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西临汾隰县的小西天景区,因为一款叫《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火了以后,我一直想去看看,却一直没有机会。适逢去拜会著名作家、山西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乔忠延老师的一个机缘,与几位朋友一起驱车400余公里,来到了隰县。
这一天是周日,也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休息日,来隰县小西天欣赏悬塑之美的游客还是挺多的。因从邯郸出发较晚,原本中午想在高速服务区吃饭,大家都表示不太饿,商定到隰县后吃饭,于是在网上预定了隰县名吃小锅烀饼。预约下午两点,我们提前5分钟入店,虽然过了饭点,店里依然熙熙攘攘,热气腾腾,几乎满员,只有一个座位空着,像是专为我们等候的。好久没有吃到这种地道的乡村风味了,吃得只打嗝,有点让人笑话了。
我们停车的2号停车场离景区有500米,正好可以步行消消食。沿途都是叫卖本地特产“玉露香”的,这是一种当地生产的香梨。据资料显示,玉露香梨属于白梨的一种,因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雪花梨为父本杂育而成,具有骨肉白嫩、肉质似雪,所以取名玉露香梨。曾在2013年“第十一届中华名梨·全国梨王擂台赛中”,获得“中华梨王”称号。因隰县适宜这种香梨的生长,是全国几个玉露香梨重要产地之一。
一路嗅着梨香,沿着紫川河左岸,走到一座桥头,就转入景区。这里人流如织,旗帜鲜艳,各种造型拱门尽显春节气息,直到我们挤进一个并不宽敞的景区大门,攀上一个山顶,屹立于凤凰山高处的小西天,才映入眼帘。一种大隐于山,大隐于市的感觉,让人有一种神秘感。在山下仰望,小西天犹如一艘巨舰,向我们飞来,周边的山岭起伏,仿佛是巨舰劈开的巨浪和浪花,可见气势恢宏。
这里的游览路线是单线的。又攀上一个山顶,就看到了橘黄色的“小西天”字样,镶嵌在一个长方形门楼之上,下方是一个椭圆形的洞门,这是告诉你入洞成仙了。再向上攀登,不远处可以看到“道入西天”的一个门楼,也是十分狭小的一个门洞。这个“道入西天”,就是人们把千佛庵称之为“小西天”的由来。
小西天原名千佛庵,是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东明禅师创建,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千佛庵分上、下两院,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上院有大雄宝殿、摩云阁、文殊、普贤两配殿;下院有无梁殿、韦陀殿、半云轩、钟鼓楼以及“疑无路”和“别有天”两座掖门。整个寺院依山而建,布局紧凑,曲折回旋,别有洞天。这里最为值得观赏的是大雄宝殿内的彩绘塑像。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彩塑殿堂,2000余尊塑像造型形态各异,层层叠叠,立体呈现,最高塑像有3米之高,布局精美,结构奇巧,色彩斑斓,满目光泽,各种人物塑造的千姿百态,雕刻技术精湛绝伦,一根手指也能尽显魅力,最是洋溢在人物面部的那每一处笑意,都如阳光般灿烂。塑像中既有花草亭亭玉立,也有楼阁亭塔飘忽如仙境,营造的气氛十分浓烈。400余年来,这里的佛像金光闪闪,几乎看不到灰尘,这是因为这些悬塑全部有18度倾角,灰尘只能落到佛像的头顶和后背,留在正面的永远是干净的面容。这是那些工匠们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不管那些塑像所表现的意义如何,这种民间工匠们纯手工雕刻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精美艺术品。如果用震撼来表述心情,那是最为恰当的。
说到悬塑,其实是彩塑艺术的一种形式,就是悬插在壁面上的彩塑。这种艺术始创于唐代,由于对匠人的技术要求极高,留存的作品非常稀少。唐代的作品也只有敦煌莫高窟中第27号唐代窟壁面上有一例。而更多保存下来的悬塑作品多在明清之后。山西是保留悬塑艺术最为特殊的省份,太谷县的静信寺、五台山的殊像寺、长子县的崇庆寺、新绛县的福照寺、长治市的观音堂等等,都有艺术观赏价值。可以说,山西让悬塑艺术的瑰宝散发出灼灼光辉。
制作悬塑作品,有着复杂的工艺,更需要精湛的技术。首先要制作固定木桩,其后是构建骨架,然后悬插彩塑,再往后就是匠人凭借高超的技艺手工完成,最后彩绘施色。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工匠的精湛技艺,还需要特别的工艺材料,包含了木质、土质、水分、光照、气候等多种因素,才能在各种天、地、人融合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一件件悬塑作品,至于像小西天大雄宝殿内这样规模的巨幅作品,更是经历了工匠们数十年的精心制作。
说到悬塑艺术的起源,我们不得不提到被后人称为“塑圣”的苏州人杨惠之。这位唐开元时的雕塑家,和“画圣”吴道子同是我国古代画家四祖之一的张僧繇的学生,因吴道子先于杨惠之成名,激发了同门师兄杨惠之的激烈反攻,转而苦研雕塑,终获巨大成就,一举震动当朝,当时就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杨惠之尤其擅塑罗汉像,首创将人物安排在山石背景中的样式——壁塑(也称影塑),也就是悬塑。可惜他所著的《塑诀》一书,在宋代失传,不然一定是一部奇书。
游完小西天,我们在晚上抵达临汾市区,与早已等候我们的乔忠延老师汇合,一起畅谈所行观感,畅谈赵文化和荀子文化,诚邀研究赵文化和荀子文化数十年的乔老师撰写稿件,为赵文化和荀子文化研究指路。酒逢知己千杯少,夜色阑珊情意浓。在乔老师的诚邀之下,第二天,我们再游尧庙,拜谒先祖;去大云寺观看中国现存最大铁佛头,惊叹之余,收获满满。
归途,朋友指引我们前往长治市区内的观音堂,这里的悬塑也十分震撼。虽然没有小西天的规模大,500多尊悬塑作品在其艺术价值上也不逊色于小西天。这里的悬塑作品更具有生活色彩,表现的故事涵盖了儒、道、佛等多个方面,不仅故事表现生动,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形态更是多姿多彩。有的端坐,有的驾云,有的挥袖,有的展书,有的相敬如宾,有的谈笑风生,还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怒目圆睁,好一幅立体画卷,层层叠叠,金碧辉煌。
追索悬塑之美的旅途历经两站,虽不能窥见山西悬塑之美全貌,然精湛的艺术表现,足以让每一位参观者心动惊叹。此次山西之行,我再一次燃起激情,让中华艺术宝库更加丰富地留存于人们心中,爱我中华之心必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