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朱仙镇里话沧桑
朱仙镇里话沧桑
作者:栾桅


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市西南部,隶属于开封市祥符区,明清时期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同为全国“四大名镇”。我就是为了这个名号,选择了在2025年立春之日来这里寻找历史沧桑的。

四个小时的车程,我和几个朋友直接抵达了位于朱仙镇北部的启封故园景区。当日,这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锣鼓喧天,彩旗飞舞,好一个热闹景象。走进大门,一个高16.83米、宽36米、进深11米,为七门八柱结构的大牌坊横立在我的眼前,这个被称为启封楼的建筑,据称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牌楼。仰而观之,气势非凡,大有敞开胸怀迎接四面八方游客之意。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朱仙镇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让人惊叹的存在。早在春秋时期,这里曾是郑国的东北边陲,出于战略考虑,郑庄公命大将郑邴在朱仙镇古城村一代屯兵筑城,取名“启封”,有“启拓封疆”之意,就是劝说郑邴在此地有所作为,也是郑庄公的雄心大略。战国时期,启封城属于魏国,成为魏国国都大梁的南大门,位置更为重要。到了西汉景帝刘启即位时,因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这就是“开封”一名的由来。而朱仙镇原名聚仙镇,却是因战国时期魏国著名勇士朱亥协助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取得大胜,赵国重金酬谢魏公子和朱亥,信陵君被魏王拜为上卿,授以相印,封朱亥为偏将军,以朱仙镇作朱亥汤沐邑。朱仙镇就成了朱亥的封地和食邑。

穿过牌楼,我走进一个广场,这里正在表演一场鼓乐演阵,数十个“女将兵”,和着鼓乐演练不同阵法,虽有些柔软,但还算整齐划一,巾帼风姿尽显。她们的后面一个白色的影壁墙上写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字体洒脱,若剑光飞舞,使我想起了南宋名将岳飞率英武岳家军在朱仙镇抗击金兵的那段历史。那场惨烈的战斗,著名评书大师刘兰芳的《岳飞传》,曾经有精彩描述,一旦回味,总会让人夜夜惊梦。

广场的左前方有一座石砌牌坊,这是个四面牌坊。这个高11.43米,宽10.8米,进深10.8米的汉白玉牌坊高耸威立,犹如一座城堡,四面分别雕刻了漕运码头、豫剧之源、年画鼻祖、朱仙大捷四个重要标志事件,竟是全面诠释了朱仙镇在历史、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成就与地位,犹如一座厚重的纪念碑。仔细观看这四个门楣与之相关联的四副对联,朱仙镇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的地位显然不可动摇。

适逢年节,景区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种传统民俗表演更是精彩纷呈,在古粮仓处,我们就相遇了高跷表演队伍。他们高高在上,吹吹打打,扭扭转转,或长袖飞舞,或高踏高歌,演绎得淋漓尽致。一顶红轿在人流中穿梭,犹如一条锦鲤戏水,分外引人注目。不经意间,我们追随着高跷队伍就来到了一个叫验粮楼的地方。

验粮楼,又名仰需楼,是古代政府设在漕粮征收地的外派机构,负责将每年地方上缴的漕粮验收定级并登账入库。朱仙镇作为当年漕运的重要码头,又是粮食主产区,验粮楼的建造虽是现在的仿建,但也从规模上,可以回溯到曾经的繁忙。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个小岛上,这个被称为“鸣鹤岛”的小岛,却是与鬼谷子有关。相传鬼谷子在朱仙镇率众弟子修仙练道,一个薄雾缠绕的清晨,鬼谷子协同众弟子沿湖漫步,边走边讲经论道,突然间听见从雾气飘渺的湖心传来仙鹤的鸣叫声。后来鬼谷子认为“此处仙鹤啼鸣,仙气缭绕,为修仙顿悟之绝佳地。”因此湖中小岛得名“鸣鹤岛”。当然这只是传说,但在我认为,朱仙镇曾名为聚仙镇,没有资料显示聚仙镇名字的由来,是否跟鬼谷子率众弟子在此修行有关呢?这只是一个胡乱猜测而已,也是想为曾经的聚仙镇添点佐料。

启封故园景区里有多座石拱桥,修建的都很有特色,有的如月生湖面,若彩虹飞落;有的似鱼跃龙门,又似凤凰栖卧;因此有了更美妙和动人的名字:潜龙桥、凤仪桥、状元桥、信义桥、聚仙桥等等。还有亭台楼阁间的小桥,碧玉金簪一般,别致玲珑,人人喜爱。

每座桥都有故事和情怀,潜龙桥和状元桥的故事更有味道。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九月间,整个黄淮下游地区出现了罕见旱情,年事已高的乾隆最后一次南巡,在纪晓岚、河南巡抚毕沅陪同下,巡视了贾鲁河下游的朱仙镇,并下榻清真寺。当时乾隆下旨令河南巡抚在朱仙镇再修一座大拱桥,方便百姓出行。后人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把乾隆帝修建的桥称作“乾隆桥”,为避讳帝王字号,便谐音称“潜龙桥”。这座潜龙桥因帝王之名讳,也许有些故事,但全国众多的历史遗存中多有类似,不足惊奇,而状元桥的故事却颇有深意。

状元桥修得庄严气派,似一条蟒带顶起官帽。它全长152米,桥面宽6米,历时十个月纯手工雕凿而成。关键是所用石材均为五莲红,采自于有着“江北石材第一镇”之称的山东省五莲县桥头镇。开封是北宋都城,当年繁华更是名满华夏,享誉世界。当时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十分喜欢读书,于是在各地士子进京赶考时,他也去凑了个热闹。宋重和元年(1118年),赵楷当时17岁,偷偷地参加了科举考试,竟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殿试并获得头名,高中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宋徽宗,徽宗在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也就是榜眼王昂提为状元。宋徽宗为鼓励众皇子读书,赐赵楷黄金千两。赵楷分文未取,以朝廷赈灾名义赐予遭受黄河水灾的朱仙镇一带,用剩下黄金建造了一座桥,老百姓称它为状元桥,而这座没有名分的“状元”命名的桥,也是全国现有百座状元桥最特别的一座桥。

中国人喜欢听故事,所以这座景区内布满了故事。魁星街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信义桥的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聚仙桥的鬼谷子同众门生的传说;下八行街的手工业与“下八行”的民间360行之说;券洞门的后周世宗柴荣推车,朱雀降落的传奇;凤鸣酒楼里的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其义妹赵京娘的帮助下,与柴荣冰释前嫌的美谈······都让这里充满了落叶是金的历史沧桑。

朱仙镇的岳飞庙,也称关帝庙,以及乾隆帝曾下榻的清真寺都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很值得去看看,只是春风马蹄急,遗憾错过了。好在十多年前曾拜谒岳飞庙,那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如今还在胸中激荡:“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至于那座曾与乾隆帝有缘的清真寺,只有下次再会了。

朱仙镇周边是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木板版画更是享誉中外。我们走进一个版画展馆,各种木板雕刻精致简约,版画更是传承了千年风俗风情,古朴鲜艳,渲染的气氛喜庆庄重热烈,人物和花鸟造型独特且栩栩如生,我们更是喜欢上了那两幅门神,据说是秦琼和尉迟敬德的画像,但又和我们在别处看到的不太一样,威严中更透着慈和,眼光里放射着吉祥如意,这让我们为春天的到来,充满期待。

我驱车当日前去,夜阑返回,一日千里。因为我知道春天的脚步很快,我们已经在奋力追赶了。

朱仙镇今日的沧桑巨变,早已不是当年的风光能够比拟。在如今一日千里的现代速度下,感慨已经都来不及了。

[下一篇] 立春之日 首爬鼓山

[上一篇] 浚县,一座被遗忘的古城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