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蹦出珠算这个话题来了,我想有它的偶然也有它的必然。
前几天我与一个朋友不知什么事,话题转到算盘(珠算)上来了。他说年轻那会儿他在有着几千人的一个大企业干财务,桌子上的算盘是每日每时都离不了的:每天的记账算账,要动手播拉播拉算盘珠子;平时的报销账款,几张发票的数额加在一起总共多少数字,要打上几遍算盘,结果都是一个数字才能保证不错;特别让他引以为豪的是到发工资和奖金的时候,因为每个人的奖金数量的变换,他的屁股就像被钉在椅子上似的,甚至屎尿都得憋着,要播拉算盘珠子一遍一遍地算出来。待每个月这项涉及民生的工作完成以后,他都会觉得这样紧张地播拉算盘珠子是最能体现他的价值了!
我今天想起了算盘(珠算)其实是回忆、也是要记住。
我是在二年级时开始学算盘的,记得那是每周仅有的一节珠算课。开学新课表发下来,又添新课啦!兴奋地我在琢磨着这珠算课好学吗?
第二天开始上珠算课了,班主任通知我们这些一打一蹦高的屁小孩明天上珠算课,都要带着算盘来。
珠算课开讲了,一位个子不高的年轻女老师拿来一个大大的算盘,这算盘在讲台上竖起来都超过她的腰高了。讲课开始,她欠着脚把这个从没见过的大算盘,挂在教室黑板的前面,好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老师一边讲着一边动手拨拉大算盘珠子。说:横梁上面的一个珠子代表着“5”,横梁下面的一个珠子代表着“1”。老师讲着我看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怎么老师讲课用的算盘上的算盘珠子拨上去,能够站在那滑不下来呀?可我们的算盘珠子是可以随意移动的,稍不注意那珠子就跑了。
带着这个问题直到下课,走进黑板处我才清清楚楚看到,原来教学用的算盘,为了不让算盘珠子“瞎跑”,那串着算盘珠子的铁杆杆上粘着一层毛毛。
第一节课,老师简单对珠算的几种运算进行了讲解后,就单刀直入地为我们讲课了。记得首先学习的珠算是加法运算!就是在算盘上先打出从一到九的数字,然后接着从一开始“一上一,二上二,”以此类推。
当然一加一,二加二是不进位的加法,口诀就是:“一上一、二上二”;到了加三时就要有进位了,那口诀就会变为“三下五去二、二四下五去一”了;而到了加五时,口诀又变了:是“五去五进一”,在加六时又成为“六上一去五进一”。好复杂啊,这怎么记得住呢?
记得珠算课上了几节课后,许多同学都感到学习的困惑。不仅仅因为口诀的变化和操作的变化,使许多小同学都摸不着“门”,还有那每周才有一次的课程,中间隔得时间一长,上回讲得这次学习是都忘了。但老师反复强调说首先要背熟加法口诀,这是运算的根本;回家还要多多练习,这是学好珠算的实践。记住了老师的教诲,那就背口诀啊,但要记住真是不容易的,什么是“六上一去五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啊,搞都搞不明白,怎么好记住呢?
好歹爸爸会珠算。家里有个老师那就方便多了,自己在写完了语文、算数作业后,一个口诀、一个口诀地问起了爸爸。爸爸告诉我,这珠算的加法有不进位的,还有进位的,先学好了不进位的再学进位的。终于经过几天的努力,还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把加法口诀都记住了!终于明白了“一下五去四”和“四下五去一”是什么意思。下一步就是该练手指头了。
我们的珠算课在上到减法课程的一半时,那场意想不到运动来了。这成了不学习最好的理由,所以珠算的乘除法就根本没有学。
上个世纪算盘的运用还真挺广泛的,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计算机进入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更没有微信等互联网了。
八十年代初在派出所工作了几年,办理户口都是手写,难免有些差错。片警们年终统计本管片的总人口数字、男女数字时,觉得还是用手中的算盘计算得快。
记得忙活了一天的片警们,晚上好像都习以为常,乖乖地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在日光灯镇流器那“嘎嘎嘎”不停地吵闹声中,大家各自“抱着”算盘,“噼里啪啦”地拨打着算盘珠子,算出自己片里的人口数。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干警们拨拉算盘珠子的声音,就如一首首美妙的轻音乐、那每一个算盘珠就如一个个强弱不同的高低音符!在年终前的几个晚上一直回荡在办公室里。
后来电脑普及了,算盘(珠算)就失宠了!
最近从网上看到:珠算“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我不知道珠算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但起源于我国这是确凿的,我说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还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文化!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怎样让这失宠了的珠算还能够在民间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