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课堂上认识的女作家
刘洪云
2016年12月5日上午8点,在全国葫芦丝研修班上,来自各省巿的同行云集在了最高学府。我和北京等几个省份的同学分在一班大课堂,挨我左侧端坐一位优雅的女性,着一身深色冬装,花儿锻绸上衣披一款棕色菱形条格子肩巾,短发齐耳,娟秀的脸厐,诙谐的双眼,显得精明干练。我对她很好奇,但由于紧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得我和同学之间没有一点儿说话的机会。
我和她专注地目视着讲台上的大师精彩的示范,认真聆听着专家的讲解,不时地飞舞着笔尖,记录下老师每一句宝贵的经典的至理名言,唯恐漏掉一个字。直到下课了,我与她坐在饭桌上,才得以畅快淋漓的交流。
原来,这位同学来自北京昌平,名叫米萍,大我一岁,中等身材,退休教师,回族,生于西贯巿村姥姥家,一直学习、工作、生活于此至今。她热爱写作更是拉近了我与她的距离。第二天,她还赠送了我一本名为《晨曲午后弹》的新书。
米萍居住的西贯巿村属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旧称灌石村。而“贯市”两个字出现,至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
西贯市村,是北京市最大的回族同胞集聚地,悠久的穆斯林文化风格造就了无数勤劳朴实的人们,也创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涮羊肉。胜利集团、大都集团是这里的龙头企业和排头兵,名声享誉京城内外。
贯市村和贯市清真寺在教门、历史、建筑、文物、人物、 碑文、传说等各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内容。
翻阅《晨曲午后弹》,便得知米萍5岁进了西贯巿回民小学,后又进了阳坊镇中学,在往后又到了阳坊镇中学教书。所以她对阳坊镇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退休以后,她勤奋笔耕,歌颂阳坊,赞美家乡,传播乡土文化,播撒乡音乡情,文章充满了健康向上的精神营养,被刊登在阳坊内刊,受到社会的好评。她最近出版的《晨曲午后弹》一书,全书共有8篇,记载了她六十年来的社会经历和生活感悟,展现出她不怕吃苦、干一行爱一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特别是热爱教学,敢为人先,一摞摞的证书证明着她,没有虚度年华,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米萍自序中说:十九年的历练得其神韵,自觉思路打开,洞察力增强,语言颇丰,社会诸事深受其益。正所谓种豆得豆,自食其甘。读到这里,我觉得能认识这样一位学姐很高兴,能遇上这样一位知音很幸运。
有人说的好:文人容易相通,文人的心容易相通。
中国著名的文博专家李俊臣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她的《晨曲午后弹》作了“序”。其中这样说:这本书,是一个苦心人,志洁者结出的甘如饴、醇如酒的胜果,读之令人欣慰。此书以纯文学本色的笔墨,描绘了一篇篇山水画般清新脱俗的陈年往事。
李先生为作者米萍作抒心曲如下:
才女出美文,
妙笔写真心。
细品个中味,
风雨过来人。
苦中求上进,
机遇未偿人。
细品书外情,
志洁有芳芬。
作家、记者张正剑为此书写了后记。其中这样写到:偶尔一天,我从乡下回到镇上,吃完饭后觉得特别无聊,就顺手拿起了一本《阳坊》……,翻阅到米萍的文章竟然有十几遍之多。我想,既然这个内刊如此重视米萍这个作者,那我倒要看看她的文章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我首先拜读的是米萍的“话说阳坊”,短短的一篇干来字的文章,突然觉得文章的文字功底还是挺不错的,就把阳坊之于“我”、“我”之于阳坊写得情真意切,大收“一咏三叹”之效果,读来令人咋舌不己! 紧接着,我又拜读了米萍的苇塘系列篇。“春日的苇塘一片生机勃勃……”;“夏日的苇塘别有一番情趣……”;春夏秋冬“米萍的苇塘”各有千秋,令人向往而之。读着,读着,我就想起了大散文家孙犁的《白洋淀纪事》的风格,想起了老朋友贾平凹看似不经意甚至有些“老土”却极富内蕴的散文风格……
至此,我才不得不在心里惊呼到:《阳坊》能有这样的文章,功不可没! 阳坊能有这样的作者,堪值一说! 同时,我也隐隐地觉得有些许的遗感:这样的文章,只刊登在小镇的内刊上,怎么说都是有埋没之嫌的啊!
再后来,我抽空又翻阅了米萍的其它文章,诸如“晨曲午后弹”系列,那些描写当年农村生活的文章无不打动了我。
一天,我跟李俊臣老师聊起米萍,他没带犹豫就告诉我说,“米萍是我的师妹,才女!”
再一天,我采访王国海老师时,无意间又提到了米萍。王国海老师更直接,“人物,当然算是阳坊的人物了啊!”
既然是阳坊的人物,那我就必须要亲自登门采访她了。因为我的工作是编写阳坊风物,风物岂能离开人物?
于是,我不揣冒昧地登门了。
于是,我才找到了一个答案--原来米萍是中学语文老师,难怪乎她的文字是那么的规范,语言功底是那么的深厚……
采访中,我得知米萍正在犹豫一件事--是否把自己多年来的文章结集成册。
出于文人的本能,我坚决地表示支持。……
缘分的天空,有时候很小,有时候很大。如果我不来阳坊,就与《阳坊》无缘,就与米萍无缘。那么,这本书的出版也许就会搁浅。
这样,这本《昆曲午后弹》就有幸与读者见面了。
我为学姐而骄傲!同时,我觉得也有必要介绍给朋友们认识她。
2016-12-18于北京
来源:采风网
点击量:1742
发表时间:
审核人:赞杨 总编
[上一篇]
屯溪老街夜景
[上一篇]
那日曾被鱼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