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传说故事 > 我讲龙故事:清朝黄龙旗
我讲龙故事:清朝黄龙旗
作者:韩中清


黄龙闪烁卷长风,
百代千秋各不同。 
将士征讨开九域,
今朝旗艳五星红。 
大地凭金笔描绘,
巨龙驾疾风起飞。
 1888年清朝第一面官方国旗诞生,即长方形的黄底蓝龙戏红珠旗。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交往日益增多。1856年10月,一艘名为亚罗号的商船被广东水师以参与海盗活动为由扣押。事发后,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想借此机会挑起事端,便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确在香港注册,但扣押时已经过期)且悬挂英国国旗为由,向清政府抗议,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释放船员、查办水师千总梁国定,并以“水师扯下英国国旗、侮辱国旗”为由要求清政府赔礼道歉。1856年10月23日,英舰突然闯入虎门海口,进攻珠江沿岸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1862年,清政府又吃了一次没有国旗的亏。清军在湖北长江水域发生了一起中英水兵斗殴事件。在交涉过程中,占尽便宜的英国人硬说船只没有挂国旗,不知道那是中国兵船,拒不负责。事件报到恭亲王奕䜣处,这位清朝的顶梁柱痛定思痛,开始考虑制定一面旗帜。

奕䜣将这一建议通过书信告知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并询问曾挂龙旗是否可行。曾国藩接信后,非常高兴,因为奕䜣说出了他心中所想。做事沉稳谨慎的曾国藩把湖北、江西等涉及水军的巡抚找来会商,然后形成统一意见报给奕䜣。考虑到黄色是皇家专用颜色,龙又是皇权的象征,办事谨慎稳健的曾国藩害怕因此触犯皇权,所以他建议把龙旗设计为三角形。1862年10月17日,清廷批准了总理衙门的奏议,并委托总理衙门发表照会:“希即行知贵国各路水师及各船只。嗣后遇有前项黄龙旗帜,即系清朝官船,应照外国之例,不准擅动。倘有移动,即照犯禁办理。”之后,清王朝所有水师船舰均悬挂三角形黄色龙旗,并以黄龙旗作为清王朝官船旗号。

1868年4月,清政府派了一个代表团出访西方各国。领团的是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在访问过程中,每个国家都有国旗独中方没有,升旗时官员们都觉得很尴尬。于是,美国人就替中方代表团制作了一批三角龙旗,权当用在宴请会议的国旗。

1872年,总理衙门扩大了三角黄龙旗的使用范围,制定了具体的样式规范。1872年12月3日的《申报》上曾刊登对三角形黄龙旗的说明:北京总理衙门照会各国官员,展示大清国国旗旗式:形如三角,色用黄,中画龙,用蓝色。所有福州、上海炮局所制船舶及各关口巡河船,均建此旗以标认识。随后在一些外交场合和博览会中政府使团和外国机构有时也会用三角形黄龙旗代为国旗。

1888年,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诸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陷入无旗可挂的尴尬,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于是奏请慈禧太后,请求颁发一面能够代表大清的旗帜。

慈禧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最后决定采纳郭嵩焘的意见,使用黄龙旗为大清国国旗,并设计为四角龙旗。

1912年1月10日,黄龙旗“寿终正寝”,结束了它的使命。1917年7月1日,发生“张勋复辟”事件。张勋康有为等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出御太和殿,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张勋受命为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黄龙旗又在北京城出现。此次复辟仅历时12天即告结束。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率军入京,张勋遁入荷兰使馆,溥仪再次退位,黄龙旗又被废除。

三角黄龙旗:由于军舰必须悬有政府的旗号以供辨识。清廷于1862年(同治元年)以"三角黄龙旗"作为官船的旗号。到了1881年(光绪七年)9月,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回国后,由于三角形的旗与西方各国军舰上的国旗皆不相同,将黄龙旗改为长方型。旗为羽纱质地,正黄色,用羽纱镶嵌青色五爪飞龙,龙头向上。

1894年甲午战争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1909年清政府设立海军部,并颁布新衔别旗,左上角为黄龙旗。黄龙旗是清朝皇帝的象征,以黄龙旗做为国旗有“朕即国家”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赤色代表吉祥、喜庆,而黄色最尊,以黄色为正色。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等,反映人民企盼黄天。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物,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对自己的先祖,无论是伏羲、女娲,还是炎帝、黄帝,都神化为龙的形象。

(据网络资料整理)

 

[下一篇] 我讲龙故事:高亮赶水

[上一篇] 我讲龙故事:二月二龙抬头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