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杨雨田参加革命的一段经历
杨雨田参加革命的一段经历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王瑞龙先生(右)、王健(后排)和作者在辛集


杨雨田参加革命的一段经历

刘维嘉
  这天,我和好友王健一起来到他的老家辛集村,采访了他的父亲王瑞龙。战争年代,王瑞龙曾经担任过村里的儿童团指导员。在采访中,王瑞龙还向我讲述了肖林村杨雨田最初参加革命的经过。随着他的讲述,杨雨田那段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经历渐渐呈现在我的眼前。
  肖家林村(俗称肖林村)在西集镇东南约10里处,与南边的辛集村一堤之隔。肖林村的杨雨田,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很多年以前,他曾经跟王瑞龙讲过自己当年走上革命道路,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那段经历。
  新中国成立前,杨雨田一家也和乡亲们一样,艰难地生活在日伪军“扫荡”“清乡”,国民党抓壮丁等恶劣的生活环境中,苦不堪言。
  杨雨田家是开香油坊的。他家的香油精工细作,货真价实,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认他家的香油。他一家人靠着辛勤劳作,即便是兵荒马乱的,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1944年大秋前的一个早上,杨雨田还像往常那样,挑着香油挑子去卖香油。当他走到岳上村后边的田间小路时,突然听到棒子地唰唰响,冷不丁地从里面钻出一个人,吓了杨雨田一大跳。
  那人伸手拦住杨雨田问:“嗨,你是干什么的,这是要去哪儿?”
  杨雨田惶恐地回答:“我是卖香油的,要去南高屯。”
  “你是哪个村的?”
  “肖林的。”
  那人微微点了点头。杨雨田定住神,只见那人戴着一顶破草帽,穿着一身破衣裳,腰上系着一个搭袍,虽说这身打扮,但他很精神。
  那人又说:“你去南高屯,帮我捎封信吧。把信送到村东头,交给管会众(当时村里的治安维持会)的就行了。”
  说话间,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杨雨田说:“你把信给掖好,别弄丢喽。”
  接着,他又说:“不管你识不识字,这封信不准看,我的信上有记号,你要是看了,我会来找你的!” 
  接过信后,杨雨田愣了一下,不知这是什么信,也不知那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虽说心有困惑,可没敢多问什么。
  那人也没再言语,往前扬了扬下巴说:“你别害怕,就照我说的做,你赶紧去吧。”那人的话带着命令的口气,让杨雨田不得不去。
  说完,那人转身又钻进了棒子地。杨雨田小心翼翼地把信揣进褂子兜里,生怕给弄丢了。他抄起香油挑子,起身往南高屯方向走去。
  一路上,杨雨田边走边嘀咕,心想:我这不是碰见鬼啦,这可怎么是好?他又想:自己不想摊上什么不好的事,也不想惹什么麻烦,不就是给捎一封信吗,到地儿给人家不就得了。可自己从来不和会众的人来往,给他们送信,还真犯难了。他心里这样想着,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远远看到南高屯,他的脚步更慢了。他硬着头皮正要进村的时候,突然发现,村口的麦秸垛后面闪出一个人来,正是刚才让他给捎信的那个人。杨雨田一惊,心里既紧张又害怕,不知道那人究竟要干什么。
  只见那人四下里张望了一下,走近杨雨田,小声问:“我给你的那封信呢?快给我吧。”
  杨雨田赶紧撂下挑子,伸手掏兜把信递给他。那人拿到信,打开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说道:“嗯,不错,你还挺实诚的。刚才,我一直跟着你,瞅见你很为难,也知道了你的心思。”
  此时此刻,杨雨田这才放下那颗悬着的心。那人接着问:“你叫什么,识字儿吗?”杨雨田都如实告诉了他。
  那人问完之后,面露笑容地对杨雨田说:“老乡,耽误你的生意了,你去卖油吧。以后,我还会找你的。”说完,那人朝村外走去,消失在青纱帐里。
  此时的杨雨田,心里更是犯嘀咕了。心想:你说这人到底要干啥,这不是成心要找我的麻烦吗?这人是打劫的,是土匪,是汉奸,是日本特务,还是打鬼子的?这人还要找我,他到底要干什么?想到这些,杨雨田再也没心思去卖香油了,他转过身,挑起卖油挑子往辛集走去。
  回到家里,杨雨田把今天路上遇到的事情跟媳妇一五一十地说了,两口子合计来合计去,不知往后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杨雨田想:躲是躲不过去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爱咋地就咋地吧。他虽然这样想,可他媳妇对他更担心了,生怕卖香油的时候遇到麻烦。
  第二天早上,杨雨田挑起香油挑子,照常出门卖香油。媳妇也叮嘱他路上小心,一直送他出村。他边走边想:这回咱不往北去了,咱往东到香河卖去。就这样,一连好多天,家里都没出什么事儿,也没什么人来找他。
  大秋后的一天深夜,杨雨田还没睡,他披着夹袄,侧卧在炕头,借着煤油灯,点燃烟袋锅,一边吧嗒吧嗒抽烟,一边盘算着该进做香油的芝麻了。要是进不来芝麻,这生意可就没法儿做了。他想:如今兵荒马乱的,去哪儿买芝麻好?前些日子听说,香河有个做豆腐的,买了好几麻袋黄豆,半路上让人给打劫了,人也被打伤。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杨雨田这样想着,就是睡不着,他一袋又一袋抽着烟,眯缝着眼睛,继续想着他的心事儿。
  忽然,窗外隐隐约约传来低沉的声音:“老杨,老杨。”
  杨雨田一下子惊醒了,心想:这大半夜的谁来找我?他赶紧下炕,趿拉着鞋, 拿起炕边的棍子,以防不测。
  紧接着,那人又低声喊着:“老杨,是我,快开门。”杨雨田终于听出来了,这是让他给捎信的那个人的声音,声音是从窗外房檐上传下来的。
  杨雨田问:“这么晚了,你来干啥?”
  “你先开门吧,我找你待会儿,有话跟你说。”
  杨雨田推醒炕上的媳妇说:“快醒醒,快起来,家里来人了。”
  他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到屋门口,硬着头皮打开屋门。门一开,那人大摇大摆地走进屋里。那人进屋后,就像在自个儿家那样,掀开褂子,从腰里抽出一把盒子枪和两颗手榴弹放到炕头,然后脱鞋上炕,盘腿坐在炕头,拽过被子盖在腿上,就跟杨雨田聊了起来。
  杨雨田疑惑地问:“这么晚了,你是打哪儿来的,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从侯各庄过来,刚才让我给埋了一个人。”
  杨雨田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忙问:“他干啥来的,就让你给埋了?”
  “他不忠诚,是汉奸。”杨雨田听了他的话口儿,已经猜出来,这个人一准是八路军锄奸队的。
  还真让杨雨田给说对了。那人敞开话题,对杨雨田说:“今天来找你,是想让你加入咱们穷人的队伍,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闹革命,杀鬼子,除汉奸,斗地主,分田地,让天下穷人翻身得解放……”那个人说了很多,让杨雨田心里暖乎乎的,一下子明白了不少道理。
  听了他的话,杨雨田又惊又喜,惊的是,早就听说过县支队,还听到不少他们打鬼子除汉奸的神奇故事,今儿个总算见到他们了。喜的是,自己耳闻目睹了日伪军和汉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暴行,对他们恨之入骨,早就想参加八路军,今天终于如愿了。
  那人还说:“我们已经考验过你了,你还记得我让你给捎的那封信吗?跟你说吧,那封信上根本没有字。你要是真的把信送到会众,那可就真麻烦了。”
  接着,他又说:“我们信得过你,就跟着我们干吧。不过有一点要和你说,跟着我们干,要不怕吃苦受罪,不怕掉脑袋。眼下不要暴露自个儿的身份,你还卖你的香油,有什么事,我会来找你。”
  杨雨田听了,默默点点头。说话间,院儿里的公鸡已经打鸣,天蒙蒙亮了。
杨雨田赶紧让媳妇给准备吃的。媳妇手脚麻利地煮了一大锅面条汤,他嘱咐媳妇多放香油。他们一边聊,一边吃,直到天大亮的时候,那人才起身告辞。
  临走,那人给了杨雨田一颗手榴弹,一边教他怎么用,一边说:“这家伙老得带在身上,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是保命的。”
  “你看,忘了跟你说,我是三通香联合县支队的。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说到三通香联合县支队,西集一带的老百姓都知道,他们是专门杀鬼子、除汉奸的。
  据记载:三(河)通(县)香(河)联合县于1944年组建,先后隶属冀热边特委第一地委和冀热辽边区党委第十四地委领导,并由冀东军区所属部队的十三团和二区队的部分人员以及路南回民队组成三通香联合县支队。1945年,上级决定三通香联合县建制撤销。1946年,上级在西集举行了通县单独建县大会。不久,三通香联合县支队归属冀东军区领导并被改编为五十三团。在抗日战争期间,三通香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对敌开展政治攻势,瓦解伪军,摧毁伪组织,惩处汉奸,阻止敌人抓丁抢粮,破坏敌人的封锁沟墙,开展反“清乡”斗争等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从此以后,那人接长不短地来杨雨田家落脚,有时候还带着人来。一来二去的,杨雨田对他们更加熟悉了,知道他们都是苦出身,专为劳苦大众打天下。他的家也成了三通香联合县支队的秘密联络点。他为自己能够参加队伍感到无比自豪,什么危险不危险的,他早给抛到脑后了。
  过了一段时间,那人来找杨雨田,让他第二天到邻村杨家洼开会,并告诉他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干什么,跟着去就行了。自此,杨雨田经常参加地下党的活动,逐渐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三通香联合县支队在他家开会的时候,杨雨田就让媳妇到院外假借干活儿站岗放哨。
  杨雨田经常跟着那位叫“八路”的人,还有他的战友走村入户,发动群众,壮大组织,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开展对敌斗争,杨雨田的香油生意也因此几乎停止。就这样,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入党那年整整40岁。到了1947年,杨雨田已经成了公开的党员,在村里当了村长,组织乡亲们斗地主,分田地,实施土地改革,配合地方武装在西集一带开展革命斗争。
  据记载,杨雨田自1956年开始,担任河北省通县上坡乡人民委员会乡长。195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将通县和通州市划归北京市所属。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于同年4月初,将通县和通州市合并改为北京市通州区,杨雨田继续担任北京市通州区上坡乡人民委员会乡长……后来,他一直住在肖林村,直到1984年11月辞世。
那位老八路叫什么名字,王瑞龙没有听杨雨田说过,只知道他是“八路”。后来,杨雨田再也没有见过他。杨雨田曾经四处打听这位带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人,有人说他跟随大部队南下了,也有的说他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如今,王瑞龙已经83岁了,刚刚吃过的饭都说不清吃的是什么了,但他对杨雨田的事儿却记得很清楚。他也说起自己10岁那年参加了辛集村的儿童团,时任儿童团指导员,村里的王志俭任儿童团长。王瑞龙自1969年开始,在辛集村党支部书记岗位连续任职10年。改革开放初期,王瑞龙担任过西集公社社长,后来调入通县林业局,直到退休。
2019年4月26日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有一种鼓励,叫认可与包容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