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创作理论 > 诗意徜徉的坚韧生长
诗意徜徉的坚韧生长
作者:庄会茹

火热的生活需要有温度的表达。以抒情言志为个体生命提供自我对话的栖息之所的诗歌,让人们得以跳出庸常,在想像力的自由驰骋空间,开掘生命的广度和深度,获得新的生活维度,在不断超出想象的现实生活面前,让诗意穿越生活的丛林,伴着岁月的呼啸,越过桑田,跨过沧海,一路跋涉,抵达内心深处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人说,诗歌必须和历史对话,提出自己对历史、对社会的感觉和想象,“在一念之间抓住真实和正义”。这对一颗敏感、丰富而活跃的个体心灵而言,是对自我的审视和挑战,也是小人物与大时代真诚虔敬的主动融合和汇聚。根植社会沃土又远离尘嚣的超凡诗歌意境,清澈而深厚、明朗又含蓄、畅快淋漓而又凝重、丰富,闪烁着人类精神与情趣的光泽,带着自然流转的生命节奏,融多元、开放、创造于一体,释放温暖和善意,让更多人的生活,更多人的人生,葆有现实中的诗意。

如何处理诗歌与时代、与生活的关系,在历史、现实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你活得有多深,写得就有多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诗人、写作实践深具当代特征的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对生活、写作、创作之间的相互投射,感触颇深。立足现实生活的深刻审视,氤氲在诗歌的文本深处,才有“半是美国梦半是中国造”的一语中的,即便“把满身都是虫洞的生活,穿在身上”,也别有一番情趣。

诗歌贵在“以万物之心,倾听万物的倾诉”。作为个性化的存在,现实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或许都难逃无奈。烦嚣尘世中,优雅的芳草和宁静的灯火,最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深深渴望。诗人作为一个社会的生存个体,以其无限伸展的情怀,撷取那些闪耀在个体生命旅程上的光辉,把琐屑甚而沉重的生活意象,编织成诗意天空的朵朵云霞,让阳光消融冰雪,让春风复苏大地。生活中那些浸染了深秋或寒冬底色的事物,经过诗人饱含张力的深情抒写,增添了纯净和静谧的柔暖与和谐。那些或行吟或高歌的诗人,用自己生命与精神的双重体验,在自己的内心,也用自己的作品,缓解着现实和想象的冲突,体现着人类与大地的深情。

生活是诗的脐带。网络传播的兴盛,形成新的诗歌话语空间。去年底,湖北诗人余秀华连同她的诗,在极短的时间内“穿越大半个中国”为人熟知,固然有网络传播迅捷的助力,但余秀华的走红,归根结底仍然源于真实的生活,源于一种有别于常人的真实生活状态的艺术表现对大众的情感触动。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有勇气时常为自己斟上一杯沁人心脾的茶,让滋味多样的生活,唇齿留香,回味悠长,充满诗意。

在谈到空间对个人带来的影响时,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霍俊明说,在河北农村几十年的乡村体验,给他的记忆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当他看到“母亲戴着破损的手套在抓一个个带着黑色绒毛的虫子”,看到带着乡村泥土的大葱到了大都市的家庭,乡村的泥土冲到城市的下水道,都会唤起不一般的情感体验。空间和距离感与生活、创作之间发生的关联,最明显的事例是,古代诗人离别诗中依靠行走,依靠手与足的攀爬来完成的巨大的空间难度,如今只用极短的时间就能够抵达。时光的缝隙里,因为有诗的存在,令人感受到语言温暖而坚执的力量。

爱诗者说,诗歌是一个时代最美的符号。诗歌如何踏着前行的节拍,成为塑造和改变时代精神的重要力量?古体诗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与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有着很好的继承,历经岁月和风雨打磨始终不改本色,今天的我们,也应更多探求民族精神的内在本质,从中汲取丰厚的文化因子,为诗歌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美国作家、哲学家梭罗曾说:“我步入丛林,是因为我想从容不迫地生活,仅仅面对生命中最基本的事,看看我是否掌握了生命的教诲,而不是,在我临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在瓦尔登湖岸边的小木屋里,头发蓬乱的梭罗与鸟语、露珠、虫鸣、繁星为伴,除了劳作,就是观察与思考。他用自己的行动静静地埋葬了四个字:穷奢极欲。

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源泉,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能以一颗平和浅淡的心,安然乐享每一分暖香,能够用大气压制浮躁,用优雅驱除粗俗。“我们生活在如此巨大的差异里”(余华语),逐梦之路,本无坦途,绚丽的诗意芳华,就在现实的从容不迫里。

[上一篇] 散文创作的几点体会

[上一篇] 我与书法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