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想起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为党报、电台、电视台撰写新闻报道的经历,饱尝“爬格子”的苦与乐,就像一记烙印,久久不能忘怀。
那是1986年8月下旬,我参加工作,担任原石家庄市郊区谈固乡政府通讯员。在刚入职的第十天,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86年9月5日,我的新闻稿件在石家庄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标题是《适应开放搞活新形势 谈固村农民开班学外语》。当时,能在党报显著位置发稿,着实让我倍感荣幸和惊喜。我的业务主管原郊区广播站总编辑景巯梅老师得知这事后给予高度好评,她说我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成为了我在党报笔耕岁月中不断前行的动力。
从那以后,我努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用心书写每一篇报道。我深知,作为一名党报通讯员,肩负着传递党的声音、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重要使命。
为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我经常深入辖区农村田间地头乡镇企业车间班组,与广大人民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努力让自己的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要想获取更多的信息就得多跑。我不惧严寒酷暑,风里雨里,风雨无阻,始终苦并快乐着。为提高在党报的上稿率,我经常到报社找编辑记者请教,邀请跑农村口的记者一起采访。很快,与报社记者唐全平老师合作撰写的《让寒冬的温室充满春意 南翟营村兴建暖气温室》,在石家庄日报头版发表。尔后,我又结识了石家庄日报总编室编辑郝振华老师。我每次送稿给他,郝老师总是拿着蘸着红墨水的毛笔,字斟句酌,修改措辞、语序。当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问郝老师,他总是耐心解答点拨指教。就这样,在郝老师引导下,我的文字业务水平进步很快。我采写的稿子,多数都是第一天送去第二天就见报了。那阵子,我在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发稿比较多,最多的一周下来就发表了大小四篇稿子。由于工作出色,我的主管领导时任谈固乡党委宣传委员姜汝君提议,单位给予我提前晋升两级工资的奖励。后来,我撰写的新闻稿《谈固乡开办农民粮店》,荣获原郊区广播站系统年度好新闻一等奖。我和原正定县西兆通乡文化站站长郝俊臣,合作拍摄的新闻图片《经商莫忘国策》,在全国摄影比赛中获奖。我的短篇通讯《智擒女中将》在河北日报发表。。。。。。
在党报的这段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它对我个人成长的重要启示。党刊作为传递党的声音和理念的重要载体,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它教导我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坚守真实和客观的原则,为人民发声。
通过党报的工作,我学会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深入挖掘事实的能力。每一篇报道都需要精心策划和准确表达,这培养了我的思维逻辑性和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党报让我明白了关注社会热点、反映人民需求的重要性。它激励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民生问题,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首这段时光,我深感自豪和满足。党报不仅是我事业发展的平台,更是我成长的摇篮。它让我懂得了责任与担当,让我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