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早期记忆——勤工俭学
早期记忆——勤工俭学
作者:徐树仁
       以前,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开学时间是不一样的,因为农村学校有两个农忙假。春季一般在五月份,主要是根据农时播种;秋季主要是秋收,具体时间由学校根据情况自己决定。伴随秋季农忙假就会安排一些勤工俭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学校增加收入,大概在2003年前后废止。
       农村学生,尤其是初高中学生,在农忙时肯定是家里的得力助手。况且大部分教师都是民办教师,家里土地的微薄收入也是支撑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这些教师得去忙着一年的收获,所以农忙假对解决农村学校实际困难来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上边拨款较少,学校的活动经费大部分靠收学生的学费。为了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勤工俭学便成了农忙假中布置的重点工作之一,具体收什么农作物完全是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而定。
       我的家乡是沙性土壤,是驰名中外的“东路花生”产区,生产的花生以果白、果大、粒饱、色鲜、味美著称,是农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所以,学生每年都是要交上一定数量的花生作为勤工俭学的成果,教师晾干后再卖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
       中师毕业后上班,分配到了离家二十多里的一所农村中学。虽相距不远,但隔着一条沙河,土壤的性质不一样。那里是粘土土质,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勤工俭学有时候收玉米,更多的时候是组织学生去打草。
       离学校十几里是著名的青龙山山脉,那时候还没有开发,属于原生态。学校定好时间,各位班主任组织学生或骑车、或步行,带着镰刀、绳索等工具赶到半山腰的一处比较平坦地点集合。教师布置好任务,嘱咐好学生注意安全,学生便四散而去。在等待的时候,教师们上山采摘野酸枣,或是扑捉当地有名的“油蚂蚱”为乐。
       这个中学学生来源由平原地带的“东四村”、半山区的“中六村”和山区的“西三村”组成,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区别。平原地区的学生在附近拿着镰刀割草尖,松松垮垮的一捆不过十几斤;半山区的学生比他们强一些,草捆紧凑、大一些;而山区的学生翻山越岭,背回来的草捆结结实实,一般人都拎不动。记得初二的一个男生,翻越两座山背回的一个草捆,上秤九十多斤,一天背回来四个,如今仍然能记起他的名字。
       打回来的草事先就约定好,讲好价卖给当地的村民。由他去给每个学生过秤,记上总数,每位班主任再同时记上学生个人的数量。中午,师生围坐一起,吃着带去的干粮,喝着带去的水稍事休息。下午,“西三村”的同学仍去打草,剩下的有的闲逛,有的稍微应付地割点了事。
        七年后,我调回了老家附近的学校,每到农忙假时节就又“收花生”。有一年,为了确实做好“勤工俭学”工作,也为了融洽师生感情。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带着全班学生去收获完的野外真真正正捡拾了一天。看着几麻袋劳动成果,师生心里充满了喜悦,还被学校评为了“勤工俭学”工作模范班集体。
       随着国办教师不断充实到乡村学校,民办教师也转为国办教师,农忙假也根据形势取消了。免收学费、免收课本费,国家按学生人数对学校进行拨款,勤工俭学也就取消了。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爷爷的菜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