥匙。

    如今,在这个争相说梦的时代,邯郸人说梦的历史更长。一座黄粱古观就足以令那些争相说梦的人相形见绌,邯郸人的梦中有女娲补天造人梦,赵简子钧天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梦,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谐梦,王莽和王朗帝王梦……生于斯,长于斯的延军,行走于前辈的同一条邯郸道上,却诉说着心中一个别样的邯郸梦,其中不乏长安梦,洛阳梦,沈既济的唐朝梦,卢生的荣华富贵梦,马丁·路德·金的自由平等梦,更有他自己心中萦绕的那枕民主科学梦。
    这一连串的梦,层层递进,梦梦交融,不同寻常,引人思索,为我们解读出一个另一种意义上的别样黄粱梦。这正是邯郸历史赠予我们邯郸人的智慧与启迪。这与时下都在津津乐道的中国梦,有异曲同工之妙。行吟在邯郸道上的延军,寻寻觅觅,梦中有被人诟病的赵括,令人叹息的李牧,另一种面孔的蔺相如,易老也难封的廉颇,翩翩浊世佳公子赵胜,被人忘却的郭开,戏剧化了的赵氏孤儿……梦中的君子坦坦,小人戚戚,有赵王城沧海桑田的春秋沉浮,赵王陵金戈铁马的历史空谷回音,历史与现实在一场场春秋大梦中不时碰撞出人生的感叹,思想的火花……这些早已被历史脸谱化过无数次的一个个经典,被作者的现代目光、生花妙笔一一解构消解,呈现出一个个老脸谱的历史新面孔、新气象。这样的历史文化之梦,微言大义,时时警醒激活着沉睡于历史深处的思想智慧,正如作者胸中的五月季风,拂过邯郸古老大地,令人如大梦初觉,神清气爽!
    马,司空见惯,但作者显然无意于生物意义上的马,在其笔下依然是历史文化的神奇化身,有它一以贯之的独特精气神,那就是邯郸历史中昂扬振奋的龙马精神。一个个邯郸历史人物,像走马灯似的,被作者马不停蹄地一一牵将出来,纷纷亮相,邯郸成为英雄豪杰一显身手的赛马场。在作者营造的这个强大历史气场中,英雄慷慨,豪杰悲壮,马蹄声碎,胡笳呜咽,时而有扬鞭奋蹄龙啸虎吟之势,时而有人仰马翻垂首嘶鸣之声,跌宕起伏,气象巍巍!马背上的韩信,背水一战,拔旗易帜;失去胡服骑射的武灵王,英雄末路沙丘悲歌;门前容不下一辆马车的李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葫芦无口乾坤大;坦坦君子立于平原的荡荡风中,历史的大街小巷不乏负荆请罪者、奉公善战者、举刀相向者、铁肩载道者……赵简子土改革命,道出民富才能国强的空谷回响;磁州窑火千年摇曳,平凡中透着非凡,烧造的是作者那腔无尽的平民情怀……作者日夜翻检的一部部史册黄卷,并非一份冷冰冰物化了的稻粱谋差事,而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现实影像,虽不得不以王侯将相构筑其叙事架构,但其中活跃的灵与肉,却是一代代普罗大众的喜怒哀乐,以及作者那腔汹涌澎湃的悲悯人文情怀。

    周作人尝云:“鄙人读中国男人所为文,欲知其见识高下,有一捷法,即看其对佛教及女人如何说法,即已了然无遁形矣。”(《扪烛脞存》)佛教问题复杂,暂且不论,单论一个作家对女性之态度,作为鉴别一个作家思想与胸怀之高下,确为知堂洞见。书中专辟一章是为邯郸历史红颜特意留下的历史位置,冠之以“邯郸寻梅”。其篇幅不算最重,但一个“梅”字,足以度量出女性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与分量。梅花,傲雪凌霜,冷峻妩媚,是作者赋予邯郸历史红颜的美好文学意象。单一篇《邯郸寻梅》论及的邯郸历史红颜就有17位,娓娓细说的达14位之众,历史跨度从远古直至当下,均在一个“梅”字统领下低吟浅唱,纵古论今,洋洋洒洒两万余言,一气呵成。这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一个力气活,调动作者知识存量之大,花费功夫之深,可想而知。这些历史红颜,无论其深藏史书一隅,偶尔露峥嵘,还是坊间熟知,被人津津乐道,均被作者一一拂去历史尘埃与成见,为其洗心革面,见微知著,让我们一睹其历史烟云笼罩下女性作为“人”的人格尊容,显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历史面孔。这些旷世红颜,无论其灿烂绽放,还是沦落凋零,均被作者根植于历史深处一树树梅枝之上,刮目相看,慧眼打量,给予其深情呵护与无尽的悲天悯人般同情与关怀。
    恩格斯也说:“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曹雪芹正是因其对女性的理解与尊重,才成就了其不朽巨著《红楼梦》。邯郸历史上的那些红颜女子,其脸谱早已被历史描摹固化了数千年之久,泛泛而谈者不少,却很少有人设身处地进行深度触及,她们有幸在作者悲悯犀利的目光解构下,被重新审视,正本清源,其人生际遇得以同情,人格得以尊重,形象得以重塑,让历史回归其人本正宗。作者用心良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新思考和认识。这种意识在其单篇详述的赵姬、甄宓和罗敷身上,表现得更为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那些业已逝去数千年之久的燕赵佳丽,一个个有幸与作者邂逅相逢,找回了其之所以为“人”的历史尊严与花容月貌,可谓蓝颜知己,何其幸也!在作者笔下,无论“梦”“马”抑或“梅”,始终在一个“寻”字上不停着力。一直行走于邯郸道上的延军在寻觅什么?读了其中的一个个“梦”,一匹匹“马”,抑或一朵朵“腊梅”,你或许能豁然开朗,也可能依然困惑。其实这就是历史的诡谲与文学的魅力所在,答案就在无常与有无之间,游离于你我思索寻觅之中,但有了这种思考与寻觅,就是一种成功与抵达,而不在于其答案的有无与结果的确否,也就成全了作者字里行间的一次次思想洗礼,以及全书的一篇篇瑰丽华章。
   “梦”就是作者寻觅的历史起点与现实观照的彼岸;“马”就是作者对历史、对现实思索寻觅的历史逻辑与正能量;“梅”也成了作家一厢情愿极易破碎但不弃不离的美好愿景。“梦”“马”抑或“梅”,就这样在作者一连串的寻觅脚步声中,华丽的篇章之外,成就了全书的邯郸历史文化图腾,令人驻足凝眸,浮想联翩。
    在作者的苦苦寻觅之中,读者、作者与其寻觅的对象之间,就产生了一种无形的思想张力与历史紧迫感。这种张力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历史与未来之间的,也是民族与世界之间的,更是作者思想与历史困顿之间的,其历史紧迫感也由此而生,促人思索寻觅。这种或许没有正解而只有思索寻觅的张力,通过作者笔端的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不断传递给读者,令读者一路与历史同行,与作者同声共气,重新展开对历史的思索共鸣,其实作者的写作彼岸业已抵达。作者从历史发轫着力,其落脚点就在脚下的纷扰现实当中,历史仅为作者心中块垒的倾诉对象与思想出发地,引领着读者烛照历史,思考当下和未来,从而找到理想与现实的精神释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就是这个古老而崭新的命题。作者这种锲而不舍形而上的思考,无论其思想是否成熟,思考的结论是否突兀荒诞,仅这种执拗的读史写史论史精神,就足以令那些浅尝辄止为稻粱谋的快餐式写作者汗颜。这是一个邯郸作家一直在执意书写的家乡历史文化,其执着与痴迷之情,令人动容。这应该是全书的历史研究逻辑与思想价值所在。
    这也正是作者在其《为历史插上思想与艺术的双翼》一文中所声称的思想性。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思想性是其贯穿始终的主线。正如作者其中的自道:“历史文化散文应该具备独到的思想,先进的文化,普世的价值,人类共有的先进文明理念。”对此作者有足够的清醒认识:“历史文化散文的思想高度,取决于作者的思想高度;作者的思想高度,取决于作者的知识高度和史学观高度。作者的知识高度就是作者的历史学问大小,可以通过上述读史博览群书修炼学习日积月累,而作者的史学观高度,则决定着作者写史动机的高贵与卑微。简单地说是为少数人为一己私利写史,还是为多数人为人间大道写史;是为少数人为一己私利思考,还是为多数人为天下真理思考。”
    得仁何其怨,作者为求得其作品的思想高度,其对待历史的态度是虔诚敬畏的,不惜下大力气研读古今中外历史,着力于邯郸本土发力,这是作者及其作品思想的历史基础。历史功夫不到家,由史到论就会基础不牢,受到质疑诟病。其思想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作者洋洋洒洒的篇篇宏论中,足以窥见其对历史痴迷与研究之功。对此,作者始终是自觉自省的,也正如其所言:“这就要求作者具备深厚的历史学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功底,只有深谙历史,熟读史书,方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历史本源,摸清历史逻辑,看清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与潮流,方能从纷繁的历史表象中正本清源,发现历史的亮点和缝隙……品出历史真谛,发出独到的历史心声。”功夫不负有心人,作者所言不虚,起码一直在为此不懈努力着,奔跑着。就是作者于邯郸道上多年历史躬耕的一个有力见证。
    除此之外,本书对我们还有另外一种启示:历史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学术论文是一种表现方式,理论专著是一种表现方式,把历史研究成果以艺术化方式表现出来,更是一种表现方式,而且是一种有目共睹的有效传播与普及方式。我们一直在追求前两种表现方式,往往忽略了其他形式的功效与存在。
    地方文化研究的使命不仅研究历史文化,还要普及历史文化,二者不可偏废。前一项任务重点在于学术发现与表达,我们已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成果,而后一项任务的重点在于传播和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历史文化只有被更多的普通受众认识并接受,再高端的文明成果也只有接地气,才能作用于人,影响到社会,产生文化现实影响力,学术成果才能得以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价值。这也是我们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拓展方向,李延军老师的这部新著就是一个范例,开了个好头。将历史研究成果转化成文学艺术作品,人人可读,没有门槛,广大受众喜闻乐见,潜移默化,就会逐渐转化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正能量。这正是我们大力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
    愿一直行走在邯郸道上的李延军老师,在邯郸历史文化传播与普及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为序。  
                                          (2014年8月30日)

[下一篇] 将要被淘汰的几类书画家

[上一篇] 竹疏流意 墨简情长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