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每读宋人邵雍《洛阳春吟》一诗,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著名书画家、澳门“牡丹王”李秋平先生。
李秋平,出生于1959年,客家籍,著名书画家,国礼艺术家,书画作品享誉世界。自幼受父亲熏陶,即习中国水墨画及书法。毕业于香港政府设计工业学院,后相继获加拿大公立皇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美国普斯顿大学管理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2000年创立澳门书画艺术联谊会,为创会会长。退休后从事社团、书画工作。曾任澳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多次受聘担任两岸四地“儿童书画比赛”、“澳门中小学生书法比赛”及“澳门中学生《道德经》书法比赛”的主评审委员。
李秋平先生系“岭南画派”第三代弟子,绘画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入室弟子黎明教授,书法师从原澳门大学陈颂声教授。他品德高尚,德艺双馨,热心公益,肩负起推广中国书画文化艺术,协助书画艺术家圆梦的神圣使命,在中国“两岸四地”及东南亚等多个城市开展文化推广活动,“用笔墨传递真情,用爱心感动社会”。
李秋平先生40余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临池不辍,擅于花鸟、山水,长于菊花、小鸟,尤精牡丹、荷花、竹树等等;书法擅长行草。素有“澳门牡丹王”之称。其作品被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葡萄牙、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与地区文博机构和收藏爱好者收购珍藏。
在这里,笔者仅对李秋平先生的国画牡丹作品之诗意予以浅说。
牡丹,系中国“四大名花”之一,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历史上,以古都洛阳的牡丹为最多、最好,以开黄花的“姚黄”、开紫花的“魏紫”最为名贵。牡丹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被称之为“花之富贵者也”。它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更象征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
千百年来,关于牡丹的诗词众多,以唐朝最为繁盛。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谓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更成千古绝唱。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李秋平先生喜欢牡丹,喜欢看牡丹,喜欢画牡丹,而且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意蕴丰厚,诗意盎然”。
李秋平先生的国画牡丹作品根植传统。
欣赏李秋平先生的国画牡丹作品——《贵紫娇红醉春晖》,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刘禹锡的《赏牡丹》一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这里,诗人写的是“赏牡丹”,却绝口不提牡丹的姿色,而是“曲径通幽”——通过芍药、荷花的对比,来衬托牡丹之美。李秋平先生的《贵紫娇红醉春晖》,则是以牡丹与紫藤“对比”,甚至紫藤所占画面比牡丹还要大上一倍。尽管如此,他画中的牡丹仍不失其雍容华贵之美,而紫藤则“略有逊色”。刘禹锡《赏牡丹》前两句采用“抑彼扬此”之法,先评芍药和荷花,芍药与荷花本来也是人们所喜爱的花卉,但是美中总有不足,通过芍药和荷花的“妖无格”、“净少情”,来突出牡丹的“妖、格、净、情”四美并具。“唯有牡丹真国色”,“唯有”二字突出强调了只有牡丹才堪称得上是真正的“国色”,表现出了刘禹锡对牡丹深深的喜爱之情。对于“百般颜色百般香”的牡丹,诗人只字不说而牡丹的“色”和“香”,而仅仅用“花开时节动京城”七个字,便一下道出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牡丹的极其喜爱之情。而李秋平先生的国画牡丹《贵紫娇红醉春晖》,则也与此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上,李秋平先生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左为上”之习俗,在构图时“不动声色”地将牡丹置于左侧,紫藤放于右侧,即牡丹为“主”,紫藤为“辅”,在不经意间便流露出了牡丹在其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他将画作命题为《贵紫娇红醉春晖》,则更是画龙点睛,让人一看便有意无意地陶醉于无尽的明媚春色之中。与此同时,他的《云想衣裳花想容》、《赢华渐欲迷人眼》等等国画牡丹作品,也莫不如斯。
李秋平先生的国画牡丹作品物人一体。
欣赏李秋平先生的国画牡丹作品——《富贵白头喜成双》,你又会心不由己地想起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在这里,诗人将人与牡丹并写,花与人浑融一片,给人以绝美的“视觉”享受。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有一次在后苑的沉香亭与杨贵妃一起观赏牡丹。“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为记眼前美景,遂召李白前来赋诗。此时,“诗仙”酒醉未醒,半梦半醒之间,略加思索,便挥笔而就。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两句,分别写杨贵妃的衣服与容颜。上句,写衣裳之华丽用“云想”,写容颜之美艳用“花想”,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把一位彩云簇拥着鲜花一样的美人呈现给了读者。在这里,“想”字具有“多义性”,既可指“彩云”看到了她的美貌想做她的衣裳,“花儿”看到了她的美丽,就想做她的容颜;也可指见云而想到她华丽的衣裳,见花而想到她美艳的容貌。无论如何,这七个字足以给人以花团锦簇、目不暇接的“即视”感。下句,以“露华浓”进一步点染花之容颜。春风轻拂、雨露滋润之下的牡丹,可以说已经冶艳到极致,它倦依春风,一副“醉醺醺”的模样;它沐浴在雨露之下,一尘不染,飘飘然一如世外仙子。这就是诗人笔下的牡丹花,更是诗人眼中的杨贵妃。杨贵妃的雍容华贵之姿,也只有“花之富贵者”牡丹才能与之相比拟。“露华”在这里不仅为牡丹增色,也暗喻了杨贵妃承沐君王的恩泽,显得更加明媚动人。而李秋平先生的国画牡丹作品《富贵白头喜成双》,则也与此诗有着“殊途同归”之妙。画面上,几簇牡丹花已盛开,两只白头翁在鸣叫。白头翁者,学名“白头鹎”也,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它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部白色,且具黄绿色的纵纹。创作立意时,李秋平先生只取其“白头”之特征,藉以衍生“偕老”之意,亦即“白头偕老”,基本意思就是夫妻共同生活到老。加之牡丹乃是富贵之花,“花开富贵”,故李秋平先生将其题之为《富贵白头喜成双》,可谓“恰如其分”,
堪称“画中有诗”。这是一个“拟人化”的手法,寓意亦即“白头偕老,终生富贵”。让人一看便会浮想联翩,顿生羡意。与此同时,他的《富贵长寿迭迭来》、《寿高富多绵绵至》等等国画牡丹作品,也无不如斯。
李秋平先生的国画牡丹作品意蕴丰厚。
欣赏李秋平先生的国画牡丹作品——《高唱平安富贵歌》,你又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二首》之一:“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不用说,这首诗写的是夜晚秉烛赏花的情景。在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春天里,牡丹花总是“姗姗来迟”,因为牡丹花开后,一年的花事便接近了尾声,也就是说春天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诗人白居易面对开得正好的红牡丹之时,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美艳,而且还联想到了牡丹“红消香断”时的情景。所以,便有了“夜惜衰红把火看”。“惆怅阶前红牡丹”,开篇一笔,清淡而来,但屈指可数的几个字,便将牡丹的艳丽、作者的愁思,甚至整个春天的美丽都呈现了出来。“惆怅”二字,为全诗“笼罩”上了一抹淡淡的哀愁,虽略显突兀,但给读者造成了一种牡丹花“似已残败”的错觉,引人渐入诗境。且这一词语亦具有“多义性”,它既可指作者此时惆怅的心境,又可形容牡丹夜间开放,孤独寂寥的姿态情韵。“晚来唯有两枝残”一句,写牡丹确实有残败的迹象。然而,只有两枝凋残的,就意味着满院的其它牡丹开得正盛。这一句与上句相连,给读者的心理造成波澜,让人时为牡丹的衰飒担忧,时为牡丹的繁荣而欣喜。“唯有”、“两枝”两词,下语十分肯定,好像是作者逐一清点过似的,足见作者赏花的认真细致,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牡丹的一片深情。这两句虽然浅显通俗,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后如见痴情的作者在花下“留恋沉醉”的神态,其情真真,其意切切。“明朝风起应吹尽”,接下来语意又是一转,写作者的隐忧。牡丹虽还繁茂,可天有不测风云,说不定明日天气大变、狂风大作,牡丹就会受到摧残而凋零了。既然是这样,还不如“夜惜衰红把火看”——姑且在今天夜里趁着灯火,好好地欣赏一番吧,这样也不辜负这美艳的花儿了。况且,夜里的牡丹娴静优雅,在烛火的映衬下越发楚楚动人,那种朦胧清幽的美,是白天所领略不到的。全篇一波三折,诗人那怜花惜花的一片痴情,被抒发得淋漓尽致,富有韵味,可谓“诗中有画”。而李秋平先生的牡丹画作《高唱平安富贵歌》,则是“画中有诗”。在他的画面上,牡丹绽放、竹子摇曳、喜鹊高唱,一幅“和谐盛世”的景象活脱脱地跃然纸上。在传统文化中:竹子,有“竹报平安”之说,唐代《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即晋阳,遗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纲维”,主管僧寺事务的和尚。后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后来,从除夕到元旦,便发明了纸卷的“爆竹”,家家户户燃放,意在驱邪魔,迎平安。故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或“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等诗句;喜鹊,民间将其作为“吉祥”的象征。清朝乾隆皇帝就有一首写《喜鹊》的诗:“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我属望雨候,厌听为呼晴。”关于喜鹊,旧时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唐朝有一个叫黎景逸的人,门前的树上筑有鹊巢,他常常为巢里的鹊儿喂食。天长日久,人与鸟便产生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蒙冤背屈,身陷囹圄。突然有一天,他喂食的那只喜鹊停在狱窗前欢叫不停。于是他暗想,大概是有什么好消息来了。果不其然,三天后他就被无罪释放了。原来此乃是喜鹊变人假传圣旨的缘故。有了这些诸如此类的故事印证,画鹊兆喜的风俗大为流行,品种也有多样:如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李秋平先生的牡丹画作《高唱平安富贵歌》,更是“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你看画面上:牡丹,富贵;竹子,平安,喜鹊,吉祥……这不就是一幅名副其实的“平安富贵吉祥”图吗?意蕴何其丰厚!与此同时,他的《英雄富贵喜成双》、《牡丹与蝴蝶》等等国画牡丹作品,也均皆如斯。
综观李秋平先生之国画牡丹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创作用笔老辣,立意传统;构图巧妙,线条优美;意蕴厚重,诗意盎然。既不愧“澳门牡丹王”之称,又堪称澳门书画界之翘楚。
[下一篇] 高怀见物理---我看李文雁书法
[上一篇] 《时光柔软 小心轻放》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