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城头偶遇孟姜女
城头偶遇孟姜女
作者:王浩如

        夏日傍晚,我独自漫步山海关头,不期然地遇上了孟姜女。

城楼如梦,残阳如血。城头上的孟姜女,身材修长、一袭白衣,微蹙的眉宇间流露着些许哀愁,更多是饱经风霜后的淡定与从容。

得知我是凭吊怀古的,孟姜女放下了戒备心理,畅叙了她凄美、哀怨的一生。

孟家种下的葫芦,藤在孟家,葫芦成熟在姜家,剖开葫芦,便诞下了美丽、善良、聪慧、贤淑的孟姜女。孟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时,邂逅了青年才俊范喜良。并蒂花开,如胶似漆时,又遇棒打鸳鸯、劳燕分飞。一个被抓走修长城,一个在家侍奉双亲苦等候,直至千里送寒衣,泣血哭长城,生生把一个万里长城哭倒了八百里。

传说毕竟是传说,我轻声安慰着孟姜女。故事至少说明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热切期盼。试想想,姜、孟两家共同抚育一个葫芦,直至瓜熟蒂落,生出一个乖巧伶俐的小姑娘。他们是多么盼望这个小姑娘,摆脱贫困,过上自由幸福的新生活呀!一藤跨两家,既是和睦邻里的现实体现,更有着华夏民族一家亲的丰蕴内涵。儿时的孟姜女是自由的,她可以自由出入姜、孟两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可以“急走追黄蝶”,也可以“忙趁东风放纸鸢”。  

孟姜女与姜、孟两家老人,乃至佳偶天成的范喜良,小范围内是平等的,不平等的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层层盘剥的苛捐杂税、万恶的兵役、徭役,再加连年战乱,灾荒、蝗害,哪有老百姓的活路呀!温文尔雅、腹内锦绣、手无缚鸡之力的范喜良便是被抓了丁,修长城去了。姑且不论修长城的功过,单就一个兵役、徭役制度,便决定了社会的不公平。当官的家庭可以免除兵役、徭役,有钱的家庭可以缴纳一定钱财代替兵役、徭役,苦就苦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劳苦大众。本就贫病交加,再把顶梁柱一样的壮年男子抓去服役,靠什么来养活一个家庭?家庭不安,又何来的江山永固。难怪秦始皇千辛万苦修筑的万里长城,被一个弱女子,一哭就倒了!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历史发展到今天,早就没有了剥削和压迫,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像孟姜女这样优秀的女人是可以出来工作的,同工同酬、按劳分配;孟姜女的丈夫也不必担心被抓丁了,如今实行的是“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当兵是自愿的;姜、孟两家老人年岁大了,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肯定能评上贫困户,精准扶贫路上可以喂喂鸡、养养鸭,小病有医保,大病有救助;农业税早就免了,还有各种农资补贴、种粮补贴;对了,假如孟姜女与范喜良生下孩子,可以免费上小学、初中,甚至能享受到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至于抵御外辱的长城么,早就失去了原有功能,国家强大了,有了原子弹、氢弹,上可巡天、下可入地,飞机、轮船、航母等,展示了祖国强壮的肌肉。强壮才不会挨打,如今的祖国处处繁花似锦,百姓家家安居乐业。

与孟姜女正说着话,手机响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妻子要与我微信视频。看着清晰的画面、听着暖声的问候,我陶醉了,孟姜女则惊诧了,当初要是有这先进设备,哪里用千里送寒衣呀!长城倒塌前也可以提醒范郎及早做好防范准备。

作别孟姜女,缓步迈下城楼,秦皇岛城中早已灯火璀璨,人群熙熙攘攘,奔向光明、温馨、和煦的家园!

 

(王浩如,河北省邯郸市人,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邯郸市散文学会会员,工作之余笔耕不辍,有多篇作品在省、市级媒体发表。作品《我学习我快乐》获市创建学习型机关征文一等奖,《静等一株花开》获在场微散文同题竞赛第十四期优秀奖,《男人豪气与酒》获散文城朱山石刻酒征文三等奖,《霾》获第四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电话:13785010599) 

[上一篇] 怀念网友 ——《燕赵晚报》

[上一篇] 树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