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张九微游记】排浦半日
【张九微游记】排浦半日
作者:张九微


 今天下午沿着滨海大道徒步去排浦。目的是想找一处看海的好去处。因为在我们住的这个小区出门后本来是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可是,自从海花岛建设后,就再也看不到大海了。海花岛遮挡了人们看海的视线,人们站在滨海大道上向大海处瞭望,只能看到海花岛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工地。

 到了排浦后转向村西,这里有辽阔的大海(海花岛工程到此截止)。村边的房子紧挨着大海,从海水到达的位置看,涨潮时海水几乎能到达海边民房的墙根。

 海边的景色是这样的,天色阴沉沉的,退潮后的海滩沙地上,狼藉满地,被海浪推来的衣服、渔网、瓶子、塑料袋、树木、贝壳成堆成片,黑、绿、黄、紫各色的垃圾都有,其间偶有一艘废弃的破渔船老大似地骄傲地卧在这些海上垃圾里,村里的鸡群与捡贝壳的人们一道在垃圾里搜寻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村里伸到海边的半米粗的白色塑料管突突地喷涌着水,我担心这是村里的污水。垃圾摊在往里才是海水,海水里的渔船一艘挨着一艘,停泊在岸边。三三俩俩的渔民正在维修自己的渔船,他们将在凌晨三四点驾船出海,收网后在早晨七八点回来。渔船群再往里才是广阔的水面。

我在海垃圾里捡了一些喜欢的贝壳,与一个修船的渔民聊了几句,对方方言太重没有听懂。看到几个小学生赤脚在海水里抓螃蟹,就与他们闲聊。他们告诉我,在学校,老师教他们说普通话。我鼓励他们普通话说得好。往前走又碰到一群小学生赤脚在海滩上的垃圾间隙里玩,而在他们的脚下有很多玻璃瓶子,并且有几个被人摔碎了。我为他们担心。我对制造这些海垃圾的人谴责。可是,这些海垃圾是谁制造的?肯定有我们中国的份,也很可能是飘洋过来的洋垃圾。



走到排浦村南终于看到了远方的大海。这里也停泊着很多渔船,这些渔船大多比较破旧。可以看出渔民赖以养家的家当并不是太好,日子大概也不是太好。

在村头,看到两个妇女正在把地上晾晒的一片贝壳装入编织袋,旁边还有很多框贝壳。她们告诉我,贝壳是准备出售的。具体多少钱一袋,她们说不清。

在村里看到一座灵光庙,看样子修建的时间不长,刚建水泥结构,正门面朝大海,后门(小门)通向一条街)门前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海  恩深恰似阳春有脚”,下联是“江湖浪静炯然秋水无波”。庙里供奉着两个神仙,都有很长的胡须,都戴着眼镜,与我那天在白马井大街上的灵棚里看到的神仙一样,我见过、祭拜过很多神仙,都不戴眼镜,这里的神仙却戴着眼镜,不知其是那路神仙?晚清时期眼镜才传到中国,而庙宇之类的祭拜活动大多都很古老。庙里有建庙赞助人员名单。有香火,有沙发、床,音响、电风扇,但看不到守庙人。大庙前的一侧还有一座小庙,庙里供奉的神仙鱼大庙相似。

从庙里出来碰到一中年妇女,问其庙里的神仙,她告诉我那是海神,是保佑渔民平安的保护神。又问这海神的名字,答曰:文公。怪不得这神仙都戴着眼镜,原来叫文公。只是担心这文职彬彬的模样能下海救得人么?

 刚到海滨时捡了一些贝壳,放到了海边。回来时去拿贝壳,碰到一个村民在“污水管”前洗刷水桶,我说不脏吗?不是污水?他说不是污水,这是养鱼池的循环水。我跟着他走到海边的房子里,果然看到里面的用水泥做的方格池子,里面养殖了很多小鱼(石斑鱼),我第一次看到不露天的养鱼池。这个养殖户给我介绍了养殖情况。不喂饲料,把鱼养的稍大就卖给露天养鱼池。

那些伸向海里的水管都是养鱼池的循环水不是污水。一路上我对此往大海排放污水耿耿于怀,一直琢磨怎样写文章曝光。看来,采风必须要把问题弄清啊,要不。。。。。


[上一篇] 那日曾被鱼啄

[上一篇] 纪念毛主席诞辰122周年系列活动暨《忠诚——在主席身边的日子》首发研讨会在京举行(组图)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