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廖静仁,一级作家,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得主,全国第三届青创会、第八、第九届文代会代表。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著有散文集十余部,其中《纤痕》《过滩谣》《大山诲语》《我的资水魂》等篇什,先后被《新华文摘》选载并有《红帆》《资水河,我的船帮》等由《中国文学》译成英、法文向国外推介。近年转事小说创作,并已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著有长篇小说《白驹》等。已有评论称:他正在努力完成从自然资江到文化资江的跨越。现供职于湖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
春风有脚
春风有脚,有时走得快,
有时,却走得很慢,
或快或慢总爱跳皮捣蛋。
风来自青萍之末,
清波粼粼,脚步无声,
脚印细细密密没有分寸。
风爬上江岸,踏着草尖,
又攀向柳梢,摇呀摇,
把满树的露珠儿全都吓跑。
花儿红了,草儿绿了,种子
从地里钻出,鹅黄的嫩芽,
把小嘴唇翘得很高很高。
看着种子打开心扉的样子,
抚摸种子鹅黄肌肤的感觉,
真好!我忽然又想到了你。
我多想自己就是一阵春风,
是的,哪怕只有短暂一生,
只要能给你轻轻的一个吻。
我会慢慢,慢慢的,吮着
你的嘴唇,看着你沉醉,
也为你的快乐成长做见证。
花 生
在我的视野和记忆里,
似乎还没有哪一种花,
如你这般花格独立。
梅花,榴花,菊花,
也算是独立特行,
不引蜂蝶,不与春争。
然而她们都是复姓,
唯有你啊--花生,
敢于直截了当以花为姓。
这使我想起了人类,
最庄严的称谓:母亲。
花儿开了,花儿谢了,
本是花之常情,
零落成泥香如故,
是对花们最好的肯定。
只有花生,向死而生,
浅浅的开,深深的落,
花儿落了,再结花生,
啊!落花生,落花生。
为花而生,花不死,
花儿落地,结果实。
如果真的有来世,
我愿落土为花生。
雪水沏茶
春三月,圆月夜,
煮一壶雪水沏春茶,
积雪的过程,
有温暖的回忆。
只有心怀温暖的人,
才会有积雪的雅兴,
才会品出茶的真味,
品出人生的艰辛与喜悦。
在85度的水中,
展开一片片鲜嫩的茶叶,
鹧鸪的啼啭,情深意切,
来来来,再来茶点一叠。
新烤的花生,香味浓烈,
剝去铠甲般的麻売,
鲜红的罗裳只须轻解,
白胖的仁,是自家的女人。
茶淡了又如何呢?
该告别的总会告别。
花生仁的味道,
是乡情的味道。
大 蒜
不开花,又能结果,
而且把果实结在地下,
这就是大蒜。
但有很多人,总是会
拿它当作负面词用--
装蒜!或者说:你别装蒜!
劈头盖脸,咬牙切齿,
连同涶沫一起,
像要把大蒜淹死。
它什么时候又装过呢?
人言可畏呀!这令我想起,
指鹿为马的沉重话题。
原来低调也能引来妒忌,
一粒蒜子就是一株青苗,
初生似小草,长大像芭茅。
因为有异味,连牛也不理,
掐了又长,长了又被掐,
甘愿为佐料,奉献彻底。
十多个兄弟攥成拳头,
患难与共,同一个胞衣,
莫非这就是蒜的错吗?
最危险的人就是那些奸佞,
奸佞们的言行方式,
便往往是铮铮有词。
从此,让我们也学会了
不要偏信,更不要对某些
所谓的批判一哄而起。
石 榴
春天已经延误,
再也等不及秋天,
石榴花开,
开的是火焰。
爱是一场人生盛宴,
生死两忘,
轰轰烈烈,
直到把盛夏点燃。
因为爱得热烈,
爱得赤诚,
唯有石榴花,
敢于在烈日下受孕。
石榴结出的果子,
是太阳神的赐予,
光滑而又透明,
一颗颗都像宝石。
能够如石榴多好,
举着火焰大爱一场,
把拜倒在裙下的
臭男人统统烧光。
要爱就只爱阳光赤子,
光明磊落,心底无私,
彼此火抱着火,
轰轰烈烈,直到死去。
遇 见
夕阳不老,缤纷美艳,
在想念你的时候,
我总爱怅望天边。
却惊讶那一首小诗,
我看云时很近,
看你时很远。
远就远吧!我的手中,
有思念的长线,
还有视频,与你相见。
你却总喜欢唬我,
说我的性格有着两面,
这无非是,想吓我逃窜。
但我是大海,有容乃大,
既然欣赏你的长处,
就有胸怀为你护短。
夕阳不老,那是因为,
夜尽后又会是新的一天,
我想要永葆对你的思念。
人,不可能有七十二变,
也不能学蛇在地底下冬眠,
那就把一切交给轮回吧!
让我们多修福报,
不仅为来生,还为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