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
前两天,陪同一位朋友到正定看房,来到铁路西侧的岸下村。原以为村庄被改建成楼盘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村容整洁有序:成排的二层小楼,各家各户的大门一旁,粉白色的院墙,墙根是青砖垒砌的,墙头也都覆盖着青灰色的筒瓦及瓦口,令人想到古典民居,想到江南水乡风情……赏心悦目的同时,不禁钦佩设计者的美学眼光。
村南是一条公路,路旁是成列的绿化树,树外则是大片黄绿相间的麦田,飘散着让人陶醉的麦香。顺了公路到村西,是我们要看的楼盘。售楼处窗明几净,给人很舒服的感觉。项目经理介绍着村里的规划理念,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简直就是有理有据的论证。比如,他们不搞大拆大建,而另外择地规划楼盘。目的就在于留住村庄风貌,留住一些乡愁……他居然能有这样的见解,竟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了。同时也就明白,我们所见岸下村“粉墙灰瓦”的诗意,也就是出于“留住乡愁”的理念吧,实在难能可贵。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倡导“记得住乡愁”,无疑是最有感情色彩的倡导。“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对历史的一种敬意,一种负责任的敬意。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大规模拆迁难以避免,但乡村与城市相比,无疑具有自己的优势,完全可以保留基本风貌。然而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减少到270万个。10年内,90万个村子消失了,相当于每天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这些自然村中,包括众多文化历史悠久的古村落。那些村落,往往被拆得只剩下一个村名,甚至村名也不存在了,要么是“天下”、“国际”,要么是“商务中心”、“金融中心”,乡愁,被钢筋混凝土的大楼永远压在了历史深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们,心态渐渐就会“硬化”,乡愁也就无所寄托。
曾经的湖边芦苇蛙鸣,曾经的绿树成荫,曾经的月光如水……那一幅幅令人惋惜的图景,实在不该消失。让权力放下无所不能的架子,把乡愁当成对人民所做的“慈善”事业,就不难留住乡愁。岸下村的村落风貌,民居的粉墙灰瓦,不仅营造了诗情画意,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