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城头散淡》:消遣南市
《城头散淡》:消遣南市
作者:天津散文研究会

南市坐落于天津市中心,最初是一块洼地,人称“乱葬岗子”,从前外地流民到此,靠卖手艺、卖苦力甚至偷摸抢要为生,“活着没人管,死了没人埋”,就是这些贫民生活的写照。列强在天津建立租界后,南市成了中外三国(中、英、法)都不管(或者说都不愿管、都没法儿管)的特殊地区。“三不管”就是这么叫出来的。

南市占地面积虽然只有1平方公里,却曾是天津的商贸和传统文化发祥地。旧南市商铺林立、老字号招牌众多,有绸缎庄、鞋帽店、金银首饰店、杂货店、食品店、小吃店等;市民文化娱乐活动集中,有电影院、戏院、三流妓院、大烟馆,还有说书的、撂地说相声的、变戏法的、打把势卖艺的、卖大力丸的、卖“折罗”(剩饭)的、剃头打辫子的、拉洋片的、相面的……到处人山人海,一片兴隆景象。南市是个吃喝玩乐的地方,是个“自由”的地方,想买名牌或老字号,来南市;想解闷看看热闹,来南市;想消遣一把玩个痛快,更要来南市。

南市是老百姓生活和消遣的去处,也是江湖艺人的乐园,还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混混儿”和闲散浪荡人员频繁出没之地。“杂霸地”的头子袁文会、张春荣(张八)等横行南市多年,民有怨声却不敢招惹。

民间有个说法:过去南市的人包括社会底层的人往往比较“厉害”,招惹不得,外人进去稍不小心就可能招来一顿臭骂,甚至挨拳头,因而得小心翼翼。南市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因为常常面对泼皮无赖、浑人横人,往往拥有一套或软或强的应付办法,有时甚至需要以横治横、以混治混,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乎,“南市人惹不得”!

插一段小曲:在现代条件下,这种“以横治横”的办法有时也有奇效。我在某小区看到:有个楼房的墙面上赫然刷着一行大字:“有不怕死的把车停在这里!”很有些老南市的味道。此招果然奏效,那里清净极了,从没人敢乱停汽车。“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在一定的环境下,某些“混横”之法成了正常规矩的补充,能够使混横之人得到制约。

都是平民,都是“一个阶级”,大多数人还是心地善良、善于助人的;也有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小气和计较,提防被人算计,戒心颇强,形成怕吃亏的心理和刁钻习气;还有人习惯了社会底层的生活,不辨是非,崇拜恶俗,专说假话狂话,好打好闹,欺负人占便宜。

这是一个良莠并存的生存环境。在这里人们学会了许多生活本领,也容易沾染刁钻、世故和过于自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按照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天津市内自觉形成了高中低档次不同的居住区,有贵族区、平民区、贫民区等,互相之间通婚、交往都比较少。天津建城后,由于官府衙门大多设在老城的“北门”附近,著名的天后宫则位于东门附近,富人大多住在北门到东门之间,如天津“八大家”多住此地;20世纪初,随着各国租界的相继建立,流寓天津的达官贵人和天津本地的富人大多迁入租界区域,如“五大道”、小白楼地区,海河岸边的意奥租界区等。既享受洋人的生活环境,又可避开各种“风头”。

天津比较有名的平民居住区除了南市外,还有不少,大片的简陋平房是这些区域的显著标志,天长日久就成了“棚户区”,居住环境相当恶劣。解放以后,特别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些地方的地域环境、人员结构发生了改变,社情民风都有了根本性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在变化,地域差别也在缩小。过去的许多平房区、“三级跳坑”区域,如今大都建成规模庞大的商务区和成片的中高档公寓,高楼林立,环境整洁,成为高尚居住区域。在不少年轻人的意识里,过去那种沿袭多年的所谓区域“层次”,已然弱化了很多。

[上一篇] 茶香里的母亲 刘臻作品

[上一篇] 树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