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小说作品 > 《当兵的人》第四集《一九七六》
《当兵的人》第四集《一九七六》
作者:路庆

      山洞终于打通了,我们在龙门口的任务也顺利完成,部队再次转战大山深处的桑树坪。

      虽处山区,但团部条件好多了,大小五幢楼,各项设施齐全多了。机关食堂、小卖铺、缝衣店、冰根厂……就连警卫排属的勤务连,也有自己的食堂。

       一九七六年,冬季征兵工作开始了。我跟随团长李树斌到老家甘肃平凉接兵。团长是山东人,大个子,身材魁梧,一口地道的山东口音,特别幽默,听他说话就像说听山东快书一样,有趣极了。

 

        二月九日早上,在从静宁出发的车上,李团长一脸凝重地告诉我们,国家出大事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了。说完,团长把头转向一边,用力的抿紧了双唇,极力忍着不让眼里噙着的泪珠滚落下来……那一路,我们谁也没有再多说话。

      七月,国家又出了大事:敬爱的朱德委员长逝世、唐山发生毁灭性的大地震。部队紧急抽调加强营前去救灾,卫生队负责接收治疗伤员,国家接二连三的发生大事,首长们都很沉重,我们小兵们话也少了许多,整个部队笼罩在一片凝重悲壮的气氛中。

 

        九月,八连一甘肃靖远籍的战友为国捐躯了,政治部派我陪刘学才干事前去战友家处理后事,95日一早,我俩背着战友的生前遗物,从西安乘火车前往甘肃靖远料理战友后事。那时的火车全是慢车,走走停停,到了兰州已是99日下午六点了。下了火车,只见路上行人,个个脸上挂着泪珠,神情凝重,步履匆匆,见此情形,我俩心头一紧,不敢多问,急忙往亲戚家赶,到了才知道,中国塌天了!我们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丢下他的人民驾鹤西游去了。听到这消息,我们都惊呆了,顿时泪如雨下,心里默默哭喊:毛主席呀,毛主席,您丢下我们,我们可咋活呀……

       亲戚从外面抢购回来几尺黑布,含泪给她全家和我俩做了黑纱,小心翼翼地佩戴在袖子上,站在毛主席像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躬,赶紧给部队拍电报请示,是立即归队还是继续处理事情。第二天早上收到回电,处理完事速归队。

 

       马不停蹄的赶到靖远,在武装部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战友的家,眼前的情景心酸的让人落泪:低矮的土院墙,小小的土窑洞,光秃秃的土炕,墙角的几口黑陶罐罐盛着快见底的粮食,除此之外,便再无他物了。

        武装部长将战友父亲拉到一边,说明我们的来意,刘干事掏出烈士证书及抚恤金二百元,还有战友生前积存的二百元零钱,又从上衣的另一个口袋中掏出八十多元钱,放在一起,我赶忙也将口袋中全部的二十六元钱翻出,交到刘干事手中,刘干事又认真的数了几遍,才放心的交到战友父亲手中:这二百元是部队发给牺牲战士的抚恤金;这二百元是娃生前存下,准备孝敬父母的津贴;这一百一十元是我俩的一片心意……战友父亲哆嗦着双唇,老泪纵横,颤抖的双手怎么也接不住刘干事捧给他的那些钱:“我娃都没有了,我咋用这么多的钱啊……”满院子的人都哭了。

 

        移交遗物:两顶旧的单棉军帽,四件旧的单棉军衣,旧军用被褥各一条,一双新胶鞋,两双旧胶鞋,两副鞋垫,一副新帽徽领章。战友的遗物摆放在那光秃秃的黄土炕上,是那么的显眼,战友妈妈捧着儿子的衣服,一遍遍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儿子的名字,好像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喊回来自己的儿子,那一刻,我忽然很想我的妈妈。

        等着稍稍平静后,战友全家人送我们到院门口,战友父亲拉住刘干事我俩的手:“你们回吧,回去告诉领导,我家娃是提前为毛主席他老人家站岗去了,自古皇帝走之前,天下要死一层人啊,我们不伤心了,我们感到很光荣。我娃在那边能为毛主席站岗放哨也很好,很好……”

 

        连夜赶到兰州,搭快车返回部队。部队已进入紧急状态,不许外出,不许请假。当给团首长汇报料理牺牲战友后事的经过时,刘干事是哭着说的,首长们也是抹着眼泪听的,庄政委听完,抹了一把眼泪,站起身说:“多么老实善良的西北人啊!你们这次的任务完成的很好。”

        后来,在全国举行毛主席的追悼大会上,全团列队在操场上,我被选为毛主席像前的四名持枪礼兵之一,亲眼目睹了几千人同时哭毛爷爷的场景,前排的团首长们低着头咧着嘴哇哇大哭,人们都是边哭边想:“毛主席没了,这国家可咋办呀?我们咋活呀?”

 

        十月,庆祝粉碎四人帮,全团列队迎回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的标准像,人们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了,毛主席把中国交给了华主席,有了华主席,人心稳定了,国家走进了“抓纲治国、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宏伟蓝图中。

 

 天津作家评论家大万读后感:

读了路庆《当兵的人4》之《一九七六》,心中无比感慨。作品仍然是作者从军生涯中的一个故事,但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完成了一件特殊的任务,这其中的意味就非凡了。一九七六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举国悲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周总理朱老总相继逝世,唐山发生地震,当人们懵懂无助的时候,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了!太阳陨落,中国将走向何方,全国陷入了迷茫。路庆写作手法娴熟巧妙,在如此悲痛的氛围下他描写了此次特殊的任务——到靖远老家抚恤烈士家属。一边是太阳的陨落,一边是普通战士的牺牲,同是死亡意义不可同日而语。而故事的结局却令人唏嘘,烈士的父亲拒绝接纳抚恤金,他不想让金钱玷污了这份光荣,他甚至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儿子到另一个世界为毛主席站岗去了。真是朴实善良的人民,感慨之余深切体会到那个年代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感情的真挚,他老人家与人民群众已经融为了一体生死相随。如今的中国在几位领导人的带领下国运昌盛,欣欣向荣!但愿广大人民群众和我党也是生死相随,向着胜利走向胜利。

 

山东威海文友张宏点评:

路庆用他特有的娴熟的白描写实风格,为读者呈现出一幕幕生动并带着浓郁时代气息的历史画面…惜墨如金的几笔白描线条为我们流畅勾勒出那个时代的军旅生涯,战友之情、生死之交、鱼水之路、国家之忧跃然在目,如同身临其境,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描写不蔓不枝恰到巧处,让人过目难忘…感谢路庆为后人留下一段最真实的老照片…

 

南沙群岛边防官兵樊志荣读后感:

路庆的小说记载都是些常人小事,平淡的话语,像有个人坐在你面前拉家常。小说中的人物个个都那样朴实。简短的几句话,往往能活生生地刻画出一个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这都源于真实,人物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是一种纯天然无添加的原生态精神食粮。

 

河南文友吕建国点评:

21号小院的故事》《当兵的人4》之巜一九七六》读后感:含泪读完《一九七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惺风血雨的年代,记得年初东北下了勋石雨,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相继离世,唐山大地震,一座城市移为平地,几乎成为废墟,我们的祖国在流泪,人民在流泪,中国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抗争中前行,金色的十月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开创了一个抓纲治国,向四个现代化建设迈进的历史征程……往事历历在目,真是弾指一挥间,时隔四十年,在建军节来临之际,作者推出这部作品,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民军队和我们最可爱的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以及在那个年代我的祖国经历过的苍凉事件,故事中牺牲的战友的父亲,忍住失子的巨痛,说出的话让人撕心裂肺,我为这样的父亲点赞,正是因为我们有很多这样的父亲,我们的钢铁长城才能牢不可破,祖国的建设,祖国的强盛,祖国的和平,人民的安危,他们功不可没,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向人民军队的军人致敬!向支持国防建设的祖国人民致敬!

 

中国法官诗文社常务理事张文娟评论:

饱含深情的记叙,发自内心的感受,把1976年我们国家发生的大事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纪录了下来!作者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西北人民的朴实;战友父亲的善良;人民对毛主席的发自内心的敬仰!通过路庆的描述,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我们!难忘沉重的1976年!

 

山东作家评论家老蒋点评:

著名作家路庆先生《当兵的人4》之《一九七六》,以记实的写法,向我们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这个不平凡的一年发生的大事:二月,周总理去逝;七月,朱委员长去逝;九月,毛主席逝世;唐山大地震;靖远籍战士牺牲……伟大领袖、普通战士、平凡百姓……国家多事之秋,刺激着国人敏感脆弱的神经,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为多灾多难的祖国前途忧心忡忡。作家以恢弘的笔触,在我们面前打开一幅诗史般的画卷,引领我们走进那个悲痛的年代,忆及那些悲伤的故事,从而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作家与刘干事到靖远给牺牲烈士父母送遗物的故事堪称经典,读来心灵受到震撼。烈士的父母听到儿子牺牲后痛不欲生,但之后说出的一番话却深明大义,令人肃然起敬。看到战友家徒四壁后,作家和刘干事掏出所有积蓄留给老人,叫人想起战友之爱,军民之情。回部队后向领导汇报,领导和战士们泪流满面……这些细节描写,感人至深,历历在目,不禁想起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电视剧《血色浪漫》中满囤等人物形象。正是心存祖国和人民,心存使命与责任,心存大爱与大善,人民子弟兵方不畏艰险,前赴后继,敢于流血牺牲!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向英雄的人民子弟兵敬礼,向子弟兵父母妻子儿女们道一声感谢!你们是祖国的万里长城和坚强后盾,祖国感谢你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石家庄文友路东海点评:       

        一九七六年,天象中天干为丙地支为辰,丙辰龙年。龙年多大变,秦皇一统、王莽篡汉,均在龙年。龙在五形属土,若有大变,动辄地震山摇、星宿归位、妖横煞起、魔道斗法。以唯物论者,抛却天道轮回,聊作机缘巧合,唐山大地震、三大伟人逝世、四人帮篡党夺权、华主席力挽狂澜,已是该年大事记载入史册。路庆在其军旅生涯中,坎逢一九七六,原本工程任务圆满完成,部队移防生活条件改善,随团长征兵满心欢喜,却噩耗传来,随后例例国殇,痛心疾首。同乡战友为国捐躯,路庆为其处理后事中忽闻毛主席逝世,家国双悲。家庭的顶梁柱折断,举国间苍天崩塌,抚恤烈士亲属区区二百元钱,加上路庆和刘干事倾囊相助也少的可怜,谁不知当时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家国一体,同病相怜。英雄的父亲含悲自慰:我娃都没有了,我咋用这么多的钱;我娃是提前为毛主席站岗去了,我们光荣,很好,很好。英雄父亲的担当,为国分忧的耿耿忠心。读路庆此篇,不禁泪水涟涟。感谢路庆,如今作家、当年战士,激情作记经历的一九七六年。

 

内蒙军旅作家兵兵点评:

路老师在《当兵的人4》之《一九七六》中回忆了一段七六年随刘学才干事奔赴甘肃靖远料理战友以身殉国后事的真实经历。七六年乃多事之秋,令人刻骨铭心,三位建国大业的绝对主角、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唐山大地震更是瞬间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举国上下都处于极度惊恐哀痛之中,大有天塌地陷的危亡之感。在如此敏感、动荡的关口,部队指战员是最忠实、紧张的武装集团,好在不久一举粉碎四人帮,天下渐渐趋于太平。

        路老师是亿万个这段沧桑悲凉历史的见证人之一,虽然当时只是铁道兵部队基层的普通一兵,但也充分感受到了当时的氛围,还清晰的记得四十年前的山东籍老团长一言一行,还有看到故去战友家如此困难,为了安抚战友的家人,把自己身上仅有全部二十六元钱与抚恤金一起都献了出来,那可是当时两三个月的士兵津贴费呀!回忆起战友家的困境,历历在目想起战友的遗物,如数家珍,一个不漏,相信这些不是普通的记忆,而是路老师至今难以割舍忘怀的浓浓的部队和战友情谊!!

 

广西作家评论家老保点评:       

         路庆小说《当兵的人一九七六》之伟人与军人。小说选取国家大事频发的一九七六年作为故事的背景,领袖、人民、国运等等,都有涉及。但我这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通篇小说中只对慰问牺牲战友家属这样的"小事"感动——这其实也是路庆匠心独运的地方:小小的一个普通军人的牺牲与三大伟人的逝世的强烈对比,迸发出感人肺腑的眩目的火花。在那个年代,为只见过画像影像的伟人痛哭固然理所当然,但为血肉儿子、为无比熟悉的战友流泪则更为真实更为感人。二战中美国有一个母亲的四个儿子牺牲了三个,只有一个还在战场上,为了不让这个母亲失去她最后的儿子,军队最高指挥官特地派出部队不惜牺牲多人救出了这个儿子。这是斯皮儿伯格导演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它将平民个人的生命价值提到了最高的境界。没有普通民众,就没有伟人。我真希望国人能对普通个人的生命价值视同领袖的价值,永远永远鄙视大火中"让领导先走"的变态媚骨。路庆这篇小说弥漫着悲痛的气息,同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

 

中国华贸联盟执行主席杨志军点评:

对于身边战友和伟大领袖的离去,路庆写得饱含深情。战友情,恋母情,爱戴情,无一不是真情流露;悲痛感,压抑感,无助感,处处都是实感显现。现在的人们很少能体会到了。

 

 

[上一篇] 骄宇与泽仁

[上一篇] 王西庆难忘的记忆续集之五十三——大串联的日日夜夜(九)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