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诗意敬亭山
诗意敬亭山
作者:栾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遍遍吟咏诗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让我久久回味,心绪难眠。

    公元761年,人生失意,漂泊四方的李白,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没有了前几次的前呼后拥和诗酒唱和,更没有一个亲朋好友陪伴,独自一人登上了敬亭山,以万分的孤独和凄凉,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诗篇。李白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人世间深重的孤独之情。为了体验李白当时的诗境,我们一行四个文友,凭借2019年清明假期,驱车千余公里,在黄昏时刻登上了敬亭山。

    敬亭山,在安徽的宣城市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山不高,也不陡,主峰名“一峰”,海拔只有317米。虽有“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的赞誉,但与与众多我们游览的高山相比,除了“江南诗山”这个名字以外,真是太过平凡了。这里能够汇聚人流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了。诗仙李白,还有李白的诗,引我们长途跋涉一天一夜,来朝拜,来感受诗意。

除了我们,来朝拜的人流如织。一座诗山,能够上千年来引无数人们心怀敬仰,还因为这里有许多古迹,值得人们觅踪追溯。广教寺内耸立的双塔,亭亭玉立与一片废墟之上,造型奇特,如神鞭矗立。周边古树参天,春花烂漫,沉静幽雅,可以遥想当年这里的香火香客一定不绝如缕。古昭亭,虽然简陋,但映着古意,可以让我们顿时感受穿越千年。重阳亭,庄重古朴,掩映在古树浓荫之中,别有一番优雅。随处可见的碑石铭刻,尽显诗情画意。而红叶楚楚中徽派建筑更是如诗般融入蓝天。更有绿色茶山与白云连接,好一幅春景图画。

名山必有名僧,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在这里修行十年,与施闰章、梅清、吴肃公等建立黄山派。这里的石涛纪念馆,也是十分值得驻足游览的。在新建的“太白独坐楼”前,我们仰望这个气势恢宏的建筑,多少也能体会到今人的用意。虽然李白当时有可能只是坐在一个亭子里,面对敬亭山。今人建起一座楼,有些奢华、造作和夸张,但对于游人来说,毕竟多了一处景点。登楼远眺,宣城现代城市气派与这座古朴的诗山相对,却是李白写不出的繁华。

登顶“一峰”,夕阳西下,红彤彤的照亮了这个山体。他们不停地抢抓时机拍摄夕阳的美景,我独坐于一个亭子间,思绪很快蔓延。失意的李白,当年独坐敬亭山,写下了孤独情景下,却诗意浪漫的诗篇,猜想当年的李白,复杂的心境下,还能写下如此闲适豁达,追求自由的诗篇,不愧为诗仙。如今,茫茫人海,失意孤独的大有人在,又有几个有李白的情怀。功名利禄,都是人们所追求的,李白也是其中的追随者。但他空有抱负,诗名远播,受人尊崇,也没有逃脱到处漂泊,苦难多舛的命运。人生中的失意和纵横山水间的诗意,正如我们此时眼前的夕阳,分外的撼动人心。

下山之时,远处已是灯火如烟。我们脚下的路,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我们知道,当年的李白在有了《独坐敬亭山》的诗意以后,也开始缓慢下山。不过那时的路,比现在更难走。李白一个人下山,我们一群人熙熙攘攘的下山。不同的是李白下山后无人陪酒,我们却喝得酩酊大醉。

[上一篇] 马未都:砸网站者当上文联主席

[上一篇] 那日曾被鱼啄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