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初见敦煌
初见敦煌
作者:钱绪彬

骄阳似火的八月,我和妻子及她同事一行7人,结伴青甘大环线七日游。

途中,我们先后到了兰州、青海湖、祁连山、茶卡盐湖、张掖、七彩丹霞、嘉峪关、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等城市和景区。来去匆匆中,我们享受宽敞舒适的住宿条件,品尝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领略风景优美的大好河山,观看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拍摄风景如画的心仪照片。期间,虽然时间紧迫,行程匆忙,身体疲惫,但是心情愉快,流年忘返,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所到之处,都让人看不够,玩不够,吃不够,拍不够,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悠久的敦煌文化。去的头天,导游在大巴车上就滔滔不绝地介绍了一番,我听得津津有味,急不可待。因为我是第一次去敦煌,之前,坦率地说,对敦煌文化了解甚少。因此,经导游一介绍,真想先睹为快。

听完对敦煌的介绍,我快速拿起手机搜索“敦煌”。

原来,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历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占有光辉的篇章。

在西汉早期,敦煌为匈奴所占。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霍去病统帅万骑出赛西域,并设置了阳关和西门关。六年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并开启了丝绸之路。此时,敦煌进入了鼎盛时期,并逐渐成为了西北方的军事、政治中心,也成为了西域各国人民进行文化贸易交流的紧密桥梁。公元366年,乐尊和尚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衍生。之后,敦煌信奉佛教的官员延续了莫高窟的开窟造佛之举。

隋唐时期,当朝政府十分关注该区域,并派军驻扎维护该区域的和平。这些措施使得敦煌得以在一个祥和的环境里继续发展。而此时,敦煌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成为了印度、西亚以及中亚的文化融合地。

宋朝,敦煌隶属于党项羌和蒙古。随着蒙元领土的扩张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敦煌作为贸易中心体现了它的重要地位。而莫高窟和丝绸之路也进入了没落时期。明朝时期,敦煌成为了一个游牧区域。

清朝光绪26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终于再一次震惊了世界。许多西方的探险家纷纷来到了敦煌瞻仰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不幸的是,随着清朝的衰落,敦煌的许多珍贵的遗物纷纷流落到外国。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也是第一批对外国游客开放的城市之一,等等。这些都是我快速搜索到的信息,提前做些功课,有助于我更好地走进敦煌,了解敦煌。

3日,烈日当空,我们兴奋地踏上了敦煌这片神奇的土地,匆匆吃过午饭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敦煌剧场,排队等候观看《又见敦煌》大型情景体验剧。这个剧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中的一滴水”,可谓别具一格。

在闷热的等待中,我不禁自问:花二百九十八元站着看情景剧值得吗?两人可是近六百元啦!这是我首次看这么贵的情景剧。正在胡思乱想时,人流已在缓缓移动,开始检票了。1418分,我们正式进入又见敦煌剧场。场内每次观众控制在735人以内,就这都觉得有些拥挤。

《又见敦煌》是王潮歌导演的,她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这部情景剧共分为四部分,为我们呈现了敦煌千年的丝路文化,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行走中观看。回想当年,这里曾是《西游记》的拍摄地之一。

当我们走进黑暗的剧场后,发现空旷的地面只有观众不停地向前涌动,这才是真正巍然耸立的文化殿堂。此时,我和妻子的手不约而同地紧紧拽在一起,唯恐走散。当我们正在黑暗中遐想期待时,随着轰然而起的音乐,骤然亮起的灯光,历史的闸门陡然在我们眼前打开。舞台中央的幕布徐徐展开,正中间站着一个年轻帅气的讲解员,正微笑地向我们致意。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关于敦煌的历史人物。随后,在两边舞台,又有两名讲解员给大家讲解了一些关于敦煌的人物故事。他们个个声音洪亮,情绪饱满。  

演出即将开始,工作人员把我们引到演出区,此时,我才明白为什么要站着看。因为大剧场环绕四周,还有配套的小剧场,观众们只有不停地变换位置转着看,才能看完整场演出。在第一演出区,我看到了:张骞、索靖、张议潮、张议潮夫人、王维、王圆箓、唐玄奘等等向我们走来,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第二演出区给我们呈现了王道士和乡民们送走经卷、佛像的故事。我知道了乡民们为什么要在脸上抹红,他们是善良的无辜的,他们当时不知道那些文物的价值。第三演出区把我们带入到了“洞窟”内与千百年前的莫高窟供养人对话。她们本来是美丽的,可是由于氧化她们变黑了。她们被画于壁画上时是美的,她们涂了香粉,画了妆,穿的是漂亮的华服。只有第四演出区是坐着看的,它呈现的是敦煌学研究人员与索靖、张议潮、王维穿越时空的对话以及惊艳表演。整场演出,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敦煌的历史文化。剧中每个情景都栩栩如生,扣人心弦,真实感人,超乎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一部非常壮观,非常震撼的情景剧!

当室内的灯光亮起,观众们仍舍不得离开,“好看”“还想看”“值得”等声音不绝于耳。这无疑是对《又见敦煌》这部情景体验剧最大的褒奖,我为当初“花钱值不值”的想法感到羞愧。假如,错过良机,甚是遗憾。只有在现场观看,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在电视、电影里看,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视觉效果。因买票紧张和费用偏高以及看不懂等原因,同行中也有不想看的,但最终都看了。我想,没人后悔。

然而,一部《又见敦煌》的情景体验剧,还不足以展现整个敦煌文化。于是,次日清早,我们便赶往下一个景点——莫高窟。莫高窟藏经洞的打开,不啻为我们打开了敦煌文化的视觉。在这里,由于我们买的是应急票,冒雨排队等候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对正常开放的40个洞窟,我们仅看了941001481384个洞窟,只是冰山一角。窟内分别为佛像、壁画、画像等。洞窟外形独特,富有美感。因游客太多,每个窟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不允许停留,一旦放慢脚步,工作人员就会催,也没解说员,实属有点遗憾。看完感受最深的是:历史传奇人物多,美的事物总逃不过种种磨难。

莫高窟,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一个神秘莫测的佛国世界,艺术魅力让世人叹为观止。转身洞窟,依依不舍,思绪万千。此时不顾绵绵细雨冲向斜对面的博物馆,有幸看见了对敦煌学专家段文杰的介绍,他对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初见敦煌,再见敦煌。通过两个半天与敦煌亲密接触,对它的悠久历史文化有了空前的了解。通过观看学习,深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今后,要通过类似方式和书籍及网络知识的学习,多了解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源远流长、万古流芳。

(作者:钱绪彬)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父亲的心愿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