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小说作品 > 《当兵的人》第八集《魔鬼》
《当兵的人》第八集《魔鬼》
作者:路庆
   省政法干部学校公安班,是省警察学校前身,业界称之为警校第一期。
   我们九名当兵的是以军人身份插班学习公安业务,属于“半路出家”,所以,学习结束后,无论成绩优异与否,学校统一给我们颁发的是结业证书。 结业后,在保卫科参与雷管、炸药被盗等案件的侦破工作中,破获多起重大爆炸案件,以及无数的偷盗案件。


    这天,刚从广州出差回来,正在省城汽车站等车回团部,偶遇营里的一名干部,觉得眼熟,却想不起来人家的姓名,正在思考,那名干部一把握住我的手,神情严肃的说道:“您是路干事吧!快回部队吧。你们保卫科出大事啦!”我顿时一惊,紧张的直问出了什么事,可对方就是不肯说!

   稍稍平静了一下,看了看时间,估计车还来不了,便把他拉到一边人少的地方,冷静的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我不用保密。”
   “听说,你们办公室里手枪被盗了……”
   天呐!枪可是军人的第二条生命啊!顿时觉得天旋地转,魂都吓出二里地去。
   我出差时明明把手枪锁在办公桌的抽屉里了。一个办公室就两个人、两张桌子,这两天我不在,八成是我的被盗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做了360度的多种猜想……

   丢人呀!保卫别人财产安全的人,让人把自己的命根子给盗走了……



   下车,一溜小跑赶回部队,为了保护现场,办公室已被查封,等候上级公安专家前来勘查现场。办公室对面的宿舍里,广东老兵陈干事哭丧着脸对我说:“昨天早上起床,我去打扫咱办公室时,一看,门锁掉在地上,赶紧推门检查,发现我的办公桌被撬开了,放在抽屉里的手枪不在了……”
   “我的枪呢?”
   “付主任说你出差,帮你保管起来了!”
   稍稍松了一口气。

   大楼上下,人人自危,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保卫干部们更是压力山大。平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现在也都灰溜溜,夹着尾巴不敢吭气了。陈干事丢枪又丢人,上级领导要求案情水落石出前停止他的一切工作,年底给了处分,勒令复原回广东了!

     紧张的排查了机关熟悉保卫股的所有人员,还是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因为,现场没留下来任何的脚印、指纹,只有一节两寸长的缝领章的红线……


   发案半年后,总政保卫部、公安部、省里、滨海市等地的首长和保卫部门,来我们部队调查滨海市老兵肖由的情况,由我为各位首长汇报了肖由的情况:肖由,男,78年滨海市兵,在团机关管理股当秘书,案发前他找陈干事的次数最多,来办公室的次数也最多。

   案发后曾被当做重点排查对象,对其做过问询,后经过调查,由于他亲手管理几十支手枪,认为他没必要去冒险偷枪,故被排除嫌疑。这可给当时的公安保卫干部们坐坐实实上了一课。


    滨海公安详细介绍了肖由盗枪做案的经过:肖由手中管理枪支子弹,对枪有偏爱,打算年底退伍回去抢劫银行。早已预谋盗窃保卫股陈干事手枪,遂主动接近陈,在熟悉了陈的作息规律后,于做案当晚,凌晨时分,穿一身新军装,帽前面吊了一块只露两眼睛的红绸子(以防被人认出),手拿铁棍,先是撬开保卫股办公室的门,再撬开陈的办公桌,盗走陈放在抽屉中的手枪。出门时为了伪装,撕下领章帽徽,像幽灵一样潜回独自住宿的办公室兼宿舍。一个月后退伍时,将手枪拆开,连同监守自盗的两百发子弹缝在被子里,打包托运回滨海市。

   回滨海后,伙同其弟密谋演习抢劫银行,兄弟二人经常在公园山上练打靶。并流窜全国多次持枪抢劫,打死打伤数人,丧心病狂、疯狂做案,人心惶惶,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在滨海抢劫银行时,打死打伤围捕的公安联防队员多人,弟弟肖飞被当场击毙,肖由被击伤活捉。
   三个月后,滨海市警方来电:震惊全国的二肖案近日公开审判,邀请部队首长法庭旁听。荘政委命令我陪李李政委前往,见证了幽灵般的魔鬼——肖由走上刑场,并领回了被盗做案手枪——编号为362178977的手枪。
创作于二0一六年五月五日下午,大雨,于北戴河

纯属创作,如有巧合,不可对号


读者热评:
广西作家评论家老保点评:     
 路庆小说《魔鬼》之猛虎与蔷薇。看内容,初以为路庆这篇小说以"丢枪"为名更合适——广西不是有个作家搞了篇《寻枪记》让姜文演么!读后一琢磨,仿佛茶后回甘,那味儿一上来,得,还是路庆高,实在是高!肖由就是可怕的魔鬼,杀人越货,害人不浅,这只是一层。往深了想,消由为何由人变鬼涅?有句话说得真切: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两个人:一个是魔鬼一个是天使。天使战胜了魔鬼,你就得到永恒的幸运。魔鬼战胜了天使,你就万劫不复。任何人都是魔鬼与天使的复合体,想那肖由也曾是善良之辈,不然不会越得过层层严审的当兵关。这样一想不由得毛骨悚然:谁知道身边哪个人体内的魔鬼什么时候压倒天使占了上风戗害人吶!这就得靠各自修炼了。英国诗人西格夫里有诗云: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将魔鬼驯化成天使是人类生存的最高价值。别嘲笑肖由,同情他吧,如果我们任由体内的猛虎狂啸,首先被吞噬的,是我们自己。

中国饭店协会文友鸿雁读后感:
写的太好了!故事丝丝入扣,情节起伏跌宕,文字自然流畅。呵呵,见功底。

石家庄文友路东海点评:        
路庆先生笔下之《魔鬼》,记叙了公安保卫工作的发展史,日防夜防,家贼难防,部队保卫部门丢枪,只有内鬼作祟,家贼所为,肖由偏爱枪,又管理着几十支手枪,若将枪据为己有,既无条件,又不合常理,他精心策划,盗取别人的手枪,有了枪,贼心野了,贼胆大了,退伍后持枪杀人越货抢劫银行。肖由犯罪的主观恶念,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指的就是犯罪分子的狡诈猖狂,有时倒过来讲,则是正义终究战胜邪恶。在阶级社会里,犯罪与侦查防范相生相伴,此消彼长。

河南文友吕建国点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支手枪,还有那个盗枪的内鬼,谁能想到在部队的保卫科办公室里竟然发生这样一起惊天大案,继而引发震动全国的二肖系列抢劫杀人案件。俗话说家贼难防,部队本来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军人在这里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内鬼肖由监手自盗,上演了一出好戏,走上了一条与人民为敌的不归之路,由一名军人蜕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恶魔,教训十分残痛,可谓触目惊心。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仍然记忆犹新,连失盗的枪号都没忘记,可以想象此案对周围人的影响像刀刻一般映入脑海,令人难以释怀。巜魔鬼》的故事情节紧抓人心,围绕手枪记人叙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的枪声最终结束了魔鬼的生命。也使得这起案件画上了句号,但留给世人的思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愚人拙见

内蒙军旅作家兵兵点评:
《魔鬼》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军营里边作者身边的经历,人生无常,想想都后怕,万幸丢的枪不是作者活配备的那一把,否则作者的从军经历和人生轨迹将因丧心病狂的魔鬼肖由而被改写。
     作者干公安真不属于半路出家,简直就是半个刑侦爆破专家,是经过正规培训并且有过曾经破获过多起案件的骄人业绩,职业素养竟然如此之高,难怪40年过去了,还清楚记得手枪的九位数码。人和人智商差距竟然如此之大,相比较我自愧佛如,如换做对数字迟钝的我,20年前的使用很长时间的BB机号码竟然忘得一干二净……。

天津作家评论家大万点评:
路庆在《魔鬼》的作品中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的盗枪重案。魔鬼是团管理股秘书肖由。他退伍前盗窃了作者办公室的手枪,退伍后又伙同其弟在滨海地区抢劫杀人,十足的杀人恶魔。路庆见证了魔鬼的覆灭,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肖由终究是要被正法的,可以感觉到路庆领回枪支后心中仍有余悸。是后怕枪支流散的恶劣后果还是惊恐杀人魔鬼的穷凶极恶?我想身为省警校一期出身的路庆不会那么胆怯吧?以魔鬼为文章冠名自有其深意。魔者幻也,鬼者妖邪。真正的鬼魅是以假象迷惑毒害我们而令人不知的身边人。我想这才是路庆的真实用意。肖由与路庆同在机关共事且正管枪支,难怪在破案中将其嫌疑排除,而真正的魔鬼正是这个身边的战友。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再狡猾凶恶的魔鬼也会露出蛛丝马迹,现场缝领章的红线已经使其露出端倪。为了打鬼,真的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提防身边的伪君子,正如毛主席的话“阶级斗争不能忘!”

台湾文友张宏读后感:
路庆善以事写人,以人表志。表彰以劝世道,贬斥以戒人心。
有句俗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文中除了介绍案情外,没有一句多余的与罪犯肖由的直接对话和人物肖象描写,通篇严肃、庄重、大气,但幽灵般的魔鬼肖由却更令读者有恐惧紧张压迫感。这个外穿军装内心险恶军营里的罪恶隐身人,虽被写得轻如鸿毛但让读者不失生活中警戒,像肖由这种有预谋、有计划的犯罪行动,比在街上贼眉鼠眼、顺手牵羊的小偷小摸,给观众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感受力冲击更强烈。有道是邪不压正,正义永恒。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天使魔鬼两个心房,我们时刻都要警戒自己在喂养着一只....

上海著名文学教授候老师点评:
读了路作者小小说《魔鬼》后,又一次受到了深刻教育。确实是人常说的:海水不可斗量、人心不可估量。往往是身边的内鬼最难防,也最可恨!管枪的偷枪,迷惑人心,使人难防。盗賊自做聪明,还是难以逃出法网。多年隐藏在革命队伍中败类,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白吃了几十年人民的茶饭,杀人、枪窃银行,最可恨的、防不胜防的野狼!败类!在革命队伍中出现这样的败类也给我们所有的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甘肃文友红卫读后感:
读后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怵目惊心。其一:丢人呀!保卫别人财产安全的人,让人把自已的命根子给盗走了……。我做为基层一线的民警,内心深有感触,这种心情别人无法感受到的。其二:肖以自已是团管理股秘书,保管着枪支弹药的身份,实施了盗窃枪支行为,故在侦察破案中,将其嫌疑排除。退伍后,伙同其弟抢劫杀人。震惊全国。如果肖把自己保管的更多的枪支弹药盗窃,造成的后果,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作者笔下肖狡猾而疯狂作案的写照。其三:肖做案时穿一身新绿军装,帽前面吊一块只露两眼的红绸子,在夜深人静出现,人们潜意识的感觉,就是魔鬼出现,人心惶惶。这也是作者真实的用意夹叠着悬念所在。

[上一篇] 念人:《追 梦》第十四章

[上一篇] 王西庆难忘的记忆续集之七十六——后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