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原来可以这样度过
——评张金星诗作《在路上》
李 保 平
当我见到《在路上》一书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但当我细细读完了这部山水诗集,却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并产生诸多的思考。
“诗言志,歌咏言”,是就诗歌的内容而言的,而透过诗作的形式,同样可以窥探作者的某种心迹。《在路上》这本在旅途中陆续写就的诗作,便或隐或现地向人们揭示了作者随处留心、从不虚掷光阴的好学心志。作为中国古代颜李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躬行实践的颜元讲过一句震烁古今的名言:“功夫莫卖于他人。”环顾古往今来的读书人,特别是步入仕途或商界以后的文人,虽然大都熟悉颜元的这句名言,认同其深刻和富有哲理,却鲜有能真正作为座右铭而去躬行实践的。于是乎,在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借口下,时间和功夫便不知不觉地付之东流了。远的且不说,像《在路上》作者张金星一样经常因出差行万里路走遍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到过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比比皆是,不待说,其中更是不乏像金星那样的对于所到之处皆有所感悟的有心人,——不论你是公务员,是教授学者,还是经管人员,抑或普通百姓,几十年过来,谁个不曾走南闯北、国内国外去过不少地方?但面对《在路上》这本小书,立刻使人们发现了自己许久以来习焉不察的一个疏忽或曰错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造成这个遗憾的何尝不是因为自己一向不知不觉的懒散?“人在旅途,身不由己”,而旅途的时光却有全然不同的消费方式。《在路上》的作者无疑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消费旅途时光的新方式,在别人或沉湎于交杯换盏,或迷恋于纸醉金迷,或只晓得胡吃猛睡之际,他却能忙里偷闲,挤出点滴时间来,进行自己的文学沉思,用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尽管时光不可复制,往事已为陈迹,但是当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榜样耸立在面前的时候,却依旧不能不为之心动,不能不感慨系之。
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将过去写就的诗作汇集成册,则《在路上》就不会给人留下更多的印象。而每首诗作之后又加了作者注的编写形式,不仅表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而且为读者提供了莫大的便利和思考空间,无形之中提升了该书的使用和保留价值。作者只出过一次国(朝鲜),故而《在路上》里的近200首诗作所吟唱的山水,主要是祖国各地的山水胜迹。这些地方,有的人们去过多次耳熟能详,也有一些地方人们不大熟悉,即便是在人们经常光顾的名胜之地,也有个别去处容易被人忽略。比如到过武汉的人们,大都要登临黄鹤楼,游览东湖,而对于作为武汉“一湖一楼一寺”之一的开元寺,前往者则相对要少许多。作者不仅关注尽人皆知的风景名胜,而且经常人们容易失之交臂的古迹生发慨叹。由此一来,这册山水诗集便于无形之中增添了若许历史文化的厚重度,但问题和困惑亦因此而产生:一是每首诗作的山水背景读者未必知晓,一是作者咏唱的初衷有待说明。“作者注”恰好解决了这个难题。无论诗作所吟唱的是哪个地方,无论此地此景此名胜读者熟悉与否,作者一律在诗作后面加写了数十字至百余字不等的作者注以为介绍、诠释,并进一步抒发诗中未尽之感悟。如果你去过这个地方,金星的诗作便是一位义务向导,导引人们旧地重游,生发浮想;如果读者的足迹暂时尚未涉及此地,金星的诗作则会激发你的好奇心,促使您产生前往一游的冲动。如果你仔细品读了金星的诗作和“作者注”,你一定会在体味作者用心良苦的同时,领略到撰写“作者注”的难度。作为陪衬、扶持诗作的这片绿叶,“作者注”倾注了作者的大量心血,作者在这方面花费的功夫付出的努力,肯定要胜过随着灵感而来的诗作本身。
明白如话而又颇富哲思,是《在路上》诗作呈现给人们的最深刻的印象。
一是别出心裁。如“云松”一诗:“云中有奇秀,冠如圆盖头。宁在曲里走,不向直中求。”这里,将人们经常使用的宁直勿曲倒过来使用,既道出了云松的外在特点,又说出了云松的内在本性。如此别出心裁,着实启人思路。又如“飞机夜空俯瞰昆明”之作者注:“本来有晕高症,但经不住诱惑,还是把头贴近飞机的窗口。没想到夜空中俯瞰昆明,竟是别有一种味道,星星点点的灯火连成一片,五彩斑斓,犹如一个硕大的棋盘。”以棋盘比喻昆明城夜景,除开形象生动而外,是否有点匪夷所思?
二是直抒胸臆。如“行吟阁”:“久违《离骚》声,又见屈原影。求索未敢怠,古今一脉承。”作者的心声跃然纸上。又如“张家界感怀”之“走进张家界,羡山不羡仙”,当代人与古代人之人生价值观的区别,通过简短的两句话便表露无遗。
三是即景沉思。如“贝子庙”:“八旗勇骁悍,成败亦释然。得势莫逞强,让人非我短。”如此让历史告诉未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哲人的睿智在其中。又如“总统府”:“易帜呼声犹耳廓,六朝古都雨花河。松枯花落灵安在,物是人非吟悲歌。”虽然和古人睹物伤感之作极为相近,但其中所带给人们的感悟,却也不亚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笔者读来感觉最有韵味的,则是收入书中的两首当代散文诗。
“有一种感觉”——是一首沁人心扉的当代情诗,尽管作者歌咏的不是爱情,而是诗人的山水之情,却让人读来总有浓郁的爱情诗的韵味:
多少日月
我们经受了寻觅的熬煎
忽然变得异常清醒
我们朝思暮想
苦苦期待的
正是这种感觉
正是这份真情
“往事”——调动了作者作为当代诗人的全部灵感,如用泉水涌流一般,“往事如烟”、“往事如风”、“往事如云”、“往事如水”、“往事如沙”、“往事如歌”、“往事如梦”,经过如此一番反复咏叹,作者终于道出了自己对“往事”的感悟心得:
感悟往事
生命才充实
感悟往事
生活才圆满
或许在作者眼里,“往事”不仅是个人的既有前尘,而是国家民族的尘封了的历史,故而才能不是站在小我的角度,而是站在大我的视角来领略山水名胜,才能感悟到草木有意,山水含情,才能将感悟山水名胜与实现生命的价值、实现生活的圆满联系在一起,才能在山水诗中道出许多人们习焉不察的哲理。
毋庸讳言,人在旅途忙里偷闲断续写就的路上诗作,多少缺少了古人作诗的推敲功夫,而带有某种匆忙的成分。大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才戏称自己的诗作像写景散记、顺口溜。如果作者他日有暇,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来审视旧作,重新推敲润色一番,那时所呈现给读者的《在路上》,必然更具神韵。
(作者曾担任河北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党委书记,河北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河北省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监事会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第八届中国出版韬奋奖。)
[下一篇] 写在历史变革中的挽歌
[下一篇] 落墨生花 灵扣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