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某一天,来访的斯洛文尼亚总统德尔诺舍夫坐客央视的“高端访问”。访谈接近尾声,水均益很套路地问其“人生目标”。德尔诺舍夫略一沉吟,然后很郑重地说:我的人生目标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生活得体面,可以简单,但一定要体面。这是个出乎我意料的答案,它比“实现共产主义”严肃,也比“解放全人类”来得实在。德尔诺舍夫的答案和他说这话时的神态植根在了我的心里,让我常常自问或想问人:你——体面了吗?
“体面”二字的注脚千差万别。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思想家孔子,将“仁”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讲的是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准则。尊重自己,亦尊重他人;饮水思源、念及过往是感恩,源远流长、荫及子孙是积德。被人尊重是件很体面的事,学会尊重他人同样也是另一种体面。
199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体面的劳动”新概念。胡锦涛总书记也曾指出: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最根本的是要保障他们的权益,特别是要致力于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接下来我们看到:农业税取消,农民享有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那一年,总理为农民工讨要工资曾令多少人动容?进城务工者可以理直气壮地生活在异地,这些无不传达着一个讯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乃至每个生命都应享有尊严、活得体面。
体面不是一个词条,加上注脚就限定了一个概念。体面是一种生活质地,是对生命的最高褒奖,是被学养、道德、品性浸润透彻后的一种自然呈现,它比“安居乐业”来得有难度。“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是一种帝王的体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文人雅士的体面。“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有富的讲究,穷有穷的尊严。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曲径通幽。前苏联经济萧条时,全民咬紧牙关共渡艰难,没有义愤填膺,甚至没有抱怨,人们为领取一份用以果腹的黑面包排着长队,那份悠闲与平静,如同等购一张音乐会的门票。司马迁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吃喝尚且不足,还能保持一种气定神闲的风度,是不是就可以说:体面已经长到了骨头里?
体面亦曾被曲解,或者说被嫁接过,长出别样的桃子。达官显贵似乎从来都是“体面”的代言人,锦衣玉食,豪宅香车,物质生活的体面似乎不足以表达他们的精神生活也一样“体面”,于是,豪宅里也有富丽堂皇的书房,顶天立地的书架上排满古今中外名著,然而像队队列兵的它们充当的是没有生命、了无生气的道具,支撑的是空虚得衣不蔽体的灵魂。曾有一位富豪,酒后归来,醉倒在自家别墅小区的近前,保安上前将他扶起说:“我送您回家吧。”富豪说:“家?哪里是我的家?那不是我的家,那是我的房子。”凄凉之状,让人看到穿着体面、活得体面的富豪却是多么地寒酸。
胡长青、陈克杰也曾人前体面;年轻张狂的李真得风得雨之时也可谓体面之极;一表人才的郑筱萸当年拥者之众,同样享尽风光和体面。那些落马高官为满足一己私利,人前用足“体面”,人后大行蝇营狗苟之事,为百姓所不耻。
都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它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他强调:人要有知耻之心,首先在于人人“行己有耻”。“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若没有知耻之明,又何谈为人的正派体面?若说贪官污吏因缺乏知耻之明,更少有去耻之心,贪欲泛滥,最终不仅体面扫地,甚至葬送了身家性命。那么,平头百姓,或者说普通一名国家公务员也应“知耻”是大而无当吗?如果把良好的道德逐渐内化、固化为自觉的日常行为习惯,也许我们离着“体面地生活”就不再那么遥远。
体面是一棵大树,需要阳光、水和肥料,更为关键的是它首先是一棵有生命的树——活树,枝繁叶茂靠大家。请不仅关注自己的衣着,也小心一下自己的言行;请惜水如油、自觉自愿不浪费,懂节俭;请爱护花草树木,同时也爱护它们之外的其它生命;请省去一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人与人之间多些坦荡、包容和关爱……
中视主持人崔永元曾讲: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得有尊严,每一个人都体面,国家也一定很体面。
那么,做体面的人——做体面的中国人,不知道还有多远的路程。
作者简介:高勤,祖籍天津武清,现河北省香河县国税局工作。省作协会员。曾在《当代人》、《北方文学》、《少年小说》、《青春》、《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散文百家》、《光明日报》等处发表作品。出版文集《回家》。
地址: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新开大街68号国税局
电话:15076650098
邮箱:6303710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