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离开我们的第三日。今晚我和姐弟们趁着月夜的寂静,在大叔、二叔的带领下来到村外的十字路口为父亲烧驴。
烧驴是按照家乡的习俗进行的,就是把一个纸扎的驴,还有一个纸扎的牵驴人,拿到一个十字路口,在夜深人静时点燃,至亲的人心里默念着也或口里轻轻念着牵驴人的名字,嘱托他牵好驴,带着逝去的人一路走好。
关于烧驴,各地风俗不同,内容也不同,有的地方如果逝者是男的就烧驴,逝者是女的则烧牛。后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这些习俗来源于道教。
在古代,道教尊崇礼仪,平民百姓上路是不允许骑马的,只能骑驴,这个是烧驴的出处。而为女逝者烧牛就显得有些邪性,似乎故人专门为了警示女人不可浪费而流传下来的仪式。传说女人一生中洗衣、洗菜、制造了很多脏水,去世后,地狱里的大鬼小鬼就会让你喝尽那些脏水,所以,女人去世后一定要烧给她一头牛,帮她饮尽阳世的孽债。
在我的家乡燕赵大地上,一直遵守烧驴的习俗,烧牛倒并没有听说过。
我的父亲一生不易,临老了,我们不能再让你过艰苦的生活,上路总得有个驴骑吧,所以,在父亲过世的第三天下午,我们买来了纸驴和纸做的牵驴的童人。
关于牵驴的童人,也有讲究,既然是牵驴的人,总得有个名字吧,有了名字好让父亲在骑驴西去时使唤他,不专心时吆喝他。在主事人我本家一个堂兄的张罗下,我裁了一张巴掌大小的白纸条,用毛笔把牵驴的驴童命了名,别在了驴童身上。
由于晚上烧驴时还要叫着驴童的名字,叮嘱他一路牵好驴、走大道,照顾好父亲,所以我回到父亲的灵前时,姐姐就问我给驴童取了啥名字,我说冬天来了,父亲走了,所以取名叫“冬来的”。
由于我说驴童名字的时候,不知道有啥忌讳,所以声音大了些,大姐就责怪我,说驴童的名字不能喊出来,你还大声说。大姐的责怪把我弄的一头雾水。
想来我三十多年前离开家乡,这些陈规陋习我哪里懂得的,况且事先也没人给我嘱咐,心里不免感到些许委屈。
后来我终于弄明白了,在过去,给驴童取名字时可以带有诅咒,村里人和逝者有深仇大恨时,就把驴童的名字叫成仇人名字,在烧纸时一并就把仇人烧到了阴间,活在阳间的仇人就会多灾多难。不过一般也没人这么做。
我父亲在村里一世与人无争,哪里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况且我给驴童取名是根据节气来的,就更没有什么顾忌了。大姐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才责怪我。后来我专门给家里人做了解释,告诉她们,那都是老辈人的陈规陋习,大家也就释然了。
吃了上次的亏,晚上烧驴前我专门请教了大姐,烧驴时还有啥讲究,大姐说,烧驴时不能叫亲人的名字,烧完驴,跪地上磕了头就走,不许说话,不许叫人的名字,各走各的,不许回头,回到家再说话。原因是不让说话是怕逝者的魂魄听到后就不走了。
听了大姐的话,大家就觉得瘆得慌,想来真是,夜半三更,烧完本来看着就瘆人的纸扎,大家扭头匆匆赶路的感觉,像逃跑一般,胆小的人肯定会害怕,为了打消大家的胆怯,我说你们不要怕,烧了驴回来的时候我最后走,走最后面,你们不用怕。
农历十月底的冀南平原,天寒地冻,夜半静寂。此刻,月亮还未升起,只有亮晶晶的星星带来微弱的光亮。
十字路口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地方,为了不让别人打搅父亲的行程,我们按照村里的习俗,特意选在了半夜,这个时候路上已经没了行人,只有我们一行悄悄行走在村东的路上。
没有人说话,只有刷刷的脚步声,匆匆忙忙。
很快到了村东北的路口。
我心里默默地说:爹,我们给你烧驴了。
大叔、二叔点燃了纸驴、驴童、几沓纸钱、一兜元宝。熊熊火焰顿时在这个黑夜里冲天而起。大家都在心里默念着:爹,一路走好;冬来的,牵好驴,走大道,爬沟过坎时慢着点。一遍一遍,直至泪眼婆娑。但大家都没有哭出声,只有纸扎燃烧后的火焰伴随着斑斑点点的纸屑,在冷热交织中形成气旋,拧着劲一路向西飘飘洒洒而去。
爹走了,走的顺利。
回来的路上,我最后走的,也走在最后。谁知,到了家门口我才发现,不知道啥时候,我的两个叔叔却走在了我的后面,心理顿然一热。
这时,外甥女婿已经做好了一锅热腾腾的羊汤,没去烧驴的人也在家准备了酒菜,在这冬夜里围在一起喝汤、喝酒、取暖、守灵。
我端着一杯酒,望着父亲的灵柩,心里说,爹,干了这杯酒,我给你唱豫剧陈派的《秦雪梅》,说完,仰头一饮而尽。
【散板】起
哭一声商公子啊
再叫一声商郎夫啊
我的商郎夫啊
转【二八板】
秦雪梅见夫灵悲声大方
恨不能一声哭活我那屈死的夫郎
实指望结良缘妇随夫唱
又谁知婚未成你就撇我早忘
实指望你中状元荣登金榜
窈窕女歌于归出嫁状元郎
你说你凤冠霞帔我穿戴
却不料我今日穿上孝衣赏
至如今这情景完全两样
我盼望的华堂成了灵堂
商郎啊 莫怨恨,莫把我想
咱生不能同衾死也做鸾凰
妻如今来做吊祭品摆上
初献爵
初献爵祝亡魂速来灵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