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的啜泣引得对面的小男孩踉踉跄跄跑过来,摇着我的胳膊,响亮的问道:“爷爷,你怎么了?你丢了玩具了吗?”抬头一看,周围满是好奇的目光,赶忙哆嗦着掏出纸巾,擦了擦满脸的泪水……
到家收拾好冬装行李,回忆着童年的点点滴滴,一夜无眠,天蒙蒙亮就急着驱车往老家赶。无奈,雾霾严重,高速封闭,一直等到十一点一刻,高速才开放,赶回家乡已是夜里十点了。
后来,在师范上学时,住在大姐家厨房一个用水泥抹的小炕上,盖着一床烂活套子。厨房的梁上挂着一个竹筐筐,筐筐里总是散发着粮食的香味,夜深人静的时候,那香味儿更是清晰浓重。每每半夜饿醒,便会流着贪婪的口水,想象竹筐筐中白面馍馍的形状及香味。可是,那竹筐挂的实在太高,人小够不着,所以即使再饿,也没有想着去吃筐筐中的粮食,那可是大姐一家的生命粮,岂敢偷吃!当然,大姐心疼尕兄弟,偶尔会偷偷给一个或半个或白或黑的馍馍,那时,手握着大姐给的馍馍,一溜烟跑到学校没人的地方,狼吞虎咽一番,边吃边想:大姐咋像妈一样。那一幕幕的镜头,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大姐对娘家人点点滴滴的恩情,永世难忘……
看着大姐的遗像,心疼的无法呼吸,嚎啕大哭起来,回头一看,跪在身后的国立也哭的一塌糊涂,主事便将白色孝帽带在他头上,念念有词的说:“这家侄儿哭他大姑哭的真伤心了,真是个好娃娃!”
往后再看,军军、刚刚、国立三娘家人侄儿,红卫,永卫等娘家外甥,小平,女蛋,海霞等到场的,个个哭的情真意切,直哭的狗娃、尕女们又一场痛哭他们妈妈。一个小时后,娘家人,孝子们个个哭不动了,主事人才大喊,停止哭声。
娘家人最有用,最历害,最吃香的时刻到了。随着主事人一句“请娘家人上炕坐”,大姐的五位手足,抹着眼泪上炕,正襟危坐;“孝子江海湖及媳妇儿跪到灵前来,听候娘家人质疑!”跪在地上的娃娃们,满脸悲痛、满眼泪水、一个个瞪大泪眼,倾听妈妈的娘家人的“问话”。回答的不好,军军、刚刚、国立三个小娘家人会手持丧棒听令就打。只听大舅流着泪问:“你妈病时找的啥大夫?啥医院?吃的啥药?你们尽到心了吗?”老大狗娃一一回答:“找的最好的医院、医生用的最好的药、大舅呀,我们尽全力了。”二舅问:“你妈睡下后,你们给穿了几件衣?铺盖几件?棺木用的何木?尺寸大小?”三个外甥一下乱了阵脚,谁也说不清楚,小娘家人军军、刚刚、国立举起手中的丧棒就要打,娘家人联络人金跪在三人后面赶忙给递话,老二海大声回答:“穿的是七套八件全新,两铺两盖全新,棺木为柏木制成,可以说是豪华的。”三个舅舅含着泪笑了笑。三个表兄弟也放下了手中举起的棒子。
最后一天,早七点半起灵,路过大姐三姑娘家,三姑娘率孩子们跪迎送,路过闇门村——她的娘家,五弟妹率众侄儿、外甥跪倒一片,迎送。
到达山上的墓地,太阳出来了,各种讲究后,最后看了一眼安祥熟睡、长眠不醒的大姐,盖棺,上面一红绸子上用金字写了大姐的一生。心想,人们所说的盖棺定论大抵就是这样吧。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的兄弟姐妹们。
读者热评:
广东文友梅西评论:
读娘家人一文:感人的文字,字字入心入肺,读的我心都碎了。
华贸联盟杨主席读后感:
几年之前,谒见大姑,虽在病榻,慈祥依然!未料此面,竟成永别,呜呼哀哉,大姑走好!斯人已逝,生者珍重。对于我们晚辈来说,每一次亲人的离去,都是巨大的打击!
中国法官诗文社常务理事张文娟读后感:
几天不见仁兄,看到你时面容憔悴,嘴上长满燎泡,遇到着急上火的事了,原来是大姐去世了!看着你的文章,一边流泪一边想,悲伤的事心里有感应,所以是伤心!你对大姐的手足情深,很是让我们感动,珍惜世间每一个有缘与我们相识相知的人,愿大家一切安好!
台湾文友张宏读后感:
流水无情,聚散浮沉,在生离死别的经历中拥有了一种对岁月的回忆与不惑,拥有了对生命对生活的敬畏与感激。长姐如母,血浓于水,惊闻亲逝,百肠绞痛,千里迢迢,天地动容,悲哀传乡情,乡愁何以堪……唯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眼前。
甘肃文友红卫读后感:
失去了亲人,那我们只能给予现在的亲人更多的关怀和呵护,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更亲的人。大姨一靠子平平谈淡,与人为善。有表兄弟、表姐妹孝顺,子孙满堂也知足了,愿大姨在天堂过的快乐。
温州法学文化研究学者李俊读后感:
长姐如母,手足连心,虽生不在一地,却心灵相通。痛哉,至亲己逝!悲哉,生不能再见!先生把自己的悲痛淋漓尽至的展现出来,读来感同身受。
中国北极村文友张璟方读后感:
一幕幕的回忆让人疼,一场场的送别让人疼。每一个环节细致入微的刻画,将这种疼展现地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这种疼,其实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幸福。这种疼,独生子女少有体会。这种疼,让那些在功名利禄诱惑下只顾风雨兼程的人难有体会。人不枉在人生旅途走一遭的,最可贵的恐怕莫过于这种痛彻心扉的疼了吧!
石家庄文友路东海读后感:
读路庆先生的《娘家人》,字字催泪,句句悲咽,天各一方,心堵绞痛,大姐仙逝,心灵感应,千里奔丧,寸断肝肠,遥想童年,父母早逝,姐弟孤苦,相濡以沫,衣食接济,辛勤一生,姊慈弟恭,手足情深,儿孙绕膝,初享天伦,积劳成疾,寿终正寝,音容笑貌,刻骨铭心,以泪作记,追思仙魂。忆慈恩,长悲切,丧尽礼,祭尽诚,事逝者,如事生。
天津作家评论家大万读后感:
都说有姐姐的弟弟是最幸福的,因为他可以得到加倍的母爱,姐姐对弟弟的疼爱类似甚至超过母爱。路庆新作《随笔.娘家人》通过姐姐的葬礼表达了作者对姐姐深切沉痛地怀念,丧亲之痛溢于言表。都说至亲之间心有灵犀,心灵感应很强。对此我总是半信半疑,姐姐亡故的瞬间,路庆顿感心脏难受。姐弟情深,痛失亲人犹如剜去心头之肉。路庆此时的悲痛让读者闻之落泪。我也相信了,亲人之间心是相通的,当丢掉一半心的时候,怎能不令人痛苦?北方有个传统,娘舅为大!舅舅在一个家族中是最公平的,所有亲戚都要尊敬。看了文章才知晓,原来西北地区也是这个传统而且更加尊贵,娘舅甚至可以代表娘家人在“吃香”的时候质问外甥是否孝顺,虽说是过场但也显示出了舅舅的威严和尊贵。娘舅为大的不是辈分,是理。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善良慈祥的大姐往生天国,生者节哀顺变,好好地生活是对大姐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大姐一路平安!
西安交大文友李校长读后感:
《娘家人》故事平凡,但是感人肺腑,读者随作者的思绪也百感交集,作者沾着真情的墨,不断切入对往事的回忆,运用时空交错手法,把和姐姐相处的依旧历历在目的亲身经历一气呵成,立意审美技高一筹,把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小说还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多处对故乡安葬乡俗描绘,使的文章更亲切更接地气!
广西作家评论家老保读后感:
路庆小说《娘家人》之感应。母亲般的大姐蘧然离世,"我"痛不欲生,所有的亲人都为失去这样一位贤惠勤劳的长者流泪,路庆悲伤的笔触划碰了读者最为柔软的心灵深处,引发强烈的共鸣——都不禁想起自己逝去的亲人。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谁能够避免这生死轮回呢!现今有许多"生前不孝,死后哀荣"的现象,葬礼极其盛大,做给人看的。路庆家族孝亲的优良传统十分令人赞许。我最想说的是亲人间的感应。"我"正在天涯海角,毫无征兆地突然间心脏就极度难受,接着就收到大姐去世的消息。这在科学上是有依据的。量子物理学实验证实,同质的两个粒子即便相隔几千万里,扰动其中一个粒子,另一个立即有相同的反应,这叫量子纠缠。因此呵,同根同种的人们啊,都是血脉相连彼此不分的,亲爱他们就等于保护自己,疏离他们就等于伤害你自己。大姐逝后亲人的反思反省更多的是警醒人们:爱你的亲人吧,这是顺应上天的无尚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源泉。
河南文友吕建国读后感: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就象一次旅行,在茫茫尘世间,不知在何时何地下车,下车的人摆脱了世俗的烦恼,车上的人仍然要继续前行。辛劳一生的大姐走完了她的人生,留给笔者无限的悲伤和思念,在饱含深情的笔下,大姐的丧事是如此的隆重,孝子孝女成群结伙为她送行,引得周围人们对她离世的悲伤和对有如此之多的孝子孝女送葬而感骄傲。作家对丧葬习俗的描写精细,人物描述的活灵活现,回忆真切,读来令人感动,不由得泪湿双眼,这样一场丧葬过程描述,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一种流传千古的丧俗文化象活化石一样至今在中国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传袭并且世代生生不息。愚人拙见
甘肃书画家蒿大师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两个主要元素,一是宗教文化让人都有信仰、二是丧葬文化让人类懂感恩。作者用浓郁的感恩心态、真实的叙述了兄弟姐妹之情。讲述了家祭的一个环节娘家人。让人类知道什么是亲情。道出了对大姐的真情实感,这本身就是在传播文化、传播正能量、弘扬传统文化。其教育意义十分深刻,视为深度好文。当广范传阅以示后人。
甘肃农业专家韩文英读有感:
《娘家人》写出了姐弟间的惰意,老泪纵横地拜读完此佳作,深感血浓于水的真谛。把老家靖远的风俗习惯展现的淋沥尽止,不愧是地道的靖远人,乡音不改,难得!
山东作家评论家老蒋读后感:
以回故乡为大姐奔丧为主线,追忆了大姐勤劳俭朴、正直善良、孝悌忠爱、吃苦耐劳的一生,每一个细节的回忆,每一句真情的道白,都如同作家眼中流出的滚烫的泪水,痛彻心扉,震撼心灵,令人读后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大姐一生很不平凡,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优秀美德和高尚品格,千百年来,正是靠无数个大姐一样的普通妇女,坚强勇敢,吃苦耐劳,默默奉献,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大姐的离世让我们悲痛,其不平凡的一生令我们敬仰。大姐啊,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苦难和泪水。愿您在天堂里幸福安康!
扬州诗人田志捷读后感:
读娘家人,情在文中,人在情中,感人至深。越写越好。
上海著名文学教授候老师读后感:
读了作者路庆小小说:《随笔,娘家人》后,泪流难止。和亲人永别谁都会伤心、难过。不由地想起我自己的亲人:亲爱的爹、娘和大哥二哥,他们在十年前先后与我永别而去了,我永远难忘那撕心裂肺的伤痛,有时候家中有些事情一时想不起来了,光想问一下父母或哥哥们,可这就又不由地提到他们永远离我们而去的伤痛。唉!永远见不到了,只能痛心流泪,无法挽回!
中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李雁红读后感:
此文写得真实感人。声声有泪,字字含情,丧亲之痛,跃然纸上。
宁夏书画家申才读后感:
《娘家人》写的真实,感人,拜读后,甚有所思。什么是人情世故,看看这篇文章吧,这里面有做人的道理,这里面有处世的心态,透过文字的表面,让我们看看内在的含义,你就感觉到,亲情是多么的让人珍惜和温暖,他是严冬的火盆,他是暑天的酸梅汤,太让人有感受了。正所谓,隔山隔水还能有相见之时,一把黄土遮面,再无相见之时。人阿,人们阿。亲情相处是缘分,一定要好好维护,好好珍惜。
甘南居士、大善人师婷婷读后感:
读娘家人一文:感人的文字,字字入心入肺,读的我心楚楚酸痛,揪心的痛,含泪读至结束心都碎了。真真实实的感觉到长姐如母,血浓于水。让我感动,珍惜世间每一个有缘与我们相识相知的人,愿一切安好!
美国斯坦福法学院文友伊继华教授读后感:
山西有个很特别的称呼,叫“人主家”。就是女子的娘家人、娘舅家的人,是为女子做主的人。女子有主、有系,方有根,娘家越品德高尚、人丁兴旺、家庭殷实,越可以提高女子在婆家尊严和地位。
女子去世后,人主家来的越多、越齐整,女子便越是有被人尊崇,葬礼便越是庄严、隆重。人主家在葬礼上,比起亲情,更是代表一种厚重的礼仪。
这篇文章,记述了兄弟姐妹之间深厚的感情,追述了姐姐尊重婆家人、爱护娘家人、勤俭持家、将两家两姓人紧紧地连结在一起,将主持婆家家事和护佑娘家弟弟妹妹拿捏、把持的十分和谐,一个勤劳善良和蔼可亲的中国传统美好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上一篇] 裸舞(小小说)
[上一篇] 王西庆难忘的记忆续集之七十六——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