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荷塘月色歌声响起,每当看见手持花伞,翩翩起舞的姑娘,每当欣赏到池中盛开的荷花,我都情不自禁想起当年插队时的张庄荷塘,那片令人神往,难以忘怀的清水碧池。
荷塘位于知青点西侧,长近百米,宽约五十米,没有墙院的阻隔,没有篱笆的遮挡,荷塘景象一览无遗。夏夜微风从水面吹过,给酷夏带来一丝丝凉意,蛙唱婵鸣,岸边人家悠扬的小提琴声。汇聚成一首经久不衰的催眠曲,伴着劳累一日的知青们渐入梦境。 清晨,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小学生肩背书包,通过荷塘边,燕子般飞进学习的殿堂,漂亮而富有风度的爱华姐带领幼儿园小朋友在塘边游戏唱歌,勤快的庄稼人在塘边提水浇园,女知青在塘边刷鞋洗衣,水面的倒映,呈现出姑娘那青春,俏丽的笑脸。 水面上葱绿的荷叶,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粉红的面颊,她们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矗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扉。一群群小鱼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鳞片上闪耀着红蓝色的光,真逗人喜爱,或单个,或成双,或成群结队,漂亮的红鱼舞动起活跃的鱼尾,鼓起鱼鳃,在荷叶的茎秆间穿梭迂回,时而上下穿越,时而前后左右冲锋栖息,旁若无人毫无惧意,蹲在池边,想捞上一条来的时候,那条条小鱼儿闪动着灵活的身子,飞快地从你手边掠过,向远方游去,瞬间,您便看不到它的踪影…….。 年方十六尚童心未泯的我,做起了钓鱼梦,一心想“瓮中捉鳖,”一根约米长的小竹竿,一头用细绳系住盛着碎窝头的罐头瓶,结构简单,渔具做成。万事俱备“待君入瓮。” 将瓶子慢慢沉入水下,双眼紧盯清澈的水底,屏住呼吸,静静的安心的等,一条白鲢游过,又一条红色鲫鱼绕瓶而走,我望眼欲穿“来了!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条小鱼经不起诱惑,摆动着花枝招展的身躯,犹豫而试探的钻入瓶里,我见状暗暗窃喜,激动不已,“成功在即啦!”,手疾眼快,提瓶而出,随即急忙一瞅,顿时心凉半截,只见清水满罐,哪有鱼儿的踪影?狡猾而灵活的小精灵,早就逃之夭夭,闻风而逃。我屡试未果,毫无战绩可言,失望之极,扔掉钓鱼瓶,垂头丧气,怏怏不乐地空手而归。 “荷塘旧枝半枯残,农人腊月採收忙,淤泥翻波睡鳖醒,嫩藕探身白玉妆”转眼间,采藕的季节到了,成员由四个生产队临时抽调,我们知青也有十余人参与,张克勤被任命临时组长,被抽调的知青喜出望外,兴奋不已,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初冬的荷塘,如尚未清扫的战场,残枝败叶,一片荒凉,大家挽起棉裤,光脚踩到冰凉的污水里,顿时凉气贯穿全身,冷的瑟瑟发抖。我们从岸边的软泥开挖,挖出的塘泥逐次往里翻,筑城一道分水堰,分水堰不断往里推,采藕的阵地就这样筑成了。 由于首次参加采藕作业,经验缺乏,可怜的莲藕不是身首异处就是被拦腰被斩,知青们无计可施,有些束手无策,后经村中高人指点迷津,才茅塞顿开,如梦初醒,顺利开采。 铁锹不能下得太直,泥块不能挖的太大,每一铁锹下去都要翻开泥土,判断藕的大致方向和深度,为下一铁锹做准备。如挖到藕更要加倍小心,就要甩掉铁锹,用双手操作,最终将”宝贝”毫发无损的请出来。 “嘿!大家快看!俺挖了个大个的!”女知青荣敏高举着手中褐色的”炸弹”向大家兴奋的展示,黑色的泥汁顺着手指,流到胳膊深处,鼻尖浸满汗珠,黑色的辩稍随风舞动,甜美的笑容如春天盛开的花朵,“快来看看,我挖的这个藕节真长”知青张克勤满脸汗水和泥点,透露出喜悦和自豪,看着岸边堆积如山的劳动成果,大家特有成就感,冰凉的池水,腥臭的紫泥,寒冷的北风都忘却九霄云外。 苦并快乐着,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由于人多密集,劳作中,小手指不慎被同伴的铁锹所伤,钻心的疼痛,我随即扔下工具,退出劳动,紧跑卫生所包扎伤口。随后的几天,圆孔藕片成了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或清炒,或水煮,或生吃。知青们端着绿色大瓷盆儿,走房串屋,谈天说地,说笑打闹,开心的不亦乐乎! 77年的首场春雨沥沥而下,雨后的空气弥散着特殊气息,湿润清新,沁人心扉。让人陶醉于潮湿土地的芳香和绿色植被散发的醇香,我们在荷塘边栽的翠柳也开始吐出嫩芽,顿足眺望,荷塘水面宁静,像一条变幻不定的绿绸,显得那样美,那样纯,阳光照耀之下跃起粼粼波光如飞花,似碎金。在这个迷人的春天,荷塘迎来了它的新的使命,成为大队的养鱼池,非洲热带鲫鱼落户于此,张庄大队渔业队宣告正式成立,荷塘被注入了活力,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身穿黑色连衣皮裤,手持镰刀钢叉,养鱼池中呈现知青王强、何宝钢的身影,他们有幸成为大队渔业队的新成员,除杂草、喂鱼食、撒育苗,学会了一套渔业的真本领。皮筏滑动游离水中,渔舟唱晚,一幅美丽的剪影倒映水中,成为一幅不可多得风景。 “嗖!”只见银光一闪,又一只癞蛤蟆被正中靶心,钢叉穿心而过,呜呼归西。知青何宝钢练就百步穿杨之本领,屡见神功,让鱼苗的天敌癞蛤蟆一次又一次毙至钢叉之下,其功夫堪称一绝。 “ 何宝钢,一插一个准儿,叉叉见蛤蟆”这是当时流传于当地的美谈,既是对宝钢工作的肯定,又是对其技术的褒奖,就在当今我们知青的聚会上,还是滋滋乐道,老话常提。 “银鳞雀跃,鱼儿满仓”经过渔业队员辛勤的劳动和付出,这年非洲鲫鱼养育成功,并获得了可喜丰收,由于是新生事物,获得了公社和大队的嘉奖,捕捞季节塘边人头攒动,鳞光闪烁,肥鱼落网,欢声笑语,飘荡荷塘,其场景犹在眼前。 40年光阴转眼即逝,在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故地重游,来至荷塘,所幸原址还在,但令人大失所望。往日诺大的荷塘已缩为深坑,只见坑边垃圾遍地,蚊蝇飞舞,杂草丛生,满目疮痍,观其水面,低级植物绿藻-----蛤蟆被子,犹如一块脏兮兮的绿色破抹布,被随随便便地扔在坑里,见此景,真令人不堪回首,扼腕叹息。 伫立在往日的荷塘边,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往日情景跃入脑海,美丽的荷花,清澈的水面,欢快的鱼群,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荷塘边的知青宿舍,还有渔业队长老沈眯笑的双眼,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星转斗移,时光变迁,往日美景已逝,我们青春已随往日的荷塘,沉积在岁月深谷,流枯在历史的长河里,当年意气风发,生气勃勃,风华正茂的知青们已是双鬓斑白,年逾花甲。 青春万岁,知青长青。我们虽年过半百,但心态不老,精神不衰。曾经的插队经历,曾经美的荷塘更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抹去它的踪迹,它铭刻在我的心中,曾将的荷塘----------你永远是最美的。 |
[上一篇] 摆渡的舅爷(作者:刘亚荣)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