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大赛)田寨暖意
(大赛)田寨暖意
作者:李冬梅

                                              梨园

盛夏,时辰已经接近酉时,阳光依然光芒万丈地照耀着华北大地的每一寸肌肤。此刻,我正随友人们在河北邯郸肥乡县田寨村采摘伏梨。伏梨树在阳光中斑驳陆离。绿油油的梨果阴阳交错着,在微风中低首含笑,如待字闺中的豆蔻少女,透着羞涩的祈盼;叶子则像红娘一样频频向人们招手示意,亮亮的,在阳光中闪烁着翠绿色的光华。这,惹的人不由得心生爱恋。

站在梨间地头,看着四面望不到头的梨园,真让人惊讶!心想:梨园的主人看着这满园硕果,该是捋着胡须,算着收入,心意满满的都是笑了,想着明年再多栽种几百亩呢。而我们这些摘果子的,只是一股脑地制造着快乐,享受着快乐!你欢呼:“呀!好辽阔的梨园!太美了!”他惊异:“哇!看那个枝头,梨都挤到一块了,真是大丰收啦!”那两个欢蹦乱跳地好像回到了童年,比赛着看谁够得高。这个老顽童吃起梨来像个少儿,好没样儿,太好吃了……这里,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不仅仅是梨园,还有空气、阳光、土地,甚至园子里的野菜。我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采摘,而是快乐的聚会。在这里,阳光照在每个人的眉角发梢、裙裾臂膀,油画一样,一幅幅欢快的浓彩。

嘴里吃着梨,袋子里装着梨,听着老村长讲着梨,真是幸福。老村长说,这伏梨不仅好吃,还能降压清肺、护肝开胃、防癌抗毒……哎呀呀,人声鼎沸的,都听不清了。不过,听不清也不要紧,梨园中每隔几排的梨树上都挂着一个小牌牌,上面写着诸如《伏梨的功效与作用》、《伏梨的食用方法》等等,详细着呢。田寨村共有近3500亩耕地,有1000亩伏梨园,年产伏梨800余万斤,还有2000亩葡萄园,年产葡萄1600余万斤。全村林果年收入可达1500余万元。

我们摘得满兜的伏梨,还有满兜的野菜,满意而归。

                                                     池塘

池塘是新挖的。塘上的原木廊桥已经修好,曲折婉转,高低有致,颇有诗意。池塘在村庄的偏东位置,四周柳绿花红,民居若隐若现。村里人讲,这个池塘叫荷花塘,要种莲藕的。是啊,要是裁种上莲藕,夏日满塘荷花,就更诗意了。池塘里的水来自村里的雨水管道。雨季来临,地上的雨水和地下管道里的雨水齐聚池塘,池水会越来越高。与其说是池塘,倒不说是小型水库更确切。当然,叫池塘更浪漫,也更温暖。

池塘刚刚建成,水面虽然很低,但是,对村里的孩子们颇具吸引力。这天黄昏,有七八个八九岁的孩子正在岸上玩耍。他们你追我躲的,十分快乐。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孩子么,在你身边来来往往蹦蹦跳跳的,哪里少得了他们。当我离开池塘不远,一个男孩子追了过来,阿姨阿姨地叫着,我确定叫的是我,就停了下来,低下头问:“小朋友,什么事儿呀?”他急切地说:“阿姨,快去管管他们,他们下到池塘边儿了,老师说不让到塘里玩水的。”我急忙跟着他回到塘岸,见有二三个孩子真的下到池塘水边,正用手脚够水玩呢。再看看身边这个急切的男孩儿,我忙对塘边的孩子说:“小朋友,上来了,下面很危险的,不能在下面玩耍。”他们像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攀着石级,追着闹着就上来了。这个男孩说:“谢谢你,阿姨!”我笑笑,说:“不用谢我,谢谢你,好孩子!”男孩则说:“欢迎阿姨常来。”小大人一样。谁说农村的孩子没有教养?我不信。多乖的孩子们呀!

过去这个池塘往南,在村边还有一个池塘,叫桥仙湖。名字更诗意。其实,这是村里的生活污水经村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过后,由管道流入的。这个池塘又叫养鱼塘。村民们在劳累之余,可以放杆垂钓,亦可以观鱼怡情。谁说农村人粗鄙,我更不信。看,村民们住在山水画一般的家园,多么曼妙啊!

从生活角度讲,农村与城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上下水不通畅。如今在农村,上水还好,村村通工程已经让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可千百年来,村民们随地倒洒生活污水的状况,一直困扰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文明进程。是啊,没有下水管道,生活污水只能随地泼洒了。为此,田寨村投资兴建了地下管网,一是生活污水管网,二是雨水管网。雨水直接流入荷花池,污水则经处理后流入桥仙湖。 

解决了上下水问题,相比城里,还是农村惬意!

                                                       村庄

田寨是一个较大的村庄,与一般一条街从东头到西头,或者从南头到北头的狭长村落大不相同,村子里纵横交错着好几道街。村里住着二千多口人、五百多户人家。

村街道两旁散布着梨、桃、苹果、葡萄等果树,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花草灌木,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在阳光下反射着各色的光,亮亮闪闪的,十分诱人。街边巷道村民房屋的外墙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宣传画,最多的是葡萄和伏梨。还有葡萄架下古色古香的桌椅,以及桌上的鲜果和桌旁椅凳上的美丽女子。更有美丽辽远的梨园风光。也还挂着伏梨和葡萄的食用方法及营养评说。真一个梨乡葡园。

集上,卖西瓜卖桃子卖蔬菜的大爷大妈悠闲地坐在阴凉地儿,自在地摇着蒲扇,似乎不是做生意,倒像是来显显自家的瓜果,比比谁家的又大又好又水灵。美在心里,乐在脸上。

村东北有一处小广场。有游廊,有凉亭,有台阶,有石桌,有石座,有棚架,还有一口代表着村庄先前文明的古井,以及辘轳。井用青石遮盖,辘轳供人们欣赏和玩耍。我们几人也真是的,围着辘轳不停地摇呀摇。你摇完,他摇,他摇完,我摇。仿佛在回忆着什么,也仿佛在盼望着什么。那边,几个人上到有房子那么高的花架上,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在花架上面追逐着,闹着,拍照着,还唱着歌,都不知自己是四十大几的人了。我们这边似乎理智些,对她们嚷着:“注意安全——”

噢,这里还有一处原木长凳,掩映在花丛草野,背靠一棵树冠如伞的古槐,浓荫遮盖,坐上去好舒爽。

村子里有田家驿站,供人们休憩用膳。驿站旁边有“怡目亭”,对面就是“田家一号院”。院子里有一处原木地板搭的矮台儿,上面放着藤桌藤椅,旁边台案上摆着盆栽的鲜花,周围弥漫着高树矮草。我们俩俩坐在藤椅上,你起来,我坐下,他坐下,依样轮流着坐了个遍。仿佛很久没有这么闲适了,都要在这里尽情体会一把闲情逸致。

院子里北房正厅是会客室,两边是餐厅,东厢房是灶房,青砖墁道,绿草满院,盆栽随处可见,就连云水间门口都摆放着一大盆绿油油的橡皮树。房屋黄木为墙、为窗,竹丝门帘,红辣椒挂在窗侧,红灯笼垂在房檐。很古典的农家小院。在这里,我们吃着乡野饭菜,吹胡着天南地北,美不胜收!

记住了,这个暖暖的黄昏,这个暖暖的村庄。

                    2016年7月初


作者简介:李冬梅,女,别名李冬,出生于19638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邯郸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采风学会邯郸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邯郸市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现任邯郸日报城市三部主任,高级编辑,文学硕士。有多篇作品获国家及河北省新闻副刊类作品奖。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邯郸日报社  李冬梅

邮政编码:056002      电话:13903308055

 

[上一篇] 霓虹灯下的书香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