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苏氏家族是一个名人辈出、贡献巨大、很有影响力的家族。经过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从最早的苏城(今河北临漳县)发祥地迁至洛阳,形成以苏秦为代表的苏氏宗族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进入汉代,苏建开创武功派,形成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二个兴盛时期;唐代,苏世长,苏瓌,苏頲、苏味道等形成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三个兴盛时期;宋代,蜀派苏易简、苏舜钦祖孙,闽派苏绅、苏颂父子,眉派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共同创造了苏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苏氏子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也许您还不知道,河北省栾城县(即现在的石家庄市栾城区)是苏氏家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当今苏氏族人心中的一方圣地。
栾城县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南,与市区毗邻,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栾城县不仅是苏氏平陵侯六派之首赵郡苏氏的发祥地,而且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祖籍地。
一 赵郡苏氏居栾城
汉代的苏建,功封平陵侯,定居于陕西武功县,其子孙称平陵系,又称武功苏氏。苏氏至此称武功人,武功成为苏姓总派系。今世界各地苏氏皆宗武功,后分为六大派系:赵郡苏氏(东汉冀州刺史苏章之后),襄阳苏氏(魏都亭侯苏则之后),武邑苏氏(前燕那公苏青之后)武疆苏氏(魏卫少卿苏备之后), 蓝田苏氏(唐刑部尚书苏珦之后),河南苏氏(后魏恒州刺史苏强)。苏氏又分为三派。蜀派(苏瓌,唐中宗景龙年间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谥“文贞”,其长子苏颋六世孙苏传(荆州刺史)避广明乱,迁徙四川盐泉(今川南筠连县西一带)。闽派(苏瓌(唐许公国)第三子苏诜六世孙苏益(隰州刺史)定居闽(福建)中,)眉派 (苏味道,唐凤阁侍郎后贬为眉州刺史,留一子苏份居眉州(今四川眉山市)。其后人苏序生苏东坡父子)。
宋元佑期间的宰相苏颂曾与文安公苏洵叙宗盟。有诗曰:“尝论平陵系,吾宗代有人。”又曰:“源流知自子卿孙。”三派都是平陵侯苏建的后代。
东汉顺帝时,苏建八世孙苏章先后任冀州刺史和并州刺史,为官清正,摧权折豪。其子苏璿、孙苏琪在邯郸做官,有功于民,遂定居于栾城洨河河畔赵村一带,成为赵郡苏氏之祖。赵郡苏氏家族定居栾城后,子孙繁衍,遂成为远近闻名的名门望族。到了唐代,苏氏家族中出了四位身居相位的佼佼者-苏味道,苏瓌,苏頲,苏检。
这里的赵郡可不是指现在的赵县,赵郡范围要比赵县大的多,包含现在赵县、栾城、元氏、高邑、临城、柏乡等部分。这里的赵郡苏氏更有特指,指的是赵郡栾城苏氏家族。
历史上,栾城是春秋时期晋国上卿栾书的封邑,称栾邑,西汉时设关县,东汉时设栾城县,其后延之。此前栾城县县治在栾城县城城北北十里铺、岗头村一带。北魏年间,县治迁移至现在北轮城附近。而北魏年间,始置赵郡,赵郡郡治所在地即今之赵县境内的平棘。赵郡治平棘,领平棘、房子、高邑、廮陶、元氏、栾城五县,东魏、北齐、北周沿旧郡,领栾城,隋初罢郡为州,设栾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领13县,栾城为其属县,唐初改郡为州,栾城仍属之,大历三年(768年),栾城改属恒州(今正定)。所以,在隋唐时期,
二、 苏味道与“三苏”
苏味道(648-705),唐代宰相,赵州栾城人。九岁能属辞,与赞皇人李峤俱以文章显,时号“苏李”。与李峤、杜审言、崔融号称初唐“文章四友”。他们在古体诗格律化方面起了奠基作用,苏味道的五言律诗《正月十五夜》,被文学界称为中国古今元宵诗第一。延载初,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贬眉州刺史,复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年五十八。归葬栾城,其墓所在地叫苏邱村。留一子居眉,眉州有苏氏自味道始,厥后其裔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崛起文坛,代有闻人。
关于苏味道与“三苏”的关系,司马光为《苏氏族谱》的题词说:“轩辕肇迹,昆吾启祥,司寇脉衍,平陵功扬,并州遗泽,凤阁传芳,眉山挺秀,奕世荣昌。”明确地点明了“三苏”家族的发展脉络,“凤阁传芳”指苏味道(任凤阁侍郎)传子于眉,“眉山挺秀”,指苏洵、苏轼、苏辙这些眉山苏氏后裔挺拔成长,才能优美出众。
欧阳修在为苏洵所作墓志铭《赵郡苏明允墓志铭》中说:“苏显唐世,实栾城人,以宦留眉,蕃蕃子孙。”
苏洵本人在《族谱后录》中说:“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明确道出了苏味道与己之血缘关系。
苏轼在为其祖父苏序所作《苏廷(苏序别名)评行状》中写道:“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其先盖赵郡栾城人也。”
苏辙为其兄苏轼所作墓志铭中曰:“苏自栾城,西宅于眉。”苏辙本人文集即命名《栾城集》。
宋谏议大夫刘安世为苏辙所作墓志铭《门下侍郎公墓志铭》中说:“苏氏系出赵郡栾城,唐圣历(应为神龙初)中迁眉州,代有闻人。逮老泉公遂以文章显,生子二,长曰轼,少则公也,公讳辙,字子由,号栾城。”
民国年间所修之《眉山属志》里,亦对“三苏”之祖从栾城迁来,系苏味道之裔作了明确记载:“苏味道,赵州栾城人,九岁能文,与李峤齐名,时号苏李,举进士,累官中书同平章事,中宗朝,坐张易之党,贬眉州刺史,卒于眉,子孙遂家焉。”
三、栾城苏氏文化的考证
2000年8月22日,中国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在栾城成功召开。中(包括台湾地区),美,日,英等海内外百余学者专家出席。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会学者对苏味道祖居进行了充分论证,一桥(清明桥)一碑(眉山发迹)一墓(苏邱),一园(苏园)终于形成定论----栾城南赵村为赵郡苏氏发祥地。栾城苏邱为苏味道长眠之地。
但近些年来,极个别人因一己之私,罔顾历史,肆意歪曲,提出了苏味道根本未归葬栾城,苏味道墓是衣冠冢,赵郡苏氏祖居地在一个叫大裴村的地方等等谬论。
现逐一考证如下:
苏味道墓的考证
相关史料:味道古墓历经千年沧桑,改革开放前被损坏严重,为弘扬三苏文化,吸引海内外苏氏族人寻根,推动经济发展,栾城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7月开始了苏味道墓的修复工作。于当年10月竣工。并被当时县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2015年9月15日,著名学者、中国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蒙曼来栾城做《苏味道与三苏》学术报告时,有人对蒙曼教授提出:“苏味道去世后,按照当时的条件,不可能把遗体运回栾城。”蒙曼不假思索地予以否定,斩钉截铁地说:“唐朝规定,官员死后必须归葬故里。”确实唐朝有严格的归葬制度,朝中官员去世后,必须归葬故里,暂时不能归葬的,可进行暂厝,等适当时机,将棺木运回故里下葬。中国著名研究苏味道专家、《苏味道、李峤年谱》作者(原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鲁东大学副校长)陈冠明先生为此发表了论文《苏味道归葬赵州栾城考》(见《中国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71页)。
苏味道墓是否衣冠冢的考证。
有关史料:唐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苏味道入朝为凤阁舍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延圣元年(公元695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后复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公元698年)复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因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弹劾,贬为坊州刺史,又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因党附张易之,受牵连,贬为眉州刺史,又迁益州长史,卒于上任道中,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卒后葬栾城西北9公里,即今之栾城苏邱村。大致由墓田、墓冢、墓井、墓碑组成。墓冢为圆形,直径约20米(见清同治本《栾城县志》)。《栾城县志》载:“苏邱村建自唐代,因唐代宰相苏味道墓而得名苏丘,清雍正初改为苏邱”。(苏味道墓图片见附页1)
苏味道墓千余年来虽破损,但到1953年以前该墓还基本保持完好。1954年苏邱村村民崔双瑞、崔生群为扩展宅基地,曾将墓铲平,当时许多村民亲眼见到墓地还有遗骸,佩剑,陶器、瓷器、玉器等物。今年80余岁的崔新堂老人,亲眼见过当年墓穴里的身边带有佩剑的遗骸,崔生旺老人还亲自手持宝剑玩耍。目前苏邱村内尚有多位知情老人健在,均可证明该墓绝非衣冠冢!(见附2苏邱村崔新堂和崔生旺两位老人的回忆)。
关于清明桥的考证
有关史料:清明桥为栾城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约创修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桥长44.2米,宽5.08米。位于城西8公里南赵村东北古洨河之上,系苏氏后裔为方便清明祭祖而修建,因此得名“清明桥”。(清明桥图见附页3)该桥于2008年批准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身全部用石料建造,桥长九丈五尺,宽一丈五尺,由三个桥拱组成。大拱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建筑,共16道。跨度四丈六尺,桥矢一丈六尺。东西两边栏板各16块。外面全为素面,里面刻有龙、鱼、牛、马、狮等。两边各有望柱15根。
1999年1月30日,正在栾城县参加筹建苏东坡祖籍纪念馆座谈会的省市领导和专家学者(名单见《苏味道三苏与栾城》217页)亲临清明桥头考察,建议请有关专家鉴定该桥。其后不久,河北省文保所的专家和石家庄市文物局副局长张献忠等专家组对清明桥进行现场勘测和鉴定,断定清明桥为唐初建筑。(见《苏味道三苏与栾城》161页)
关于洨河古道的考证
有关史料 古洨河自彭家庄入栾城界,经窦妪、(南北)牛家庄、(南北)赵村、(南北)陈村、永安、王村、沿村、河西、郭家庄、宿村、(南北)贾村、石板桥、水磨头,最后自龙门流入赵县界。(清同治本《栾城县志-桥梁》图见附4)自唐永辉5年洨河即为上述河道,到1968年政府开挖新洨河,变成了现在的洨河河道。从古洨河河道的线路图可以清晰的看出清明桥是苏氏后裔清明祭祖必经之桥。对于古洨河河道的几次变迁,有关学者专门也进行了考证。(详见附5《古洨河改道考》)
关于眉山发迹碑的考证
有关史料:栾城县原有“眉山发迹”碑,系明崇祯十一年(1683年)由当时兵部右侍郎、蓟辽总兵范志完所书,为三苏源于栾城,兴于眉山之意,原碑立于清明桥头,清道光二十六年移于县城内龙冈书院大门左,栾城解放后,移于县委所在之中心路路南。栾城人世代以三苏祖籍栾城为荣,十分珍视“眉山发迹”碑。可惜此碑在1967年文革中被毁。栾城人民对此深表惋惜。后请中国书协副主席 刘炳森 先生重写镌刻立于栾城中学院内,并建有碑亭。在修志中,又发现了范志完原碑拓片,于1999年复制一碑,立于苏味道墓前,故今栾城有“眉山发迹”碑两通,都有极高价值。
四、几点不值一驳的荒谬之处
杜撰的“马踏苏家庄”的传说
“燕王扫北”,是流传于河北、河南等北方一代的传说,而有些人就以此杜撰了一则“燕王扫北之马踏苏家庄”。说是燕王朱棣在领兵扫北时,血腥屠杀,将栾城县城附近一个名叫苏家庄的村子给杀光烧毁。
历史的真相是: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他确实是扫过北,那是明朝初年,镇守北京的燕王朱棣率军讨伐盘踞在今内蒙古和外蒙古的北元的战争,当时的北元经常对刚建立的明朝政权进行骚扰,朱元璋就命令燕王朱棣对北元进行反击,燕王朱棣的用兵方向是从北京向北方大漠进攻,与距离北京南侧几百里的栾城毫无关系。
有人辩称,指燕王夺取他的侄子建文帝的南京政权的战争即历史上的“靖难之役”,就是老百姓传说的“燕王扫北”。经查阅史志资料,虽然历史上发生过从北向南的“靖难之役”,但双方交战的战场在滹沱河北岸,即正定、藁城一代,(附图7)当时的栾城,是朱元璋的女婿驸马都尉李坚的封地,李坚被封为栾城候,李坚的父亲李英是朱元璋的贴身爱将,功劳显赫。李坚的妻子大名公主和朱棣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兄妹关系甚好,靖难之役时,李坚受命建文皇帝,以左副统领帅军抗击朱棣的燕军。厮杀中,李坚被朱棣不下薛禄击中战马坠地被擒。在被械往燕京(北京)途中病故。当时李坚的儿子李庄只有7岁,朱棣怜悯孤子寡母,依然以李庄袭栾城候。直到明宣宗年间大名公主病故,这个爵位才除去。因以上原因,栾城、赵县等地因这层特殊关系而未受到战火纷扰。
赔钱赔出来的大裴村
“大裴村是苏家庄”的最初出处是《栾城县地名资料汇编》(1983年4月,栾城县地名办公室编印),在该书98页“大裴村”词条下有一段 文字:“传说,该处原有一个苏家庄,系唐开元年间宰相苏味道的故里,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时平灭。事后,皇帝下诏在此地另设一村,民间认为是赔偿之意,取其谐音,得名裴村。”同页“小裴村”词条下也是如此记述。
1983年4月编印的《栾城县地名资料汇编》,是当时地方志研究的一大成果,值得肯定。但当时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地方志机构,因为种种原因,该书存在诸多错误。该书共87000字,收入地名词条223 条,其中有错误的67 条。总差错约70多处,差错率为万分之八点八,已远超国家规定错误率不得超过万分之一的要求,已经属于违法出版物,应全部收回并更正。例如:河西村,该书125页《河西村》词条下如此记述“唐以前建村。据传是唐代宰相张士贵的故里。有诗云:一去二三里,沿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相传为张士贵所作,写了当时河西景象。该村因位于洨河西岸,故名河西。”经查,张士贵是唐代河南卢氏县人,官居领军大将军,不是宰相 。“一去二三里”诗不是张士贵所作,而是邵雍所作。诗中的“沿村”其实是 “烟村”。见《新唐书》、《旧唐书》、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上册。
经查阅现存世的三部县志:《栾城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栾城县志》、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栾城县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栾城县志》),均无苏家庄任何记载,更无大裴村就是苏家庄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