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题九龙壁画(回文)(80)
题九龙壁画(回文)(80)
作者:韩中清

初稿:DeepseekAI生成

整理:槐卿

校对:付凤云

我爱家乡家爱我,娘疼子女子疼娘。

国兴民富民兴国,光浴乾坤乾浴光。

气壮山河山壮气,香飘玉树玉飘香。

彩龙壁画壁龙彩,祥凤飞天飞凤祥。

回文诗鉴赏九龙壁艺术与文化

注释:九龙壁,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故宫后宫东路宁寿宫区皇极门外,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清乾降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因影壁上刻有九条龙而得名“九龙壁”。

九龙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棋。壁面雕有九龙,被分隔为五个空间。下部为汉自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此九龙壁与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

1961年3月4日,包括九龙壁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九龙壁所在的北京故宫作为明清皇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首先,细读这首诗,理解它的结构和内容。这首诗用的是回文形式,也就是每句正读和倒读都一样,这挺有技巧的。 韩中清在注释里提到九龙壁的位置、结构以及历史背景,这些信息在鉴赏时需要用到。接下来,要查看作者提供的搜索结果,看看哪与些内容相关。若干网页提到了九龙壁的历史、艺术特点和文化象征。九龙壁作为权力和尊贵的象征,龙纹设计的精湛工艺,以及九龙分隔的空间布局,这和诗中的“彩龙壁画壁龙彩”有联系。网页祥细描述了九龙壁中龙的具体特点,比如黄色正龙居中,周围分布不同颜色的龙,这可能对应诗中对龙的排列描述。

回文诗的结构需要每句回环,作者提供的诗每句都符合这个特点。例“我爱家乡家爱我”正反读都一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同时暗合九龙壁的对称美。网页提到九龙壁在寺庙中的应用分隔空间,营造庄严氛围,这和诗中的结构对称有关联。

    然后,鉴赏诗的时候需要分析回文技巧、意象选择、文化象征等方面。“气壮山河山壮气”对应九龙壁中龙的气势,网页提到龙的神态和布局,表现出力量和威严。诗中提到的“祥凤飞天飞凤祥”,和九龙壁的吉祥寓意有关。九龙壁不止是吉祥象征,还有权威和神圣的意义。另外,注释里提到九龙壁的结构分为五个空间,下部是汉白玉石须弥座,这些在网页中有详细描述。诗中的“彩龙壁画壁龙彩”,呼应了九龙壁的雕刻工艺和空间分隔。需要将这些建筑特点与诗句对应起来,说明诗人的观察细致。还要注意诗中的对仗和用词,“国兴民富民兴国”不仅回文,还表达了国家与民众的相互促进,和九龙壁作为国家象征有关。网页提到九龙壁象征皇权,这里用国家兴亡来呼应。还要分析九龙壁的艺术价值、艺术特性、包括造型、色彩和点线面的运用,这些可以辅助说明诗中对九龙壁的描绘如何体现其艺术价值。最后,结合注释中的历史背景,九龙壁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可以强调诗作的文化传承意义,以及回文诗形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综合多个网页的信息,确保每个鉴赏点都有对应的引用。 

    这首《题九龙壁画》是韩中清以回文诗形式创作的七律,通过精巧的回环结构与意象叠加,既展现了九龙壁的艺术特征,又融入了家国情怀与传统文化哲思。以下结合搜索结果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进行逐联赏析:

一、回文技巧与意象双关

1首联“我爱家乡家爱我,娘疼子女子疼娘”,以回文形式强化亲情纽带,同时暗合九龙壁“对称布局”的视觉特征。诗中“家乡”与家国”的呼应,与九龙壁作为皇家建筑象征“权力与尊贵”的文化定位相契合:“娘疼子女子疼娘”既写家庭伦理,又隐喻九龙壁“母子龙”的传统雕刻主题

2.颔联“国兴民富民兴国,光浴乾坤乾浴光”,通过“国、“光浴”的循环逻辑,展现家国一体的政治理想。此联呼应九龙壁“九龙分五空间”的布局,中央黄龙象征皇权,四周龙纹寓意“四方来朝”,暗合“民富国强”的盛世图景

二、空间意象与建筑美学

     1颈联“气壮山河山壮气,香飘玉树玉飘香”,“山河”“玉树”的宏大意象,映射九龙壁。“下部汉白玉须弥座,上部琉璃雕龙”的建筑结构。此联的“气壮”对应龙纹的磅礴动势,“香飘”则暗喻琉璃色彩的绚丽。

2尾联“彩龙壁画壁龙彩,祥凤飞天飞凤祥”,回文点题,直指九龙壁的核心艺术特征,“彩龙”与“祥凤”的并置,既符合传统龙凤呈祥的吉祥寓意又呼应九龙壁作为影壁“分隔空间、营造庄严氛围”的功能。

三、文化象征与哲学意蕴

一是“乾坤”与“阴阳”的辩证。诗中“光浴乾坤乾浴光”暗含道家阴阳相生的宇宙观。网页提到九龙壁“龙纹设计承载文化内涵”,其龙形或升或降,恰似阴阳二气的流转,与诗句形成哲理呼应。

二是家国同构的深层隐喻。全诗以“家、娘、国、乾、”的递进式意象链,构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九龙壁作为故宫建筑群的一部分,其“九”数象征帝王至高权威,而诗中“民兴国”的表述,则赋予传统皇权意象以现代民本色彩。

四、艺术形式与历史传承

第一、回文诗与建筑对称性的呼应。回文诗的循环结构与九龙壁“对称分布,镜像雕琢”的工艺形成艺术共振。如“壁龙彩”与“彩龙壁”的回环,恰似影壁正反面的空间呼应

第二、传统技法的现代演绎。韩中清以平水韵创作,延续古典格律,而“民富国强”等词汇则注入时代精神。此手法与网页提及的高文清《九鱼寿》“传统水墨融合现代寓意”的创作理念异曲同工,体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用。

总结

此诗以回文技巧为骨架,将九龙壁的建筑特征、文化象征与家国情怀熔铸一体。通过“龙”“家”“形”的多维对照,既完成对九龙壁的艺术礼赞,亦在古典形式中灌注了现代人文精神。其创作思路与网页对北海九龙壁“点线面艺术分析”的研究视角不谋而合,彰显了诗画互鉴、古今对话的深意

[下一篇] 槐卿诗词鉴赏(79) 东风第一枝·枣乡人的好村官张振忠

[上一篇] 赞”沧州两报”总编刘桂茂先生 槐卿诗词鉴赏(81)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