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青瓷艺术一直是我的喜好,这是自我认识了汝瓷、定瓷、景德镇瓷、德化瓷、钧瓷、磁州瓷之后,特别欣赏的一种瓷。自从2010年12月西安的一次偶得,那个青瓷倒流壶入我眼底以来,去铜川耀州窑看看,就成了一个念想。2020年9月的黄陵之行,原本也安排去耀州参访,却因途中遭遇一场大雨,提前返回西安,又一次与耀州无缘。今年9月中秋前夕,同行四友皆是与瓷结缘之人,在游览了耀州药王山之后,顾不上吃午餐,在下午2时,参观了位于耀州王益区黄堡镇的耀州窑唐宋遗址后,驱车直入陈炉古镇。
陈炉古镇像一个巨型的扇面,矗立在山坡上,层层叠叠的屋舍,掩映在碧绿葱茏的树荫之中,犹如一幅展开的立体画卷。有人比喻山坡上那些屋舍和窑洞像蜂窝,在我看来更像蜂箱,也许感觉的时代不同。但无论如何,陈炉都是值得仰读,必须仰读的。无论是你今日站在山下,还是用历史文化的眼光观照过去,陈炉古镇都有它的魅力所在。
作为北宋时期全国的六大窑系之一,耀州窑具有独特的诱惑力。而陈炉作为宋元以后,耀州窑延续窑火的重要集聚地,是有非凡意义的。在陈炉古镇,我们走访了多家陶瓷作坊。其中李家作坊是规模比较大的一家。在展厅内,以青瓷为主的数十种展品,以各种造型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捧起任何一件,仔细端详,都如获至宝。可能是主人知我们是外乡人,不太懂得耀州瓷的特点,总喜欢用手指弹响瓷器,那种悦耳的钢音,可以使整个屋宇震颤。于是我们频频点头,表示赞许,然后捧起一件件心仪的瓷器,一遍遍抚摸,放下又端起,又一次次地把玩,直到买到那件中意的瓷器。
据资料介绍,耀州青瓷在唐代器物中以黑瓷居多,主要为碗、盘、瓶、盆、灯、罐、盒、枕等,到了五代时期则以单色青瓷为主,而宋代以刻印花青瓷为主,元代以白地黑花瓷为主要特色,在陈炉的多家作坊中,我们看到了阵列的彰显不同时期艺术特点的瓷器作品。那些显示不同时期制作艺术的陶瓷碎片,罐罐墙以及陶瓷艺术品,都让这个拥有1400多年制瓷历史,宋元以后耀州瓷延续生产的唯一窑厂尽显生机。虽然现在的制瓷技术与古代大有不同,但陶瓷艺术的传承依然保留了耀州瓷的特色。色泽古朴,刻印精致,花纹简约,造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对龙文化、民间文化、农耕文化的独特表现,是其他瓷文化难以媲美的。
陈炉古镇依山而建,海拔有1200米,因“陶炉陈列”而得名,被誉为“东方古陶生产的活化石”。在我看来,如果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都市画卷,陈炉就是一幅精美的山乡画卷。从山下仰望,村里的道路并不显露,而当你进入镇中,密如蛛网的街巷小道定然让你迷路,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让你顿悟。你会不自觉地走进一家院落,那里就是一家陶瓷作坊。你也会突然转身回眸,身后竟有多姿多彩的陶瓷艺术品让你目瞪口呆。错落层叠的屋舍院落,每一处都有陶瓷艺术的呈现,因此这里也是陕西省的文化艺术之乡。
在一个农家乐吃午餐后的晚餐,晚餐前的午餐,我们相遇了一场绝佳的美味。四个人四个菜,外加四碗酸汤饸络面。老板的刀功了得,猪头肉切得晶莹剔透,在光影中就像一件艺术品。龙柏芽野菜经过调制,更是入口清爽,香气纯净,我们第一次吃,格外新鲜。山韭菜吵土鸡蛋,清香与浓香汇合的味道,松软蓬松的口感更是挑战了我们的味蕾。鲜嫩的黑豆腐,质感与口感别有一番滋味,香脆润滑,非此地难觅。老板性情敦厚,朴实大方,给我们讲述了千百年来这里的民风民俗与待客之道,不让任何一个到这里来的外乡人吃亏、遭难、受到歧视,有困难时得到应有的关照和庇护。这里曾经发生的许多故事,让我们深受教育和感动。
有人说,陈炉的夜景更美,“炉山不夜”是自古至今的一道壮丽奇观。老板劝我们住下。由于一位文友家中突发事情,我们不得不中断行程,马上返程。站在镇中停车场,我们仰望山顶,陈炉古镇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相信,这里一定还会有一场巨变。正如这里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朴素的民风,闪耀的理想一样,成为一道优美的风景画屏。
[下一篇] 济南的红叶
[上一篇] 来自星星的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