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过年的民俗
过年的民俗
作者:王志刚



《河沿夜话:“除夕夜”》


    “进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易为春。”

     妻,耳聪目明。“哈哈哈哈哈!”地笑着在 看央视春晚。连声说:“节目真好!”

     我的耳朵不佳,听不清楚,一边傻眼犯不着。也罢,看书呗!看书有多妙!“岁在申酉,求浆得酒。”,咱今天是“岁在戊戌,求浆得酒。”乐陶陶。

     各有爱好、各有所乐、各有所求、各有所得,声音笑貌。

     瞧,儿子微信来了,马上带团又要出发。那儿媳和孙子哪,是否也把饺子包?那上海的亲家老两口儿哪?是否也面带微笑 ?

     除夕夜啊!两家老人是空巢,不知是幸福多来 ,还是幸福少?

     习惯了,习惯了。只要孩子们好,我们老人就好。

     今年外面不许放鞭炮,年味儿静悄悄、静悄悄、静悄悄……



《河沿夜话:“除夕包饺子”》


     中国有句老话儿:“一年到头从饺子。”吉祥!

     这不,‘ 三下五除二 ’,酸菜馅的饺子包好了。

     老规矩。家人再少 ,也要吃年夜饺子啊!

     南船北马。饺子好,方便、快捷。许许多多的食材都可入馅儿。细针密缕。做饺子的高手是最后面光、馅光、盆光。这就是老年间的歌谣:“’咣’、’咣’、’咣’,话鸳鸯,鸳鸯浮水幸福长,子孙耕读明月亮。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过去,吃顿饺子可不易。“迎客饺子送客面。”

     现如今生活好了,吃饺子是家常便饭了。吃饺子,可谓是随时随地呦!

     除夕吃饺子,要吃出年味儿来。国好、家好、民生好,三羊开泰,家国情怀笼罩得人心透亮啊!

     端起生活这杯美酒。 噢,红葡萄酒盈紫光,照红脸庞暖心房:“吃饺子喽!”的声音传遍祖国四面八方……

     败笔成丘。一篇拙文,戊戌跨己亥心情舒畅。





                                                                                                                                                                     责任编辑  卧龙令





 



[上一篇] 当代好银环 善女胡圆圆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