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琼芽茶的传说
琼芽茶的传说
作者:赵印国


迁西板栗窝头端上了慈禧太后的餐桌,迁西景忠山香椿成为了清皇时令佳肴,大家已是耳熟能详。可有一首古诗写到:“滦水琼芽取次春,仙翁落杵玉为尘。一杯解得相如渇,点笔凌云赋大人”。这诗里的“滦水”是哪里?所赞美的琼芽茶是什么茶?它的身价为什么这样高?你知道吗?

在七八百年前的元代,我们这一带属惠州滦阳县管辖,治所就设在今汉儿庄乡政府所在地。那时,迁西一带不似现在这样,有400多个村庄,当时只有汉儿庄、滦阳、大河山、金厂峪和彭庄等若干村落,地广人稀。滦水两岸,遍地生长着茂密芍药花丛。每到春天芍药发芽季节,人们便采集嫩芽充作时令菜蔬,就象如今把杨树芽子、茉莉芽子当春菜一样,相延成习。

古书上说,有一个叫邢遵道的归化人士,祖辈行医,颇知芍药药理。游医至滦阳后,见这里芍药甚多,便欲将芍药芽炮制后泡水代茶疗疾。几经试验,获益不少,原来这芍药芽茶清腴甘芳,味道醇厚,不仅提神益气清脑,还具有除血痺、破坚积寒热、止痛、利赤尿、去水气、利膀胱、治腹痛、腰痛的种种功效。这些功效绝非一般茶品可比和替代。古人讲药食同源,邢遵道以茶代药疗疾的方法当与现在的食品保健法如出一辙。

地处边塞,缺医少药,百姓贫病交加,生活艰苦。滦阳官民不仅把芍药芽用于救济春荒,还作疗治茶饮,应症患者一时大为减少。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入大元左丞相拜住那里。那拜住是何等样人,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件取悦英宗皇帝的好机会,于是进言道:“圣上,臣听说世祖在位时,与安西王相赵炳交谊甚厚。赵炳曾将家乡出产芍药芽带入宫中献作时令菜肴,王公后妃食之无不称赞,称其为山珍。近来臣下又听说滦阳有人把这芍药芽制成了茶饮,常喝对人体大有裨益,当地传为佳茗。前日,臣这里正好有人送来一些,饮后感觉神清气爽,于是也想请圣上品鉴。”英宗闻听,随即叫人从后花园取来深井之水煮开,急急沏上一壶。不一刻,整座宫殿芳香四溢,及至入口,甘爽如饴,口味绵长,不禁频频点头道:“好茶!好茶!比之金沙紫笋、龙安骑火、乳窟仙掌、蒙顶麦颗等名茶毫不逊色呀!爱卿,这茶叫个什么名啊?”拜住忙说:“此茶还未起名,圣上聪慧,何不赐一茶名?”英宗皇略一沉吟:“这么好的茶,起名也需雅致一些,就叫琼芽吧!”拜住连忙说:“琼芽,妙!妙!我在这里先替惠州百姓谢过圣上。按说这茶名也不能白起,就叫惠州每年往宫里进献一些,以应宫室之需若何?”英宗立即叫拜住拟旨,命惠州向朝廷四时进献。惠州州长不敢怠慢,将此事交与滦阳县令。滦阳县令更是诚惶诚恐,马上差人查明芍药资源,划定生产区域。经查,滦河东岸的花布园子(今大河山村)一带因盛产白色芍药,且朵大如盘,品质上乘,被定为御用琼芽茶生产之地。每年春天,这中心方圆十几里的百姓,把采集芍药嫩芽当做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男女老幼提篮背篓一齐出动,田野到处是欢声笑语,遂成一时之盛。各家采集的嫩芽,要集中在苇席上晾晒,再精心挑选去杂,然后请有经验的师傅炒制成琼芽茶后,还须经几道专门检验,方可装入精美的茶盒封存,贴上皇家印鉴,系上红绸带,或山道或水路送往大都、上都和中都宫中。皇帝也常把琼芽赏赐给王公大臣。

惠州琼芽茶因此声名鹊起。后来许多名人骚客还以此为题吟诗做赋,大张其事。元代著名文学家陈旅在《安雅堂集》卷一中有《琼芽赋并序》一篇,盛赞并记录了琼芽茶产地、制做过程、治疗功效及作为贡品的情况。

同时代国史学家黄缙也在《金华集》卷六中有诗若干首,其中《滦阳邢君隐于药市,制芍药芽,代茗饮,号曰琼芽,先朝尝以进御云》赞美:“君家药笼有新储,苦口时供茗饮须。一味醍醐充佐使,从今合唤酪为奴”。“芳苗簇簇遍山阿,珠蕾金芽未足多。千载茶经有遗恨,吴侬元不过滦河”。“春风北苑鬭时新,万里函封效贡珍。羡尔托根天尺五,不劳飞骑走红尘”

    荒山野陌育珍稀,御赐琼芽名噪时。堪比黄金身价贵,一方水土养民黎。因了此事,当年出过元帅和将军的花布园子再度声名大振,盛载了无上的荣耀。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

[上一篇] 女儿教我学折纸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