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学习《蟋蟀》随笔——过年,我们文化地玩起来
学习《蟋蟀》随笔——过年,我们文化地玩起来
作者:月亮

序:昨天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这天是灶王爷生日。俗话说“糖果儿祭灶新年来到。”老人们讲,中国的神灵都是人修成的。能修炼成神的都是为人们做过很多好事,造福一方老百姓的好人,人们敬爱他,世世代代念他的恩情,于是也就成了神。

我虽不知灶王爷的生平来历,但从小到大都喜欢这一天的,每年看着妈妈拿了粘糖去祭灶,然后,我们小孩子也跟着沾光,可以吃到甜甜的粘糖了。

昨天晚上从妈妈那儿回来,我生平第一次也想着拜拜灶王爷。家里没有供神位,便找了块木板,然后恭敬备纸砚墨写了灶王爷,粘到小木板上。又写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祷词。正好二十二那天买了袋粘糖,摆上,给灶王爷拜了拜。

 接下来本来要写《蟋蟀》学习心得,可是,想着那砚上有墨,不用太可惜了。于是就开始照着赵孟頫小楷字贴抄写起《道德经》来,一发不可收拾,从第十章一直写到十五章,已是11点半。很困了,便睡去。

 这一睡,便梦到魏老师。她在招呼着大家做一个有趣的事情哩。且看梦里情景:

 魏老师在群里发了四张彩图,说,把这些图收好,以后当素材,做视频号里可以用上。我一下子喜欢上那张主色调是桃红色的图片,看得很真切,内心很喜悦。然后,魏老师又摆布了一些图片,成行成列的,说是学员们的作品封面。我心里又是欢喜,觉得老师带着我们做了多少有意义有意趣的事啊。学员们都一个个了不起,学得多快乐啊。

 后来我就醒来了,一看都上午十点半了。没有错,是上午,十点半,比我以往的九点半还往后一个小时。

我一边洗濑一边思考着这个梦。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哩。我嘿嘿地笑了。

 自从听老师给我们讲了《蟋蟀》这首诗后,我就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地沉浸在这首诗的意境和琴韵悠悠的吟诵里。

蟋蟀我是认得的,而且非常之熟悉。它软软的肚子让你根本不害怕它的透明的小盔甲。它是那样的可爱,我们都不舍得吃它。我们小时候是烧过扁担蚂蚱的,里面的籽金黄的,好吃的很。可是,我们小孩子都不吃小促织。它叫声好听,长得好看,又不是害虫,所以我们只是玩它们。

但是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最平常不过的蟋蟀儿竟然是有着这样的福气,入了诗经了!平时我们俗语里有“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也没有提蟋蟀半个字。最多也是在诗句“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里听过它的大名。可是,没想着人家早已于2千五百多年前登入大雅之堂。人们一见“蟋蟀入堂”,便知“岁聿其莫”。一面想着该及时行乐了,一面又劝诫人们不要过于耽于酒色。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对于缺衣小少食的年代,吃喝是民生最大关怀。随着社会发展,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了。可是,有的人却忘了根本,开始各种作,平常的食材都满足不了他口欲了,开始猎奇吃野生物种。蝙蝠,猴脑,穿山甲,活驴肉,活熊胆……(我都多长时间不想提这些个了。)残忍的罪孽。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畋,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欲壑难填!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人啊。

在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你幸福了吗?

有良知的人,开始反思。有福气的人,会循着这一曲清澈激越的琴音跟进业来。“无以太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无以太康,职思其外”。“无以太康,职思其忧。”

良士自古就有责任担当。忧深思远,乐而无荒。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士大夫之族,莫不受了《蟋蟀》的影响,而生出忧国忧民的情怀。正如魏俊梅老师说的:诗人的自省自律,勤勉豁达,为中国文人几千年来所秉执的正统理念奠定了人格模式,真不愧是帝尧的后代,人品修养实为“尧之遗风”。怪不得近代学者胡适认为诗三百中唐风中的《蟋蟀》是他的最爱。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我们便不能称之为读书人。而我以前,几乎不知《诗》。二十年前,工资很低。对了一个理工出身的我来说,买一本文学类的书便是奢望。因为自小酷爱古诗文,我买的第一本书是《红楼梦》,然后是唐诗三百首和宋词。然后是《古文观止》。后来,我转行去了学校后,才开始接触古书,17年改教语文后,才买了《诗经》,《四书五经》等。

但当时《诗经》只读了一半,就不再读了。只到今年,听说魏老师要带诗经吟诵,我就一直等着,等来了6月,等来了美丽的相约。

 跟着魏老师吟诵诗经,何等的美丽啊!我们一会儿是婀娜快乐的采桑女,一会儿是含羞待嫁的闺中女,一会儿又是知书识礼,归心似箭的归宁新妇。一会儿欢天喜地, 一会儿又悲悲切切。我们在诗经里活回一千样人生。她每一首诗经的度曲都是思接千载,情同古人。跟着魏老师吟诵诗经,琴棋书画的仕女梦不是梦想。昨天抄的道德经,说是小楷,已是小行草,仿佛10时梦里看到的字体。而和着魏老师的古琴伴奏吟诵《蟋蟀》,仿佛自已在抚动琴弦。这优雅的情致把我美到心窝里了。

我们亲爱的魏老师还让我们通过视频号活动交这首吟诵作业。我换了新手机,本打算剪映来仙仙的编辑一回,可是我是如此的笨笨,竟然不会剪辑。最后还是用旧手机,用秒剪做的。先是录好音,然后老老实实地录了无声视频,换镜头的时候就按下暂停键。这样按着时长录了视频,没想着视频长了,我照样不会剪掉长的部分。但巧的长的那部分结尾正好配上前奏,真的是天意啊.

 说罢吟诵作业,再说说感悟作业。

不能不说魏老师真的是认真教会学员让学员有所得对学员极度负责的师者。她让学员每学一首都要写心得感悟,内化成自已的精神营养。

试着想,每学一首都写千把字感悟,一百多首就是十万字。如果每篇都是两三千字,那就是二三十多万字。多么可观宝贵的的人生财富啊。

当然,不能为了字数而剪刀糨糊。贵在言之物,真情实感。

 学了这首《蟋蟀》的思考,我还想到了我们的儿时过年时的玩物。我们那作流传着这亲的俗话:闺女要花,小子要炮,八十岁的老人要核桃。其实,我记忆里我们小孩子玩的最多是的朴克。当时没有钱买朴克,我们就自已画朴克。画朴克本身就是一项很有趣的玩法了,而且意义重大,不仅会画了,还为数学打下一定基础。我特别迷朴克,但赢得很少。但我自小就不怕输,输了也很乐哈。以此练就了强大的心脏,从而也有了好多孩子愿意跟我玩。天鸿宝还有,我们的玩意多是自已创制的,大大地开发展我们的创造力。不像现在的孩子,啥都买现成的,少了多少创造的快乐和创造力。这也是国家所担心的。所以才双减,让孩子们可着劲的玩,为的是玩出创新力,玩出创造的乐趣。

 那么另一种消遣就是一家人围着煤油灯边剥玉米籽(那里都是手工作业),便听爸爸讲故事!

爸爸的故事可有魅惑力了。他基本上也就是那七八个故事,可是我们百听不厌。他的故事很有文化。有一个是关于对句的。我从网上查查了,竟然没有。可见这得是多民间的代代相传啊。

还有一种快乐的事就是跟着大人们一起蒸过年的各种花糕刺猬石榴等。还有就是看妈妈剪纸花,做神活。做的那个小绣鞋可传神了。但是我没有学。我准备把这个手艺也学一学,没准非遗呢。

一到过年,爸爸就开始张罗各种酒场,他可是划媒(划拳)大师,划媒那可是大学问。我总是饶有兴趣地凑跟前看他们划媒,五魁首呀,四季财呀,大元宝呀,他们划的很热闹很开心,不知道怎么回事谁就输酒了。我后来专门问爸爸,爸爸耐心地给我讲了,我才明白, 天了,可有学问了,数学不好的,脑瓜子不快的就会输。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喜欢看爸爸划媒,所以爸爸也非常偏爱我,给我讲天干地支什么的。他总是喝醉,但是喝多了就自已挠嗓子让自已吐了。这样肚里的酒就不烧心了。他特别有智慧。但他就是醉酒了,也不影响给别人看病。有人来找他看病,他背起药箱就走。真的很神。

 可惜,爸爸走的早。现在当地的人也不会划媒了罢。

 现在的人过年也喝酒,但少了文化。

 更多的青年只会看手机或傻喝了。酒桌上没有了文化。

人家贾宝玉家喝酒,行酒令,输了要对句子。喝的也是文化。

我于是想着,我们不对对子,但可以唱诗呀。

108首呢。写好牌子。输了抽一个,抽到那首唱那首。

 所以,昨天的,不,应该说今天上早上的梦里有了那些画卡。

我再想想,我看得很清的那张粉色调的画和卡上还有人物。应该是《摽有梅》吧。

 我的感悟作业终于完成了。

2022126日星期三(腊24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诗经 邶风 北风》与流亡文化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