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张秀玲的诗
文|阿平
故乡,不管是邮票一样大小,还是天空一样弥漫,都是我们内心最亲的人,最难忘却的疼。张秀玲的诗中,那种故乡的酵母,告诉我们不管诗人用了隐喻还是白描,灵魂的营养液,始终埋在故乡亲人的身旁。
诗人张秀玲,就像一朵风中的花朵,盛开在故乡的脊背上,摇曳着、迷醉着。她的诗中没有大事件,甚至没有鲜血,宽大,辽阔,宇宙,天地,这样的大概念和书写,有的只是质朴的、明了的,具象化的一滴水,一粒谷,一声傻笑,十万亩月光,一场混乱,一条河流。是啊,故乡原本是由一地鸡毛和一炕话语、一缕炊烟组成。
张秀玲是个内视的诗人,她的这种内视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更多地体现在对故乡肌理和传承的关注。呈现的是一种通过“化境”之后的真实和剪影。也就是她在写作中融入了一种“虚美”,使她的诗歌在意境上显得更加深远和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写作方式的应用,使她的诗轻盈而不拖泥带水,有种阳光下走路,春风中起飞的感觉,温暖而透明。她的语音有种风中的玉米叶子的质朴和哗啦啦啦的响声,让人感觉到秋天的真实。如她的《抱紧秋风》:“蝈蝈/只要你闭上嘴/秋天就会消失//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让山青,让草绿,让花红/甚至给风披上外衣”。还如她的《隐在秋天的气象》中写到“父亲像个机器人/很认真地重复着每一个动作/有的谷粒落在他的草帽上/有的谷粒落在他的衣襟里//我默默地站在父亲的身边/夕阳漫过他古铜色的脸/有几个谷粒夹在他的皱纹里/如同长在谷穗上一样/那么安详,宁静”。在《瀑布》中写到“世间并非所有的美好/都要向上/有些事物是一定要落下来的/树上的种子如此/瀑布也是如此/每一滴水珠都是小小的砝码/可以称量岁月”。不仅仅画面感很强,而且“格物”准确。内心世界和外物描写二者之间进行精确对位,使人读起来,明了词语的意义指向,而不觉得块状模糊。
西方学者威廉斯说:“乡村汇合一切自然生活方式的观念:和平,率真质朴的品质”,张秀玲的诗歌一直在这种率真质朴的品质里建立自己的诗歌写作秩序,以此来完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表达,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把自己的声音献给谁?这几乎是所有诗人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张秀玲在《证明》写到:“学会为自己做牛马/学会隐藏一条河流/在内心深处/倾听大地的回音//爱自己爱天空爱泥土爱草木/爱每一个弱小的生命/喜欢在空闲的时候/把每个人都想上一遍”。诗歌中呈现的一种强有力的对内心和故乡的爱和虔诚,一种力量在内心与未来之间穿行激荡、蔓延、滋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旺盛。把每一个人,每一个美好的事物都想上一遍,都在心里爱一遍。这种看似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实在达到一种集体经验的聚集,延伸和拉长了诗歌的经度,使诗人表达的主体,在一种舒缓的流变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从这首诗中看到一个诗人走向成熟的一种心理性标志,标志诗人具有一种相对自我意识能力的掌控,这或许就是艾略特所说的“传统,是一种动态的集合,它敞开,并不断被改写,通过新的书写而获得经验的丰富与自觉。”
就诗人的面目而言,或者说张秀玲的诗歌独立品相而言,我觉得诗人张秀玲基本上实现一个爱、真、美的价值所在。我们知道书写苦难是一种力量,书写身体是一种尖锐,书写故乡挚爱是种辽阔。张秀玲的诗歌通过一个个具象,也就是一个明确的事物或人的一个点,来找到诗歌推进的必要性和丰富性,从而达到一种在场的真实性。如《半壶老酒》:“我经常拿起酒壶/学着父亲的样子/眯着眼睛在耳边轻轻摇晃//父亲听到的是泉水声/喝上一口/再冷的冬天也会满面春风//我听到的是父亲的哀叹/一声接一声穿过房前屋后/压低风中的日子”。诗歌作为经验叙事,在这里极好呈现了父亲这一具象在诗人心中的形象,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拿起、学着、眯着、泉水声、喝、哀叹、穿过、压低等行动,以画面感来串起诗人对父亲的刻骨之怀念,这些世俗性词语在诗歌的行进中不粘连,且有着流水般自行前进的力量和滚动性,使诗歌整体嘎嘣脆,直接冲击读者的内心,达到一种罗茨斯基说“诗歌是对人类记忆的表达”,完成诗歌个体经验到集体经验的提升,呈现其意义最大化,并且实现了诗歌作为经验叙事,最终达到一种高度抒情效果。
在汉语诗歌写作中,我坚持认为抒情是诗歌最主要表达方式,就连我们常说的叙事,其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抒情,或者最终指向抒情的效果。张秀玲的情感饱满、有种暗藏的情感浓度。她把这种情感融化进时间和空间中,然后重新酿造出具有情感力量的诗歌,这样既具备了诗歌的原味,又具备诗歌的意境。如同酿酒,好的粮食酒既要有粮食的香味,还要有时间和空间的绵软悠长的芳香。诗人在《中秋夜》写父亲:“父亲一阵接一阵的咳嗽/把夜 分成大大小小的段落/蟋蟀读来读去//月光狠狠地砸下来/苍白的血/封住时间的出口”。在《给母亲洗澡》中写道:“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母亲的晚年/不敢用力甚至不敢呼吸/生怕母亲会倒下去//关紧门把时间拒绝在外/一滴水发出清脆的响声/测试夜的深度”。这两首诗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完成了情感烈度极高的白酒酿造,从具象到意向进行互义和交叉,呈现出来的文本,既有了白酒的度数,又有了时间上的延伸,还有了诗意上的追寻和倾诉。最终达到对爱体验的内化和外向的同一,世俗之爱和人性之爱呼啸而至。
尽管诗人在不断进步,写出了一些不错的诗,但我仍然认为,张秀玲的诗还有许多不足。比如她诗歌的宽度和厚度明显不足,诗歌视野和文化指涉过窄等等。我相信这些不足,不仅仅是张秀玲的,也是许多青年诗人的。尽管有不足,但我还是要表达对张秀玲本身及她一些诗歌的喜欢,尤其是她对世界爱的态度之喜欢,一如她自己说的:
再热烈一些
再疯狂一些
绽放的过程
即使疼痛,也是美好的
足以用一生来回忆
我多想变成一缕风
占有你的青春
[下一篇] 北野:撕扯的灵魂与汹涌的生命
[上一篇] 文心如月品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