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建民,邯郸人,大学文化。2010年9月参加河北省第三届青年诗会。作品散见于《诗选刊》《星星》等刊物。出版诗集《睡在乡村的月光下》等四部。现任河北省青年诗人学会副会长,邯郸市青年诗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读到丁艳的诗就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才女李清照。柔美、婉约的诗风带领读者走进一个“花明月暗笼轻雾”、“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古色古香的古典意境。爱情诗和乡土诗是诗人丁艳的两大主题,无论她的爱情诗,还是乡土诗,都显得那么灵动、飘逸、静美。她的诗句带着婉约的晨露生长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生长在春种夏忙的乡村时光里,没有悲戚,没有忧伤,反而散发着梨花、桃花、杏花的芬芳。
夜,深得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路边的桃花,花下的人家
人家的灯火,正开得灼灼
........
借着今晚的月色
我用十万桃花缝一件嫁衣
哥哥,下一世波光滟潋的春色里
记得用大红的花轿,来娶我
-----《驿路花开》
优美、妙曼的诗句能滴出清丽的水声。一个深情翩翩的女子,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臆想“用十万桃花缝一件嫁衣”,然后让“哥哥”在“下一世波光滟潋的春色里”,用大红的花轿来娶“她”。自古至今人世间的爱情是美妙的,美妙的直教人生死相许。诗人丁艳借“驿路花开”,勾画出心灵深处爱的向往。这不仅仅是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是对世间万物美的向往。“哥哥”也不仅仅指的是情郎,也可以是诗歌的缪斯,或者是心中向往的某一个理想国。朴素无华的语言,锻造出纯洁、干净的意境。“我也慢下来,准备/用一辈子的时间/听/你舌尖上绽开的那句话”(《雨巷》)。看似是情话情语,但诗的张力是巨大的,给人想象的空间是宽泛的。也许她的慢下来,是要用一辈子的时间,聆听乡间的花开花落,聆听田野的唧唧虫鸣。
丁艳1975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林口县一个小村庄,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姐妹,白天种地,忙农活,夜晚读书、写作、思考。丁艳说:“作为农民,我真的是春种秋收,靠天吃饭。农忙的时候就忙农活,闲下来的时候我就喜欢诗,这里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娱乐。”丁艳说自己是初中文化,小时候就喜欢席慕蓉的诗,受席慕蓉诗歌影响很大。想想八九十年代,多少人不喜欢席慕容的诗?又有多少文学青年不受席慕蓉的影响?丁艳还喜欢读琼瑶的小说,她还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正是如此,因而丁艳的诗具有少女般天真烂漫的情怀和古典柔美的韵味。
丁艳是2004年开始偶尔写几句诗的,然后在缪斯的世界慢慢低飞,这一飞就是十余年。丁艳说:“我去萧红文学院学习的时候,老师讲的很多名著和世界级大作家,我听都没有听说过。”是啊,一个初中文化的农村女子怎么能听说过呢?但是现在不同了,她已经在诗歌的田野上深深扎下了茂盛的根须。我惊讶于她的天赋和进步。我说她是诗歌的“小妖”。“我在小溪边,打开你的短信时/也微微迟疑,远处/天正蓝得透明/多么好,这三寸人间”(《三寸人间》)。她热爱这红尘滚滚的人世,热爱她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居住的村庄。她没有什么野心,也不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她就把她一生一世的爱种植在她的乡村大地上。用她细腻又犀利的目光观察乡野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风一物。并用心灵的彩笔记录下它们的痕迹。
《牙》
就像门前的那棵老柳树
其实,我也不愿意开口说话
冬天了,外面风挤着风,雪压着雪
一只老麻雀,在屋脊上
摩挲着我五岁时脱落的第一颗乳牙
从那时起,我天天盼望着新牙的莅临
并为此,一直满怀欣喜
直到今天早晨,邻居家来的牲口贩子
扒开那头老牛的嘴,以
它的牙齿确定它的健康,和力气
我忽然间明白,我这些年一直笑着
原来就是想证明,我的牙齿还完好
对一些事,还能守口如瓶
对另一些事,还能咬碎了咽到肚子里
过去农村的时光是缓慢的,而今一切也都在疾驶,街坊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纷争,但诗人丁艳是善意的,是微笑的。通过“牲口贩子”扒开老牛的嘴来确定一头老牛的“健康和力气”,这一具象揭示出在乡间无论有多少疼痛与不幸,诗人都能做到“对一些事,还能守口如瓶/对另一些事,还能咬碎了咽到肚子里”。这既是一个乡村女人的朴素和隐忍,又是一个诗歌语言运用中的沉稳和沉静,没有高声呼喊。正像青年诗人徐俊国所说的:“什么愁啊、泪啊、血液啊、疼痛啊,是最俗的修辞了。如果非要写疼痛,它可能是:打开家谱,我记住了三页疼,接着是死,继续死。可以不用疼字而写疼,不用爱字表达爱。真正的疼痛是咬碎牙也不吭声。不是高声喊,不是高声抒情,文学之难,就难在这里。”丁艳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面对村庄的变迁,日渐消失的乡村风物,诗人丁艳只能低低倾诉:“姐姐,我不说/我的身体里有一条废弃的铁轨/我不说,铁轨上的大风/像扭紧的鞭子/抽打着流水,落日,和我//姐姐,我也不说/你就是那只穿着长裙的小妖精/夜夜在溪边唱歌/而月光如盐/村庄,总是在一夜间老去”(《村庄,在一夜间老去》)。这种敲打人心的诗句,读来真的能令人悄悄落泪。诸如
夕光,顺着山坡滑下来的时候
我在一块石头上坐下
风吹着河岸,土堆,茅草
吹着一只欲落未落的乌鸦
风中,一个老人
跟着一捆柴草回家
风吹着我,像吹着
一截说不出话的白骨
------《我距人世十步之遥》
《芒刺》《黄昏》《雪中》《小烧》等等诗作,都充满了诗人对乡村的汩汩深情。把浩大、落寞的乡村图景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抓挠着读者欲罢不能的感怀情结。
河北邯郸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青年评论家郭连莹对丁艳的诗点评道:能把自己心中的情感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传递出去,并感染读者——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诗歌也是这样。品读丁艳的诗歌,深深地感受到诗歌艺术的魅力与美丽了。 这个来生“还叫艳”的女子的诗歌,我是喜欢的,开卷便被深深打动。诗歌的女性特质女性意识鲜明,“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美,温婉、细腻、朴素,诗歌的语感好,意象美,叙事动人。诗人以“小我”的姿态介入,从乡间与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物切入,亲切可触,字里行间充溢着人间烟火气息,营造了一种“小女子”的个人“小情调”,诗境动人,宛若邓丽君的歌曲,意味袅袅。此外,多首诗歌里的后半部出现“哥哥”这样的人物,非常出彩!
丁艳的诗温婉、柔美,具有古典美学的品质,诗歌语言清新、灵气,有节制。没有幽怨,没有愁绪,而是卑微乡间的欢乐和幸福。是“一颗心,嫁给了另一颗心”(《我想你》);是“江山在上,我不是王/我只是你酒杯里,一块破旧的补丁”(《溺》)。作为一个农村女子,能够遇上诗是一种美,能够爱上诗是一种幸福。丁艳的作品已经出落成三月的桃花了,如果说还要给她提点忠告的话,那就是:在今后的写作道路上,阅读和交流的视野再宽阔一些,把阅读的眼光走出“乡村”,把诗歌的厚重感再增加一分。如此,就像一只蝴蝶在风中打开了翅膀,她会飞得更高、更远。
(2016.2.18写于古城邯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