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文坛动态
文坛资讯
本会动态
征稿评奖
文坛趣事
原创作品
诗词
散文
摄影
美术
书法
小说
人物风采
文艺名家
群星灿烂
民间高手
行走天下
民俗文化
民风民俗
传说故事
记住乡愁
历史文化
创作漫谈
作品评论
创作理论
采风理论
关于我们
申请入会
本站声明
本网简介
本会机构
本会章程
本会简介
建议意见
会员服务
采风基地
本站推荐
哲理短语
采风专题
会员单位
首页
>
散文作品
> 难忘的小人物
难忘的小人物
作者:
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难忘的小人物
刘维嘉
这些日子,心里颇不平静,想起了过去那令人难忘的小人物。
过去年间,我经常接触许许多多普通的劳动者,各色各样的小人物。时过境迁,如今在大街小巷已经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儿了,有的行当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隐退。但我仍然记忆犹新,深深地怀念着他们。
卖百货的老大爷
少年时代,在县城经常看到一位老大爷推着百货车,摇着拨浪鼓沿街叫卖。
那是一辆手推双轮售货车,车的上面平放着木质货柜,货柜分成好些格子,小格子上面盖着折叠玻璃小门儿,里面分别放着针头线脑儿、铅笔文具、烟袋和烟袋嘴儿、线袜鞋垫儿、绣花线和子母扣儿、松紧带儿和女孩子跳绳用的橡皮筋儿。车上还有搪瓷脸盆、暖壶、棉布被单、秋衣秋裤、球鞋和那年月流行的黑面条绒懒汉鞋。在货柜中间部位的两侧,固定着木质竖杆,上面用横杆连接着,在横杆上挂着鸡毛掸子、鞋带儿和腰带。
卖货的老人个子不太高,身体有些发胖。他的头上长着很短的齐刷刷的白发,眉毛也全白了,几根长寿眉特别的显眼儿。脸上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热情和蔼的微笑,我们胡同儿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不认识他的。
他经常推着百货车从胡同儿的西口儿进来,把车停在较宽敞的路边儿,拿起拨浪鼓有节奏地摇起来。那个拨浪鼓的杆有一尺多长,上面依次排列着三个鼓,最上边儿的是一个小铜锣鼓,中间的是稍微大一点儿的皮鼓,下面的皮鼓就更大了,在三个鼓的两侧,都有线绳儿,一头儿固定在鼓边儿上,另一头儿有小珠子。每次摇波浪鼓,老大爷就用右手握着拨浪鼓下面的杆子,把拨浪鼓向前倾斜着举起来,左右摇晃,那些珠子就反复地敲打着鼓面,拨浪鼓声,响的很远,在院子深处都能听到。院子里的人一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就知道卖百货的来了,最先从院子跑出来的是小孩子们,都是来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媳妇来到车前,都是买一些头卡子、绣花针、绣花线、雪花膏什么的。老太太买顶针儿、扣子、针线。抽烟的人有的买烟嘴儿,但更多的是买卷烟纸和打火石。在百货车前,总是围满了人,有买东西的,也有和他聊天儿的,小孩子们常常围着货车跑来跑去,相互追逐着,打闹着,不亦乐乎。
遇到没人来买东西,他就收起拨浪鼓,推起百货车,迈着稳健的脚步向胡同儿深处走去,不大功夫,拨浪鼓的声音又从那里传来,在胡同儿里回荡。
那天傍晚,我们去西海子电影院看电影儿,当穿过鼓楼门洞儿后,路过一个小百货店,在那里看到了熟悉的老大爷和百货车,那是只有一间房的小百货店,坐落在马路的东侧,只见那位老大爷正忙着从货车上往店里搬货物。
过了若干年以后,那里已经不卖百货了,熟悉的老大爷也不知去了哪里。
“马大人儿”
从前,在我们大杂院儿斜对面儿,有个大车店,紧挨着大顺斋糕点厂,我和院儿里的孩子们经常到那里玩儿。
在大车店里,我们认识了“马大人儿”,都称呼他马叔叔。
马叔叔40多岁的样子,矮胖,个头儿才和八九岁的孩子一样高,走起路来,左右摇晃,脚步很快。他那黑红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胡同儿里的人们都认识他,习惯称呼他“马大人儿”。
那个年月,还没有普及汽车运输,大车成了民间运输的“主力”,大车靠驴、马和骡子拉。这些大车用的是木轱辘,更多的是胶皮轱辘,都是两个轱辘的,后来有了四个轱辘的。大车店的空间比较宽敞,可以停放好几辆大车,东边儿还有拴喂牲口的地方儿。“马大人儿”就在大车店看门儿,每天天不亮,他就早早起来,用竹扫帚把大车店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们院儿上小学的孩子放假了,常到大车店玩儿,“马大人儿”很喜欢孩子,他常给孩子们讲故事,有时还拿稀罕的豆饼给孩子们吃。夏天,大车店常有苍蝇、蚊子甚至牛虻,“马大人儿”就用手里的芭蕉扇给孩子们驱赶这些害虫。遇到胡同儿里来卖五香芽豆的,他经常买点儿,自己舍不得吃,全分给了孩子们。
胡同儿只有两个自来水管儿,一个在民族小学门前,另一个在胡同儿的东头儿。我们院儿里也有自来水管儿,大人们看到“马大人儿”不方便去挑水,常常用水桶接满水,送到大车店,倒进门口儿的大水缸里。有的人家儿还把节省下来的粮票儿、布票儿、工业券送给“马大人儿”,每次给他,他都不要。这些家长没办法,只好把这些票证放到“马大人儿”旁边儿的小桌子上,马上转身离开,“马大人儿”只好收下。
春秋季节,“马大人儿”经常穿着掉色的打着补丁的蓝布褂子和黑布裤子。补丁再次破损后,他就自己缝补,还买来染布的染料,用黑铁盆在煤球儿炉子上煮染,有人见了问他:“为什么不买布做身新衣裳?”他说:“自己的布票儿都给爹娘了,衣裳破了补补,再染染,就变成新衣裳啦。”春节前夕,大院儿的不少人家儿给他送去小楼儿买的年糕坨儿,还有水果糖、花生、葵花籽儿,他都舍不得吃,说是给爹娘留着。
已经记不清大车店是哪年哪月没有的了,以后,再也没见过“马大人儿”。
我到残联工作以后才得知,“马大人儿”患的是侏儒症,类别属于肢体残疾。时常想起他,多么想再见到他,继续听他讲故事。
送煤的“黑大个儿”
胡同儿的中部有一个国营煤店,在民族小学的东侧,现在的人民商城所在位置。
煤店南北贯通,行人和车辆可以穿行,过了煤店就是新华大街。煤店的场地很大,北侧是开票处,东侧盖着高高的车间,车间的南墙根儿码放着蜂窝煤,中间堆放着煤球儿和劈柴,旁边儿有卖煤球儿用的地秤和煤球儿筐。工人们常在那里用筛子摇煤球儿,以后有了摇煤球儿的机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后来有了带自卸功能的运煤汽车,这些汽车满载冒着热气的机器煤球儿,行驶在大街上,把煤球儿送到各个煤店。后来,烧煤球儿的渐渐少了,很多居民都改烧蜂窝煤。
过去,煤炭都是按人定量供应的,要带煤本儿才能购买。
居民去煤店买煤,有的人家儿买了煤,都是自己往家里拉,而大多数家庭是先到煤店开票儿,交了钱,再支付一点儿运费,带好收据,回家等着送煤的来送。
常来我们院儿送煤的是一位魁梧壮实,浓眉大眼,说话瓮声瓮气,40多岁的大个子。他的头上、脸上、手上和身上总是覆盖着一层黑煤灰。他对院子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非常熟悉,每次来送煤,总是准确无误地来到各家各户门前。他对我们这些孩子也很熟悉,知道我们是哪家哪户的。他每次送煤来,院儿里的人们都会给他递上小板凳儿,让他歇歇脚儿,给他沏上茉莉花儿茶或者“高末儿”,可他总是顾不上歇歇,喘口气儿,喝口热茶。到了冬季用煤高峰,他就更忙了。
要送的煤球儿都是用荆条编的筐装着,每个煤筐能装50斤,煤筐上有两个对称的耳朵,用来提筐用。这些筐在送煤的三轮儿车分上下两层摞着,车上还放着乌黑锃亮的扁担。“黑大个儿”推着三轮儿车,习惯用双手紧握车把,左肩膀上还要套着绳子,另一头儿挂在三轮儿车上,身体往前倾着,头低低的看着脚下的路面儿,双脚艰难地一步一步往前迈。到了我们院儿的大门口儿,他把车停稳,在车后面用车上的砖块儿给车轱辘打好眼儿,然后把扁担放到肩上,用钩子分别钩在两个煤筐的一个耳朵上,他的两只手分别握住两个煤筐的另一个耳朵,挑起一百多斤的煤筐,一步一晃地,迈着沉重步伐向前走,缓慢走上高高的斜坡儿,走进院子,把煤送到买煤的人家儿。
后来,烧煤球儿的越来越少了,居民们逐渐喜欢上了干净的蜂窝煤。赶上送蜂窝煤,“黑大个儿”就用木板儿搬煤,尽管他戴着围裙,但身上仍然布满黑色的煤灰。
1986年,我们家搬到了北苑,就再也没有看到送煤的“黑大个儿”。
“磨剪刀的”
那个年月,“磨剪刀的”都是中年汉子,也有一些老头儿。从他们的口音中,就知道他们不是本地的,有天津的,也有山东的,还有河北唐山的。
“磨剪刀的”似乎都是一模一样,他们戴着再生蓝布做的围裙和套袖,肩扛一个长条儿凳子,一年到头儿穿行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边走边吆喝,兜揽生意。
在长条儿凳子一头儿,固定着两三块儿磨刀石,凳子腿儿上还绑着罐头盒做的水罐儿,里面放着水,插着绑着布条儿的木棍儿或铁丝,磨剪刀前,要从水罐儿蘸水往磨刀石上涂洒。凳子的另一头儿绑着坐垫儿,还挂着一只小木箱,箱子里装着锤子、钢刀等必备工具。他们常用的磨刀石有七八块儿,表面粗细都有。他们的吆喝声非常悦耳,在院子里,经常会听到“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音很有节奏感,尾音往往拉得很长,还夹带着韵味儿。有的还带着铜号,站在胡同儿里吹,铜号和少先队员吹的号一个摸样,不同的是,铜号的表面有很多地方儿都磕瘪了。他们吹的号从低到高只有两个音节,声音很大,传的很远。还有的带着铁片儿做的快板儿,边走边呱嗒,那“哗啦!哗啦!”的声响也是很有节奏感的。每当这些声音传到院子里,大人们就会拿着剪子、菜刀来到胡同儿里,让“磨剪刀的”给磨。
磨剪子、磨刀的方式很简单,他们从肩头放下长凳子,骑坐在凳子上,低头猫腰儿干。在开始干活儿前,先要用水把磨刀石浸透。“磨剪刀的”双手由于长年的劳作,手背很粗糙,手掌满是老茧,尤其是大拇指和食指上更是布满厚厚的茧子,有的还裂着小口子。
过去,人们常用的剪子有长剪、短剪、圆头剪、尖头剪,磨剪子之前要先看看剪子与磨刀石的角度,剪子中轴的松紧。当剪子的两片合在一起后,剪子尖儿必须对齐,不松不紧。“磨剪刀的”把剪子磨好后,对那些剪子把儿过松或过紧的,就用锤子敲打剪子中轴进行调整,直到松紧合适。然后用布条儿试一试剪子快不快。剪子磨好后,他们再递给剪子的主人试试,人家满意了再收钱。
“磨剪刀的”在磨刀前,先用手捏捏刀背儿,再眯起眼睛看看刀刃儿该如何磨。磨刀分为粗磨和细磨两道工序,粗磨用粗石或废砂轮儿,细磨用深灰色磨刀石。刀磨好后还要看看刀把儿的铆钉是否松动,如果松动了,他们就用小锤子敲紧固牢。对那些刀刃儿已经很钝的菜刀,要用戗刀加工,戗刀是用锯床上的钢锯条制作成的,戗刀刀把儿约三十厘米长,刀把儿的两头儿有木头把手,与刀呈十字形。戗刀时,把菜刀平放在长凳子上,用木塞塞紧,“磨剪刀的”用肚皮顶住戗刀把柄的顶端,双手分别抓住戗刀两侧的把手,用足劲儿向前推动戗刀,一刀一刀地在靠近菜刀刀刃儿的地方儿削去薄薄的一层,宽有两厘米左右,然后,再按常规把刀刃儿磨快。
后来,“磨剪刀的”不再肩扛长凳子,他们用上了手推车、自行车、三轮儿车,但吆喝声却始终不变,还是那句耳熟的老调儿和铜号声,只有铁快板儿的声音听不到了。
剃头匠
过去,县城的理发店仅有七八家。邻居之间,谁的头发该理了,都找会理发的帮个忙儿。赶上大人工作忙,顾不上给我们推头,就给我们一毛钱,让我们找走街串巷的剃头匠。剃头匠常常肩挎装着理发工具的书包,手里拿着一个形似镊子的钢叉,行话叫“唤头”,那是剃头匠在走街串巷时普遍使用的一种行业标志性用具。它是用两根条铁做的,一头儿烧结成把儿,另一头儿微微张开,有一尺多长,左手拿着它,右手用一根儿大钉子,不断从两根铁条儿的缝隙中间向上蹭着挑,发出响亮的“嗡—嗡—嗡—”的声音,代替了他们的吆喝声。人们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剃头匠来了。我们小孩子推头也爱扎堆儿,钱是各拿各的。我们把剃头匠叫进院儿里,谁想推头就从家里搬出凳子来,坐在院子里推。剃头匠用的是手推子,赶上推子夹头发,我们都会疼的呲牙咧嘴的。遇到这种情况,剃头匠就会调调推子上的旋钮,一直调到不夹头发为止。
西院儿的一位老大爷喜欢剃光头,他每次剃头,我们总是围在旁边儿看。剃头匠先用长长的毛刷子在放着胰子(即肥皂)水儿的茶缸子里沾一沾,在老大爷的脑袋上麻利地、均匀地涂抹,随后拿起剃头刀儿,在牛皮做的杠刀布上摩擦刀刃儿,让两面儿的刀刃儿锋利点儿,然后就开始刮,老大爷的头发随着肥皂沫儿一起被刮下来,露出灰白色的头皮。
现在,理发店到处都是,剃头匠用的都是电推子和干电池推子,也不用走街串巷了。剃头匠使用了不知多少年的“唤头”也进了博物馆,但是“唤头”的“嗡—嗡—嗡—”的声音,还经常在我的耳边萦绕。
卖报的老人
我家后院儿住着旅美华侨池姥姥一家,她非常喜欢看报纸,尤其喜欢看《人民日报》和《北京晚报》,每天都从来胡同儿卖报的老人那里买。
这位老人瘦瘦的,个子很高,头戴褪色的蓝布帽子,脸上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儿,两颊深陷进去,脖子细长,他的喉结突出,说话的时候儿,喉结一动一动的。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在自行车的大梁上系着褡裢,车把前还拴着绿色帆布包儿,里面都放着报纸。他的声音清脆宏亮,在屋子里都能听到他卖报的吆喝声儿:“人—民—日—报——!北—京—晚—报——!”
每次听到卖报老人的吆喝,池姥姥就会赶紧出来买报纸。有时候,卖报的老人也会把报纸送到池姥姥的屋门口儿。邻家已经上小学六年级的一位姐姐也经常从他那里买《中国少年报》。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许多报社停刊了,从此,卖报纸的老人就再也没来过,后来有人告诉我,这位老人姓党,住在西海子一带。
看车的安全员
县城40岁以上的人也许还记得,在鱼市口儿南侧,通州百货商场旁边儿,那位看自行车的人。
他中等个儿,年龄在50岁上下,风吹日晒把他的脸变得黑红黑红的。他的胳膊上佩戴着红袖标,上面印着“安全员”三个黄字。每天早晨,他带着四条腿儿的木凳子、暖壶和一个大茶缸子,准时来到他的岗位。在看自行车的同时,还负责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醒过往行人和进出商场的人们注意交通安全。
他常常拿着铁片儿做的喇叭进行宣传。这种喇叭的小头儿可以扣在嘴上,另一头儿从小到大呈圆锥形状。每次路过那里,都会听到他高亢嘹亮的嗓音:“同志们,为了大家方便,请按顺序停放自行车。”“请大家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为人民服务,请大家扶老携幼,照顾好不方便的人。”后来,他用上了装着电池的手持电喇叭,声音更加响亮了。
鱼市口儿一带有县城的首家大商场,小商店也很多,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在那里存自行车的比较多,自行车有永久牌、凤凰牌、飞鸽牌,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这些自行车的颜色主要有黑的、绿的。当他看到来存车的人没有码放好自行车时,就走过去把自行车码放好。有的自行车被大风刮倒了,他就给扶起来,看到有的车把歪了,他就用双腿夹住车前轱辘,帮助整整车把。
后来,再也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儿。
掏粪工人
我们大杂院儿有五排平房,住着十几户人家。院子最后一排房的后面有个公用厕所,从大门口儿到厕所来回要走100多米,上下十几个台阶儿。
县清洁队的掏粪工人们总是定期来掏粪,每次来五六个人。
他们是坐着大粪车来的,粪车是用货车改装的,上面固定着圆形大粪罐。他们每次来,都坐在大粪罐上,身旁放着大粪桶和大粪勺儿等必备的掏粪工具。大粪桶有一米多高,圆锥形状,桶口儿大,桶底儿小,上粗下细,从上到下箍着五六道铁箍。工人们都身穿劳动布工作服,肩膀戴着厚厚的圆垫子。
掏大粪是个体力活儿,大粪桶装满粪便后有100多斤重。掏粪的工具有两种,一个是橡胶粪勺儿,用来掏粪便,一个是小吊桶儿,用来舀粪汤。到了冬天,还要带上长把儿铁勺子和扁铲,扁铲安在长长的木棍儿上,用于铲茅坑儿里结冰的大粪,然后再用铁勺子崴出来,装入大粪桶。
记得那天去厕所,看到掏粪工人弯曲着腿,熟练地将装满大粪的粪桶背上肩膀儿,再背起沉重的大粪桶慢慢站起来,向院儿外走,一路上身体往前倾着,迈着沉重的脚步,大粪汤儿也在粪桶里晃荡着,经常溅到地上,也溅到他们的身上。他们走到院儿门口儿大粪车旁边儿以后,再顺着搭在汽车上的木板子登上汽车,把大粪倒进大粪罐里。后来,大粪车又进行了改造,掏粪工人将大粪桶放到摇臂上,再抓起摇把儿,把大粪桶提起来,大粪就倒进了大粪罐。他们刚忙活完,有一个掏粪工人拿着铁锨和笤帚,又回到了院子里,用铁锨从甬道边儿上铲了土,沿着甬道,把撒在地上的大粪汤儿都进行了覆盖,然后再用笤帚打扫干净,把那些脏土搓到铁锨上,倒在大门口儿的垃圾堆里,这才和同事们一起乘车,到下一个掏粪点儿继续忙活。
他们每天走街串巷的,默默地重复着这样的劳作。
现在,人们再也看不见身背大粪桶掏大粪的清洁工了,取而代之的是抽粪汽车。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年月还有敲着梆子卖香油的,挑着胆子锯盆儿锯碗儿锯大缸的,骑着自行车焊洋铁壶、捏糖人儿的,推着小推车弹棉花的,东街有修钢笔、修马灯的,东关有钉马掌儿的……
他们都是非常不起眼儿的小人物,没有什么显赫的社会地位,总是在平凡的位置上默默无闻地,任劳任怨地辛勤劳作。
他们宛如天上的星星,在太阳光芒的照耀下,显不出自身的流光异彩,但是,他们始终用自己那微弱的光芒照耀着人们。
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常常从时光的罅隙里破空而来,在我的眼前浮现。
2011年1月25日
来源:
采风网
点击量:461
发表时间:2022-10-26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我的小动物朋友
评论
登录
/
注册
栏目导航
诗歌作品
散文作品
书法作品
美术作品
摄影作品
小说作品
行走天下
热门
七律 鸿雁
避暑胜地小草坝
收缴黄色手抄本
路过牛街,打卡古镇
“羊肉串”有味道吗
脚板要跟进
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南风(诗二首)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掠影
一生是旅游 我每天都在歌咏
最新发表
“奇”牌保险柜展示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
会员风采(118期)
行香子 赞秋色如画
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
小轩窗,正梳妆
我用我的笔,想念你的芳华
美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应是一个动词
老师植下的一个梦,藏着一个孩子的未来
就用普普通通的面容,扮演英雄的角色 ——...
种在土里的洒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已有采风网账户,请绑定已有账户
没有采风网账户,需要新建账户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